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白羽肉鸡新品种产业化提速

2022-10-03 10:02740

这名工人在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一家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白羽肉鸡加工线上工作。新华社记者王艺洁摄

近期,白羽肉鸡新品种产业化动作频频。8月,农业农村部专门下发文件,将推广应用自主培育白羽肉鸡品种作为实施种业振兴的重要任务。9月,白羽肉鸡新品种产业化推广对接活动在北京举行。福建圣农、广信农牧、北京峪口三家白羽肉鸡养殖企业表示,将加快提升品种核心竞争力,力争到2030年国内市场份额达到50%以上。

我国白羽肉鸡产业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约占全国鸡肉总量的52%,畜禽肉产量的10%。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李喜荣介绍,2021年中国白羽肉鸡出栏65亿只,产肉1430万吨,但种源长期依赖进口。2021年底,自主选育的“盛泽901”、“光明2号”、“沃德188”三个白羽肉鸡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结束了所有白羽肉鸡品种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畜牧总站党委书记时建中介绍,国际上,白羽肉鸡育种重点关注屠宰重量、饲料转化率、成活率、胸肌率、腿肌率等5项关键指标。总的来说,三个国产配套系各具特色,性能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有些指标甚至优于国际水平,特别是符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腿肌率明显高于国外品种。特别是国内的三大配套系统也有很高的盈利能力。

在时建中看来,这三个国内配套系的成功培育,打破了国外鸡种的长期垄断。但也应认识到,国内白羽肉鸡品种仍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国内育种企业应联合科研院所和下游产业链,不断加大创新投入,争取更快的增长速度,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为目标,努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化育种体系;构建更大规模的核心育种群,加强自动化性能测定设备的应用,稳定生产性能,提高育种者素质;立足国内消费习惯,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地方鸡遗传资源,培育适合中国烹饪方式的大型白羽肉鸡新品种。

对接活动上,来自肉鸡养殖大省和科研院所的代表表示,将在政策保障、科技支撑、良种繁育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凝聚产业化推广力量,加快新品种应用进程。

山东省是白羽肉鸡产业大省。2021年,全省养鸡20多亿只,约占全国的20%。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李鑫表示,将以龙头企业为重点,引导养、加、销全产业链发展,通过“公司养殖户”、“公司合作社养殖户”等合作经营模式,带动更多养殖场户发展自主养殖白羽肉鸡生产。同时,不断完善自育白羽肉鸡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对养殖企业标准化升级和粪污资源化利用给予重点支持,推动相关企业积极创建省级以上标准化示范点。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钟昌华表示,福建将从多方面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安排公关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文杰表示,科企深度融合,市场、人才、技术、资金优势互补,是光明二号成功的重要经验,在现有基因组育种技术体系的基础上,利用智能等前沿技术, 大数据和基因编辑加强复杂性状遗传规律的分析和精准遗传改良技术的研发,从而不断提高新品种的生产性能。 未来,我们将建设中国农业科学院白羽肉鸡研究中心,创新科企融合发展模式,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的融合,打造国际一流的白羽肉鸡养殖技术平台和人才培养高地。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畜禽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杨宁说,国产品种必须产业化应用,才能充分发挥价值。目前,畜禽品种的国际竞争已经白热化。要在竞争中赢得优势,必须加快国产白羽肉鸡的产业化应用。“我们有打破国外品种垄断的成功经验。20年前,我国的蛋鸡基本被国外品种垄断。后来通过产学研合作,培育适合国内市场的国产新品种,加强疫病净化和营销服务体系建设,国产品种市场占有率持续上升,实现了蛋鸡自主可控。中国的肉种鸡产业规模更大,肉种鸡企业更强,完全有能力在培育国产品种、打造品牌方面做出更大的成绩。”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