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奔向美好生活丨让每个老年人都能拥有幸福晚年

2022-10-06 11:00470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计划”,推动解决老年人在养老、健康、精神文化生活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努力满足亿万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十年来「养老」有了怎样的变化?

养老照料中心里的幸福生活

“要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进养老多元化发展,让全体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3354习近平

[故事]

2022年9月30日,老人们在杭州市临安区何桥镇何桥村文化礼堂观看柳溪暖阳助老志愿服务队安排的节目。新华社记者徐宇摄

10月4日,重阳节,北京朝阳区安华颐园养老照料中心热闹非凡。节日期间,86岁的李明立向40多位“老朋友”讲述了重阳节的由来。

这是李明立入住后的第一个重阳节。孩子们忙于工作,住在很远的地方。曾经,李明立和她的妻子只能互相帮助生活。

2021年,老婆生病了,从此离不开导尿管。需要专业护理的管道护理让李明立心虚。经过多方了解,一家人决定将父母送到安化怡园养老照料中心,这里离儿子家很近。

这个“隐藏”在老旧小区里的养老中心,主要接收失能和部分失能老人,可容纳50人。李明立老伴的照顾问题解决了,子女去看望老两口也更方便了。

“安华西里小区老人多。这种嵌入式的养老机构可以满足住房需求,专业的护理也可以让老人的子女放心。”安怡园养老中心院长杜巧玲说。

护理中心每天上午和下午都有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李明立的腿脚不方便,所以她坚持坐着做手指练习和有氧运动。“练手也是练脑。现在我还在想清楚,这样可以防止衰老。”

每月召开座谈会,听取老人们对饮食的意见,在保证饮食合理的同时,尽量满足个性化需求;因新冠肺炎疫情封闭管理期间,与医养结合签约的医疗卫生机构合作,为失能老人提供尿管更换等专业服务;定期给老人洗澡、理发、修脚……住在这样的养老中心,李明立觉得踏实又舒服。

“十年变化”

在一个拥有2.67亿老年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老有所养?十年来,我国大力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逐步构建了以居家社区机构为协调、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共有养老机构和设施36万个,床位812.6万张,是2012年底的近两倍。目前,社区养老服务基本覆盖城市社区和一半以上的农村社区。随着家庭养老床、时间银行、老人餐桌等服务模式的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老人可以在家中和社区享受到各种日常服务。

送上门的医养服务

“为老年人提供持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习近平

[故事]

2021年11月12日,湖南长沙市长沙县国源镇天汉社区,医务工作者彭勇(右)给家中老人做头部按摩。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

“苏奶奶,你的血压已经控制住了。最近坚持吃药了吗?”近日,湖南长沙县国源镇天汉社区的苏喜春老人中,镇卫生院医生王天为苏奶奶检查并要求做健康评估。

苏锡纯今年88岁。多年前,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相继去世。常年被膝盖关节炎困扰,她一次出门都很困难;购买长期antih

,更是成了她的头等难题。

居家养老群体就医不便,长沙县开始探索智慧医养之路。2021年,在湖南省卫生健康委支持下,长沙县选取果园镇等地开展试点。

依托“湖南省医养结合智能服务平台”,果园镇通过“健康老龄”App为辖区内及周边居民提供智慧医养服务。护理上门、家医团队、专病管理、居家照料、居家医养……老年人日常所需服务,都可以“点单上门”。

在得知粟喜纯的情况后,王田带领护理上门团队和居家照料护理团队,经常上粟奶奶家中看望她,成了她的“健康守门人”。

“他们来了,我特别开心!”测量血压、心电图检查、用药指导、聊天、剪发、房间整理……一整套的医养服务,让粟喜纯感受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怀。

在果园镇,像粟喜纯一样,越来越多的老人享受到了便捷的医养结合服务。

“我们希望把专业的医疗和照料服务送到老年人身边,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果园镇卫生院负责人王涌江说。

【数说十年变化】

十年来,我国加快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开展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不断提高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增加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供给。

如今,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已被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医养签约数是2017年的6.6倍;两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数较2017年增加76.7%。深受老年人欢迎的医养结合服务,正在向更加优质、高效和便捷迈进。

直播卖花的“网红”老人

“要为老年人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引导老年人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发挥正能量,作出新贡献”——习近平

【故事】

2021年11月26日,在上海老年大学钦州书院“科技岛”教室,学员通过VR虚拟体验“环球旅行”。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大岭镇黄花村的一处花卉大棚,人们总能看到一位身材匀称的女士在君子兰花丛中做直播。走近看才发现,这位女士已是“银发一族”。

今年66岁的于秋华栽培和销售君子兰已有40多年。“过去推着小车在街边卖,扛着纸壳箱坐火车到外地卖,风餐露宿……”

上了年纪,于秋华“跑”不动了。不少人劝她:“你这个年龄应该颐养天年了。”可看着年轻人忙碌,闲不住的她有些失落。

转变缘于一次意外“触网”。于秋华看到村里的年轻人通过直播卖花,才发现原来足不出户也能干事业。

向年轻人学习直播技巧后,于秋华开始尝试每晚直播。从最开始紧张得说不出话,到熟练地向网友介绍君子兰的品质、特点,每次直播都有上百人观看,她也收获了很多忠实粉丝。

线上直播卖货渐渐成为于秋华主要的收入来源,每年销售额达二三十万元。在于秋华带动下,村里不少老人心思都活了,跟着她学习直播卖货。白天教年轻人栽培花卉,晚上教老年人直播,越是繁忙,于秋华越觉得日子过得有滋味。

【数说十年变化】

十年来,积极老龄观日益深入人心。我国持续开展“银龄行动”等老年志愿行动,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在基层设立超过4万个老年教育学习点;广大老年人积极参与各类文体活动,社会参与持续扩大。

疫情期间,一批老年人坚守在志愿者岗位;广袤的黑土地上,不少“60后”开着大农机纵横驰骋……“老有所为”,正成为新时代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记者田晓航、李恒、邰思聪、帅才、孟含琪、薛钦峰)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单细胞测序具备“立体洞察”能力
本报深圳8月23日电(记者严圣禾 通讯员赵恩汐)日前,记者从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基因组多维解析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多家机构,发布了细胞组学技术Stereo-cell。这项技术打破了传统单细胞测序技术局限,标志着中国在细胞组学技术领域取得原创性引领成果——从单细胞测序往往只能获取单一分子层面信息的“平面解析”模式迈向兼顾多模态信息、具备“立体洞察”能力,并将为规模化开展细胞病理、发育与衰老

0评论2025-08-243

候车室有了新“打卡点”
在南京南站,候车室有了消费新场景! 这段时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点燃了球迷的热情。作为江苏核心交通枢纽,南京南站围绕“苏超”打造“高铁+体育+文旅”候车室消费新场景,给旅客带来别样的出行体验。 “以前看球要抢票、查路线,现在专列一站式解决,又快又方便!”8月17日,乘坐D9517次“球迷专列”的盐城球迷李先生感慨。本次专列采用往返包车模式,精准匹配赛事时间。铁路部门还联合南京市交通部门,配套提供专

0评论2025-08-241

我国消费市场发展态势总体平稳
本报北京8月23日电 记者董蓓从商务部获悉,7月份,我国消费市场发展态势总体平稳,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8万亿元,同比增长3.7%,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个百分点。1至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2万亿元,同比增长4.8%。 商品消费稳步增长,家电家具手机持续热销。7月份,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0%。1至7月,商品零售额增长4.9%。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7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家具、

0评论2025-08-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