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运动非得大汗淋漓才到位?“无汗健身”了解下

2022-09-17 11:051030

很多人认为运动一定要达到相应的强度,出汗甚至流汗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其实基础病和心脏病患者应该区别对待。

一项研究表明,长期参加无汗运动的人,与不参加任何运动或偶尔做剧烈运动的人相比,死亡率可降低75%。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可降低35%左右。

不仅增强抵抗力

“轻度运动”也能降低血压

运动很容易导致出汗,尤其是天气炎热的时候。大量出汗容易导致脱水,从而可能导致有效血量不足、胸闷、乏力、头晕等不适。出汗也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钾。心脏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律不齐,甚至猝死。而且剧烈运动还会使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急症,加重风险。

所以气温高的时候,运动更要注意养心。心血管病人要量力而行,要做一些“无汗运动”。

无汗运动是轻运动、低能耗运动,也称中度运动、中度运动或轻运动。一项研究表明,长期参加无汗运动的人,与不参加任何运动或偶尔做剧烈运动的人相比,死亡率可降低75%。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可降低35%左右。

运动专家认为,无汗运动可以明显增强免疫系统中自然杀伤(NK)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性,从而起到抵抗病毒和细菌感染、抑制体内基因突变的作用。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做一些简单易掌握的肢体动作。运动强度轻,基本上不会出汗。此外,研究表明,无汗运动还可以帮助降低血压,减少骨折、乳腺癌和结肠癌的风险。

这些活动

对心脏更“友好”

有各种各样的无汗运动方法。无汗运动只是降低了运动强度。散步、散步、慢跑、跳舞都可以成为无汗运动的选择。心血管病人可以做以下运动,保护心脏,保持活力。

慢跑研究指出,每周慢跑2-3次,每次20分钟左右即可。慢跑也可以演变成快走。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速度和距离。对于心血管病人来说,慢跑有利于增强心脏活力和血管弹性。

室内运动如果天气太热,不想出门,可以在室内做一些简单的四肢活动。如抬腿、伸肩臂、提脚跟等。你要注意呼吸。心血管病人最好随时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他们感到身体不适,他们可以分段和分次进行锻炼。不要强迫他们。

太极拳很多老人都喜欢太极拳,太极拳可以修身养性,是非常好的有氧运动。心脏不好或有其他疾病的老人,可以通过打太极拳来调节心律,增强心肺功能。

如果没有时间运动,就经常做家务。永远不要低估洗衣服,做饭,扫地,拖地的好处。一些发达国家也以同样的方式提出了“非体育活动”,也就是说,我们不一定要去健身房,不一定要用专业的器械去锻炼,而是要终身进行体育运动。比如扫地15分钟,洗车20分钟,和小朋友玩15分钟,骑自行车15分钟,上楼下楼15分钟等等。对你的健康都有好处。

锻炼很容易。

也放轻松点

虽然无汗运动是温和安全的,但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不要运动过度。老年人生理机能下降,耐力有限。判断运动是否过度,可以通过第二天早上的心率、血压是否正常、睡眠质量、食欲是否良好、是否存在运动厌恶心理来衡量。选择最终的个性化锻炼计划。

避免运动时的不适。如胸闷、气短、心悸、头晕、胸痛等。运动中发生,立即停止,注意监护,必要时就医。因为每个个体的基础疾病不同,心脏疾病的种类和症状也不同,所以注意选择适合自己承受能力的运动方式是可取的。

如果没有对抗,没有竞争,往往会有不服老的老人,自尊心很强,但大部分都做不到。对抗性运动容易激发争强好胜的心理,导致超负荷运动,身体极度疲劳,免疫力下降,易患疾病,或加重心脏病,甚至发生意外。

总之,老年人或心脏病患者,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应该从事无任何负担的无汗运动。活动过程不仅是健身的过程,也是愉悦放松、消除精神紧张的过程。这样,无汗运动的健身效果最好,也最安全。文/陈兴华(北京世纪坛医院)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秋节如何选购月饼?请收好四点消费提示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河南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消息,中秋将至,为帮助消费者选购到安全、放心、满意的月饼,欢度佳节,河南省市场监管局特发布消费提示。 选择正规渠道,核查经营资质 应选择证照齐全的商场、超市、专卖店等正规销售场所或运营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电商平台购买月饼。谨慎购买街边摊、朋友圈、微信群等售卖的“自制纯手工”“无添加”“网红”月饼,这类产品使用的食品原料或食品添加剂来源不

0评论2025-09-2814

关于狂犬疫苗的N个疑问,一文为你解答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乔业琼)被咬伤后没有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是否一定有患狂犬病的风险?被家养宠物挠伤或咬伤,有必要接种疫苗吗?近日,河南疾控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科普内容。 被咬伤后没有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是否一定有患狂犬病的风险? 被咬伤后未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是否一定会患病,取决于以下关键因素: 一是暴露源是否携带狂犬病毒 高风险动物:犬、猫、蝙蝠等哺乳动物可能携带病毒。 低风险动物:啮齿

0评论2025-09-2810

“七八分饱”如何界定?3个方法来判断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江苏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有句话叫,“每餐七分饱,健康活到老”,所以,就算你毫无减肥需求,吃饭也请牢记——七八分饱就停筷。那么,到底吃到什么程度算“七八分饱”?有3个判断方法,一起来看! 给大脑留5分钟“反应时间” 吃饭时别一口接一口不停歇,吃到中途不妨放下筷子,喝杯温水或起身整理下餐桌。等5分钟后再感受:如还能吃几口,但没了“必须吃完”冲动,就是刚好状态。

0评论2025-09-2812

守护“舌尖安全” 共筑健康防线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江苏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民生之本、健康之基,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2025年食品安全宣传周以“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为核心,倡导以道德为根基、以法律为准绳,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让健康饮食理念深入人心。 选购:从源头把控安全 一是优先选择正规商超、农贸市场,拒绝无证摊贩售卖食品,避免来源不明食

0评论2025-09-289

更大限度激发数字消费潜力
为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近日,商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研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数字消费是新型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数字产品消费、数字服务消费、数字内容消费以及通过数字渠道实现的消费。商务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何亚东指出,从规模来看,据商务部测算,2024年我国居民数字消费规模达23.8万亿元,相当于当年居民消费的

0评论2025-09-2810

你的听力还好吗?10个关键问题自查
今天是国际聋人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显示,全球有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听力损失影响超15亿人。那么,如何才能早点发现听力受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科主任 李永新:这10个问题其实很关键,如果有3到4道题出现问题,我们就建议到医院就诊,怀疑是听力受损。新生儿如何进行听力筛查和耳聋基因检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所有的孩子出生后,在有条件的地区必须进行新生儿听力筛

0评论2025-09-2811

一天中最该刷牙的时刻,现在知道还不晚!
大家都知道“早晚刷牙,不长蛀牙”,但一些小伙伴可能会问:“为什么一天要刷两次牙?”“懒人只想刷一次,早上刷好还是晚上刷好?”今天就告诉你为什么一天要刷两次牙?为什么晚上刷牙不能省?01为什么每天至少刷两次牙?口腔健康的两大公敌:龋病(蛀牙)和牙周病(老掉牙),都是由长期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细菌不断堆积繁殖,持续破坏牙齿和牙周支持组织导致的。但是这些细菌并不是一开始就牢牢地粘在牙面上了,形成稳定成熟的菌

0评论2025-09-288

中疾控发布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健康防护提示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中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即将来临,人员流动与聚集、境内游和出境游将明显增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假期出行时应注意诺如病毒肠炎、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霍乱、新冠病毒感染、猴痘、食物中毒预防,以及鼠疫、人感染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预防;前往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和地区旅行需注意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等蚊媒传染病预防。 一是诺如病毒肠炎

0评论2025-09-2811

一招教你判断烹调油摄入是否过量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安徽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油多,菜香”,中国传统饮食历来讲究“色香味俱全”,尤其追求“味”。美味的食物虽能刺激食欲,但油(脂肪的一种存在形式)过多摄入会增加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日常用油,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如何判断烹调油摄入是否过量? 25-30克烹调油,相当于普通的白瓷勺2-3勺,超则过量。 按照健康摄油标准,一人一天建议摄入25

0评论2025-09-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