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处于禁烟边缘的电子烟,在一些公共场所已经被明令禁止。近日,有网友发布了一段G689高铁上乘客抽电子烟的视频。10月8日,12306客服回应媒体称,高铁上可以携带电子烟,但不能吸烟。如果发现高铁上吸烟或者触发烟雾报警,会送到警察那里处理。情节严重的,将承担刑事责任。
近年来,各地陆续出台升级版“禁烟令”,明确公共场所也禁止电子烟。有专家表示,公共场所禁止电子烟不应该是法律上的模糊。
高铁动车抽电子烟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铁路警方多个部门告知乘客在高铁列车上吸电子烟,大多是因为没有意识到电子烟会影响列车正常运行。
据《长沙晚报》报道,今年2月6日,长沙铁路警方发现两起乘客在车厢厕所吸电子烟事件,引发烟雾报警。在接受民警询问时,两名乘客均表示吸的是电子烟,认为不会影响高铁正常运行。
今年2月,蚌埠铁路公安局淮南南站派出所接到列车工作人员报警。一名乘客在高速列车上吸电子烟,导致列车烟雾报警装置报警。火车的速度从每小时300公里下降到每小时230公里。该乘客被铁路公安机关行政拘留5天。
据铁路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安装在列车车厢内的烟雾报警装置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相连。一旦探测到烟雾,列车会自动减速甚至刹车停车。
《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在高铁列车或者列车其他禁烟部位吸烟的,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予以行政拘留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多地已把电子烟纳入控烟条例
近年来,将电子烟纳入控烟范围的呼声日益高涨,各地相继出台措施,加大对电子烟的监管力度。
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上海市人大代表孙俊建议在《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简称《控烟条例》)中增加一个条款,明确规定“吸烟是指使用电子烟,持有其他点燃或者加热而不燃烧的烟草制品。”
2019年10月1日,深圳发布的《深圳控烟条例》已将电子烟纳入控烟范围。同年12月,深圳市控烟办发布了新版控烟标识,首次增加了电子烟图标。
2021年,据人民网报道,海南、重庆、辽宁大连、浙江杭州、河南郑州、广东深圳、广西南宁、海南、重庆等地已将电子烟纳入控烟范围。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禁止使用电子烟,明确场所、标志、罚款。
大连、重庆也明确指出,禁止在公共汽车、长途汽车、出租车、地铁、火车、轮船、民航飞机等人员聚集的公共交通工具等候区吸烟(包括电子烟)。
专家呼吁立法明确公共场所禁吸电子烟
今年10月1日,《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以下简称《电子烟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国家烟草专卖局明确,国标实施后,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建立联合检查、联合执法、执行衔接等工作机制,构建“线上清理、线下管控、全链条覆盖、共同治理”的市场监管体系。
北京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认为,电子烟国标是电子烟加入“控烟”的第一步。“公共场所不能抽电子烟,这不应该是法律模糊。”他说。
“公共场所吸电子烟投诉很多,处理起来很难。”张建树表示,一方面是用户有误解。有人认为电子烟不是c
“高铁禁止吸烟主要是出于安全考虑。各种雾化设备,包括香烟、电子烟都不能用,所以不仅禁止吸烟。”夏海龙提到,公共场所的各个主管部门都可以严格按照《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来实施禁烟,但现实中要落实到位可能需要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