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的穴位贴敷疗法,源于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方能生根”的思想。具体方法来源于《张氏医通》的白芥子包衣法。用于秋、冬、春三季易复发或加重的慢性疑难病症。因其副作用小、费用低、操作简单、安全有效、老少皆宜的咸宜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儿童在应用时要注意谨慎。
适应病症:;儿童支气管哮喘、儿童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和慢性咽喉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儿童肾病综合征缓解期、遗尿症和肾虚。
对应用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的禁忌人群:.人有皮肤伤口、皮肤溃疡、皮肤感染;疤痕体质;发热、咳嗽、黄痰、咯血患者;医生认为不适合的病人。
对于慎用人群:, 2岁以下的婴儿,有必要密切观察婴儿的哭闹情况,因为不可能知道他们的反应。
一般在贴敷时机:,每年夏季,农历三月初一、中、末三天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若盛夏为20天,可每10天加贴一次)。如果错过头皮,也可以中档敷,第三次敷推迟10天。
在贴敷时间:,2岁以上儿童用药时间为0.5~2小时,较大儿童用药时间为2~4小时。具体敷用时间视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到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情况下,患者是可以耐受的。如果有意识涂抹的地方有明显的不适,可以自行取下。申请的病程一般为3~5年。
贴敷后的皮肤反应与处理
1、正常皮肤反应及其处理
局部皮肤潮红、灼痛、轻度刺痛,或小水疱,极少数可出现大水疱。大多数患者在施用部位的皮肤在一段时间内将保持色素沉着。
如果涂抹部位有小水泡,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即可。或者涂抹MEBO来缓解不适。大水疱要用消毒针在底部破开,引流液体,消毒,防止感染。破裂的水泡要消毒,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
2、不良皮肤反应及处理方法
涂抹后局部皮肤出现严重红肿、水泡、溃烂、疼痛、皮肤过敏、低烧。
局部皮肤涂抹后红肿,护肤霜,皮康霜等。可外用以减缓刺激;局部皮肤有水疱或溃烂者,应避免搔抓,保护伤口或涂抹烫伤药膏、万华油、红霉素软膏等。皮肤过敏可以外用抗过敏软膏。如果皮肤出现大范围的红斑、水疱和瘙痒,且程度严重,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治疗。有全身皮肤过敏症状的人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如果水疱体积过大,或者水疱内有脓性分泌物,或者出现皮肤溃烂、皮下组织暴露、出血等现象,就要去医院治疗。
出现上述情况时,患者应注意保持局部干燥,不要摩擦或搔抓局部,也不要使用洗漱用品或涂抹其他止痒药物,以防对局部皮肤造成进一步刺激。
注意事项
1.对于涂抹的药,要固定牢固,以免移位或脱落。
2.用药部位有水泡的人要注意局部预防感染。
3.对胶布过敏者,可用脱敏胶带或绷带固定,敷药。
4.对于残留在皮肤上的药膏,只能用清水冲洗,不宜用汽油或肥皂等刺激性物品擦洗。
5.治疗期间不吃生冷、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