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不仅会给人带来身体上的伤害,还会给患者造成相当强大的心理伤害。那么癫痫会对患者造成什么危害呢?
癫痫患者要注意心理健康。
最近的研究表明,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不仅低于正常人,也低于其他慢性病患者。本研究表明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生活质量较差,这与国内车春辉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癫痫患者容易出现情绪障碍,抑郁和焦虑是最常见的情绪障碍。研究证明,癫痫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更容易出现抑郁和焦虑,但癫痫患者抑郁和焦虑的确切发生率在各种研究中差异很大,报道从30%到70%不等。本研究表明,90例癫痫患者中有49例(54.44%)伴有抑郁,46例(51.11%)伴有焦虑,与文献报道一致。这说明癫痫患者普遍存在抑郁、抑郁、焦虑情绪。同时,本研究发现,这些负面情绪对患者不利,与其生活质量呈负相关,30.8%的癫痫患者伴有抑郁和焦虑情绪。
抑郁和焦虑与患者生活质量的许多方面呈负相关,它们是生活质量最重要的预测因素。研究还表明,抑郁症会恶化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一项韩国人群研究也表明,抑郁和焦虑也是降低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焦虑、抑郁情绪明显,焦虑、抑郁情绪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因此,在癫痫的治疗中,医务人员不仅要注意癫痫发作的控制,还要注意对患者负面情绪的干预。应提倡在服用抗癫痫药物的同时进行早期心理干预,必要时加用抗抑郁和焦虑药物,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癫痫患者需要远离四种情绪
1.沮丧的情绪
抑郁症本身就是一个致病因素,一旦患上癫痫,抑郁症的特征会更加明显。特别是当患者处于对癫痫有偏见的环境中时,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不愉快,心情抑郁,时间稍长,就可能导致严重的精神抑郁,给患者造成生活痛苦,不可避免地影响治疗效果。
2.自卑。
一般来说,癫痫患者的自卑感来源于两个原因:一个是患者自身。因为癫痫发作发生在无时间、无地点、无场合,且有少数发作,患者本身形成病态心理,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第二,社会压力。生活在患者身边的人都会有意无意地对患者造成心理伤害,更不用说社会歧视带来的精神负担了。即使是患者亲属或周围人的过度关心和保护,也会让患者感到自卑。
3.感到孤独
由于外界对癫痫患者的诸多限制和亲友的过度关心,患者可能会觉得自己无时无刻不在癫痫,工作、生活、学习等。都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可能和正常人一样。无法摆脱的心理阴影让患者感到孤独,不愿意和大家在一起,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喜欢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尤其是青春期患者,孤独感会更强。
4.悲观
随着上述心理问题的存在,癫痫病患者遭受了巨大的心理创伤,进而变得悲观,认为自己不过是在影响他人正常生活的患者而已。事实上,癫痫是一种难治的疾病。长期治疗会对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精神造成严重伤害,逐渐动摇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直至导致悲观甚至绝望。
癫痫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对待癫痫应该像对待其它许多慢性疾病一样,做到“既来之,则安之”,或者说是,一承认,二不怕。承认,就是正视它的存在,认识到它的危害,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不怕,就是对待这种疾病不必过分害怕,也不要过分担忧。长期背着沉重的精神负担,显然不利于疾病的康复。要认识到,癫痫虽然比较难以治疗,但毕竟不是不治之症。目前,通过积极的洽疗,或者手术治疗,已可基本治愈7080%的病人。因此病人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虽然目前社会上有不少癫痫病人因长期癫痫发作未得到控制而有些精神不正常或智能低下,甚至残疾,但那毕竟是过去没有有效的抗癫痫治疗或因未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所造成的。按现代治疗方法,癫痫能及时控制,绝不会再出现过去那些悲剧。
癫痫患者自己有了战胜疾病的信心,还要能正确对待社会上一些人对自己的歧视态度。目前,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了有些人对癫痫病人持有许多偏见。不少人认为癫痫病人是精神病或“疯子”,认为他(她)们不应像正常人一样学习、就业;多数人反对自己的子女与癫痫儿童一起玩或上学,反对自己的子女与癫痫病人结婚。首先要认识到这些偏见多数是由于过去癫痫治疗效果不好、预后差所造成的。随着以后癫痫治疗效果的提高,癫痫病人预后的改善,事实也将教育一部分人逐步放弃那些偏见。而癫痫病人要敢于蔑视这些偏见,不要在这些偏见面前低头,要坚持像正常人一样地工作、生活、学习,不要自觉低人一等。有了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医生坚持长期治疗,生活中注意避免容易诱发癫痫发作的因素,绝大多数癫痫患者一定可以过上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张玉晶博禾医生博禾医生仅供学习与参考,请勿使于商业途。如需作商业途,请与原作者联系,编纂叶熙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