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陪诊、陪聊、陪玩......这届银发一族选择这样老去

2022-10-11 08:32340

日前,国家卫健委表示,根据测算,预计我国将在“十四五”期间进入适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前后,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的30%以上,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面对风起云涌的银发浪潮,社区养老逐渐兴起,广受老年人欢迎。陪诊、陪聊、陪玩……社区养老如何帮助这一代银发人有尊严地老去?

服务送到家,打通与老人间的最后一米

我一敲门,上门给老人剪头发的贺强就被房间的气味熏得来回走动。“在床上躺久了的人是进不了屋子的。我当时连眼睛都睁不开。”

贺强是北京密云区民心社区服务中心的主席。16岁时,他来到北京打拼。学会美发技能后,他自己开了一家美发公司,经常给密云区一些社区的老人免费理发。

在做这些活动的同时,他发现很多老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养老问题。2017年,他成立了专门的服务中心,为一些社区的孤寡老人提供理发、修理等服务。

2019年,该中心与密云区部分社区合作,设立密云鼓楼社区幸福老年驿站等4个社区养老服务点,为12个社区近2000名老年人开展社区养老工作。

上面这位卧床老人,是贺强上门服务中印象最深的一位。他记得当他走进房子时,看到一个老人,下身瘫痪,上身赤裸,眉毛和胡子一样长。当何强问保姆身体状况时,她说:“没什么(除了瘫痪)。反正她能活几天。”

何强想着和老人熟悉一下,就开玩笑说:“大叔,眉毛胡子这么长,是搞艺术的吧?”

老人没有说话。“如果他懂点‘艺术’,就会在床上画个圈圈,”保姆说。这位老人很久没有理发了。问为什么,她掀开被子。“看他这个样子。谁愿意切?”贺强看到,躺了五年,老人有严重的褥疮。

保姆说,5年来,老人的孩子很少来照顾。每次来都把东西放在门口就走了。就连这次理发,儿子在街上遇到贺强,给他留了个地址,也从来没有打理过。

三下除以二,何强切得整整齐齐,老人又摸了摸脸。“这是给你刮胡子的。”保姆解释道。

刮完脸,老人终于笑了,贺强既欣慰又难过。“那个叔叔脸上笑得像朵花。但是看着他这个样子,我心里真的不好受(不是个滋味)。”

就在他要离开的时候,老人伸手勾住了他的衣服。“我舍不得让你走。”保姆说。

贺强告诉中新网。com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你可以在基层看到很多东西。”他的日常工作也是从理发转到社区养老,以岗位为基点,和40多名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一起敲门。

每个老人打开门,看到的都是这样一群戴着小红帽,穿着红马甲,拿着工具箱的专职工作人员。

陪诊、陪聊、陪玩……这届老年人为何爱沉浸式养老服务?

据了解,社区养老是指以家庭为中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上门和日间照料为主要形式,由养老机构运营,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国家卫健委9月份召开新闻发布会时介绍,我国大部分老年人都是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已经形成了“9073”的养老格局,即90%左右的老年人是居家养老,7%左右依靠社区养老,3%住在机构。

负责某集团市场化养老运营项目的康庄表示,社区养老位于居家和机构的中间地带。“居家养老不够专业,机构养老贵。社区养老既能满足居家或离家不远老人的需求,又有一定的基础服务,如日间照料、休闲娱乐等。”

Zhongxin.com考察北京西城大红罗社区养老服务站。站长廖玉杰介绍,该站自2019年底成立以来,已为周边5个社区60岁以上老人提供巡诊、呼叫服务等基础养老服务,特别针对孤寡、失能、特困老人。现在邮政站有三个工作人员加上她,每周走访50多户。

除了免费的基本养老服务,养老驿站还为老人提供普惠性服务,如助餐、洗澡、就医等。老人支付部分费用,车站支付低偿服务。“现在看病是智能化、数字化的,老人不会动手术,我们就陪着去医院。”

廖英杰说,这附近有些老房子没有电梯。遇到腿脚不方便的老人,工作人员就背着他们上下楼梯。有的老人手机用不了了,就会来邮政求助。“他们学会了使用,非常高兴,说‘孩子觉得我学得慢,你却能这么耐心地教我。’"

面对银发浪潮,专家建议建立积极的为老服务体系

目前,社区养老已成为全国大力推广的养老模式。“年龄越大,他们需要的服务就越多,尤其是医疗和维护,”康庄告诉Zhongxin.com。如今,养老服务不是一种时尚,而是一种趋势。“但是整个养老行业都缺人。”

贺强还提到,现在养老服务业正在老龄化。“他们中的许多人是愿意工作的中老年人,”他说。因为社区养老工作没有编制,对象是老年人,“很多年轻人都不想来,更别说提供上门服务了。”

同时,社区养老只能提供一些基本的医疗护理服务,专业设施和人员的缺乏影响了整体服务水平。"一些要求和服务没有落实到基层."他补充道。

>

  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说,老旧小区改造和机构运营经费同样需要关注,“我们调研的时候,社区就反映,旧小区比较难改造,运营、设施建设等成本不低,需要加大补贴。”

  他认为,在人口发展进程中,我国第二个老龄化浪潮已经开始,应该建立起积极的为老服务体系,“养是一个很被动的概念,为老是包括助老和养老两部分。”

  对于健康状态下的老人,原新说应该倡导他们自由生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尤其是社区举办的一些活动如志愿者、托育工作等,“在老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社区再及时出现,解决他们医、行、洁、餐等方面的问题。”

  而对于失能半失能老人,他认为,一方面,要加强康养和医养结合机构的建设;另一方面,加强社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服务供给,“打破”养老机构的围墙,把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的养老服务送到有需求老人的家中。

  “社区养老不仅要看社区层面,还要关注和重视居家养老,因为社区是养老服务送进居家老人的最后一米。”原新补充道。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国造”与“中国购”何以同火(评论员观察)
中国好物圈粉海外的方式,越来越多了。今年夏天,中国厂家创新生产的移动分体式空调,安装简单、不用打孔,既契合建筑保护需要,又引领环保节能潮流,让许多原本并不热衷于买空调的欧洲人提高了购买意愿。除了价格实惠、品类齐全,如今的中国制造还常常有意想不到的创新。最近,一位美国博主为父亲送上一顶中国制造的太阳能风扇帽,作为父亲节礼物,正在户外烧烤的父亲戴上帽子后开心得手舞足蹈起来。视频发布后在社交平台爆火,助

0评论2025-08-294

3D打印神经支架可用于修复脊髓损伤
科技日报北京8月28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研究团队首次展示了一种突破性方法,将3D打印、干细胞生物学与实验室培养组织技术融合在一起,为修复脊髓损伤带来了新希望。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先进医疗保健材料》。 据美国国家脊髓损伤统计中心数据,该国有超过30万人患脊髓损伤,目前尚无有效手段完全逆转由此导致的神经功能损伤和瘫痪。治疗的主要障碍在于损伤后神经细胞的死亡以及神经纤维难以跨

0评论2025-08-292

医保影像云数据共享路径建设再提速
本报北京8月28日电 (记者孙秀艳)为加快推动医疗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国家医保局全力推进全国统一的医保影像云数据共享路径建设。国家医保局信息显示,在各地医保部门的积极响应和高效协同下,医保影像云数据共享路径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  截至2025年8月20日,全国已有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西藏、陕西、青海、宁夏、新疆共2

0评论2025-08-291

更多医疗机构将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
本报北京电(李洋雪)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残联近日印发《关于开展残疾人友好医疗机构建设的意见》,要求更多医疗机构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切实改善残疾人就医体验。  意见明确,医疗机构要设置符合标准的无障碍标识、无障碍停车位(含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设立低位服务窗口,设置无障碍卫生间。挂号、叫号、缴费等自助公共服务终端设备,具备语音、大字等无障碍功能,或保留现场指导、人工办理等传统服务方式。  意见鼓励医疗

0评论2025-08-291

让呼救者得到更快更专业救治(民生改善在身边)
“你好,广州120,是需要救护车吗?”  一天上午9时39分,广州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调度员梁雯婷接到了一通特殊的来电。在13秒的通话时间里,电话那头迟迟没有人说话,多次耐心询问也没有回复。“是误拨电话,还是有紧急情况?”梁雯婷内心正疑惑,电话断线了。  梁雯婷立即回拨,多次回拨后,电话再次接通,这次,听筒里传来AI语音播报的声音,反复说道:“你好,我是一名聋哑骑手”“你好,我是聋哑人”。梁雯婷的心

0评论2025-08-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