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这十年,我国地方病防控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

2022-09-16 22:47710

人民网北京9月16日电(记者孙红丽)今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地方病防治工作进展和成效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疾控中心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晃在会上表示,将切实做好地方病防治工作,为实现健康中国行动提出的“到2030年,地方病不再是危害人民健康的重点问题”的规划目标而不懈努力。

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

“受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曾是地方病流行严重的国家,大骨节病、克山病、碘缺乏病等地方病一度严重困扰和威胁着我国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健康。”熊晃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全面实施地方病防治攻坚行动,不断完善防控措施,各项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

一是防控机制不断完善。国家先后出台了地方病防治“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2018-2020年,国家10个部门联合实施地方病防治三年专项行动,将地方病防治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卫生、发展改革、财政、水利、民委、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共同努力,推进食盐加碘、防改水、低氟砖茶和改革。

二是实现了控制和消除重点地方病的阶段性目标。截至2021年底,全国2799个碘缺乏县、379个大骨节病县、330个克山病县、171个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县、12个燃煤污染型砷中毒县、122个饮水型砷中毒县或高砷县全部达到控制或消除标准,达标率100%。

三是地方病监测体系不断完善。每年在村开展大骨节病、饮水型氟中毒、燃煤型氟中毒、水源性高碘监测,在乡开展克山病监测,在县开展碘缺乏病、饮茶型氟中毒监测,实现全国重点地方病全覆盖。

四是防病、扶贫、脱贫任务同步完成。将贫困地方病患者纳入低保、评残等社会保障体系,落实手术治疗补助和免费药物治疗政策。对目前患病的地方病患者,一律建档立卡,彻底治疗。病房里的家庭会摆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国家级贫困县中,所有病区县均达到控制消除标准,达标率100%。

五是防控能力和科技防病水平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加大对国家级专业机构、重点地区和基层防治机构的经费和政策支持,加强科学研究,大骨节病药物筛查、水氟碘等先进检测技术取得突破,各类地方病实验室检测和医学检验能力提高,多途径解决基层防治力量不足的问题。

六是形成了地方病防治的“中国经验”。中国将地方病防治与乡村振兴战略和扶贫攻坚紧密结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指导,分省推进,综合施策,目标管理的策略,形成了有效的防治机制和完善的标准体系,创造了有效控制和消除重点地方病的奇迹

一是完善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成果。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要求,健全完善地方病防控长效机制,加强各级防治机构能力建设,不断完善防治体系,合理布局国家和区域地方病防治中心,加强全国地方病防治专业队伍建设,做好技术储备,持续巩固防治效果。

二是聚焦防治重点,推进措施的落实。针对少数饮水氟超标地区改水尚未完全落实的状况,还有部分地区合格碘盐覆盖率偏低、低氟砖茶推广难度较大等问题,进一步强化地方主体责任,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专门措施推进落实,有效打通防治地方病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加强监测预警,科学精准防治。持续做好地方病病情监测,掌握病情动态和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不断提高监测灵敏度,确保监测不留死角,形成精细化管理、精准化防治的工作局面。

四是加大科普宣教,增强防病意识。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开展地方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引导病区群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扩大疾病防治的健康效益。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人造细胞系统模拟自然细胞“交流场景”
科技日报北京11月14日电 (记者刘霞)荷兰和瑞士科学家模仿眼睛内的光感受器,合成出一种具备人工细胞器且能对外部信号做出敏感反应的原细胞系统。他们还使用这些原细胞,模拟了自然细胞间的“交流场景”。这一进展为开发疾病新疗法和人造组织带来了可能。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先进材料》杂志。生命的本质在于沟通。从微小的细菌,到复杂的多细胞生物,生物的繁衍与发展都依赖其细胞发送、接收和处理信号的能力。在最新研究

0评论2024-11-151

手脚冰凉怎么办(中医养生)
中医认为,温煦阳气、濡养阴血,才能维持四肢温暖。四肢不温,难以回暖,与“郁”和“虚”有关。例如,阳气虚弱者易受寒邪侵袭,肢体冷感明显,长居室内且活动少者更甚;阴血不足者不能濡养四肢,导致血虚、手足寒凉;脾胃虚弱者消化吸收差,易出现气血生化不足、四肢发冷。  冬季宜进行“日光浴”,背对阳光,温暖背部,温通膀胱经气,30分钟左右为宜,有助于肾中阳气升发。  采用中医外治疗法。艾灸合谷、关元、气海、足三

0评论2024-11-151

科学“减油”,为健康“加油”(知食点)
做菜吃饭,顿顿离不开食用油。食用油不仅能提供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更是烹饪各种美味佳肴的“灵魂”。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菜籽油、猪油、牛油、黄油……食用油种类繁多,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健康好油?当前我国居民烹调油摄入量较多,怎样科学“减油”、为健康“加油”?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锋对此进行了详细解读。    优先选择植物油,还要经常换着吃  “作为烹调品,食用油不仅能为菜肴增色增香,

0评论2024-1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