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科学“减油”,为健康“加油”(知食点)

2024-11-15 09:3010people

  做菜吃饭,顿顿离不开食用油。食用油不仅能提供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更是烹饪各种美味佳肴的“灵魂”。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菜籽油、猪油、牛油、黄油……食用油种类繁多,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健康好油?当前我国居民烹调油摄入量较多,怎样科学“减油”、为健康“加油”?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锋对此进行了详细解读。

  

  优先选择植物油,还要经常换着吃

  “作为烹调品,食用油不仅能为菜肴增色增香,还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阮光锋介绍,食用油可以为人体提供必需脂肪酸、维生素、植物甾醇等。根据结构的不同,脂肪酸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两大类,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又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食用油里的脂肪酸包括α-亚麻酸和亚油酸,这些脂肪酸人体不能自身合成,但又是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如果缺乏这些必需脂肪酸,会影响机体免疫力、伤口愈合、视力、脑功能以及心血管健康;维生素包括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E,有助于抗氧化、增强免疫力;植物甾醇有助于降低胆固醇。

  按来源不同,人们平日用的食用油可分为植物油、动物油。常见的植物油有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菜籽油、芝麻油、玉米油、橄榄油等;常见的动物油有猪油、牛油、羊油、奶油(黄油)等。

  阮光锋介绍,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不同的食物油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所含脂肪酸的组成和比例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动物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植物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2022)的推荐,饱和脂肪酸需要控制摄入量,而不饱和脂肪酸则应该适当多摄入一些,因此建议优先选择植物油。

  不同食用油的脂肪酸构成不同,因此各具营养特点。例如,橄榄油、茶油、菜籽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玉米油、葵花籽油则富含亚油酸,胡麻油(亚麻籽油)中富含α-亚麻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如果长期食用单一油脂,可能会影响营养平衡。因此,建议人们食用烹调油时优先选择植物油,同时应经常更换烹调油的种类,这样更有利于营养平衡。

  需要提醒的是,植物油里还要注意少吃棕榈油、椰子油,虽然它们也是植物油,但是它们的饱和脂肪酸比许多动物油还高,接近或超过80%。此外,由于每种食用油有一定的储存期限,建议购买小包装食用油,这样既不容易过期,也便于购买更多种类的油。

  选食用油看烟点,健康烹调很关键

  “平时用油炒菜的时候,很多人都有一个直观且让人头疼的感受——冒烟。”阮光锋介绍,在加热过程中,油开始冒烟的最低温度叫烟点。油冒烟时,油烟里会含有丙烯醛,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很强的刺激作用。此外,油烟与空气中的雾霾颗粒一样,会增加肺癌风险。在做饭的时候,需要根据不同的做法,选择不同烟点的油。比如,爆炒煎炸的时候温度高,选择用烟点高的油;凉拌温度低,可以选用烟点低的油。

  这么多种油烟点都不一样,记不住怎么办?

  阮光锋说,可以直接选用精炼的植物油,经过精炼后的植物油通常烟点较高,可以满足日常家庭烹调的多种场合需求,包括煎炸、爆炒等,不要买未精炼的各种土榨油。

  食用油烟点的高低与油脂的加工工艺息息相关,通常精炼过的植物油烟点更高。这是因为油脂经过精炼之后可以去除其中可能存在的杂质,大大提高烟点。例如大豆、花生的粗油烟点约为160摄氏度,精炼后可达230摄氏度以上。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大多数食用油按照品质从高到低,一般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级越高,其精炼程度越高,杂质越少,但这不等于油的营养价值越高——精炼是一个去除毛油中有害杂质的过程,精炼过程中也会流失维生素E、胡萝卜素、角鲨烯等营养成分。例如,一级油精炼程度高,杂质少,烟点高,但可能损失部分营养成分;二级油精炼程度较低,保留了更多天然成分,一般味道会更香一些。

  “要想健康吃油,不仅要选对油的品类,还需要健康烹调。”阮光锋介绍,合理的烹饪方法不仅能保持食物的营养成分,还能避免因高温油炸产生有害物质。一些食用油,如果包装上标有“初榨”“特级初榨”“冷榨”等字样,一般未经过精炼处理,这种油的优点是味道香,但缺点是烟点相对较低,不建议用来炒菜或煎炸,这类食用油香味和口感都更浓郁,用来凉拌很不错。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烹饪时尽量不要爆炒,因为爆炒时的温度通常在180摄氏度到240摄氏度,而常见的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葵籽油等烟点都不超过 240摄氏度。这就意味着,爆炒容易产生大量的油烟。”阮光锋说,

  日常使用控油壶,培养清淡饮食习惯

  为提高国民健康素养、防控慢性病,《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提出“三减三健”专项行动,即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今年的全民营养周以“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为主题,再次倡导减少食用油摄入。为什么反复强调减油的重要性?

  “因为长期过量摄入脂肪会导致肥胖,增加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阮光锋介绍,《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居民每标准人日烹调油摄入量为43.2克,已远超推荐量。调查显示,我国居民膳食脂肪摄入一半以上来源于烹调油,因此减油的重点在于减少烹调油。

  “对人们来说,不同的植物油换着吃就可以,关键是注意适量,不要超量。”阮光锋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天烹调油摄入量为25—30克,日常应选择合理的烹调方法,如蒸、煮、炖、焖、水滑、熘、拌等,应少油煎、油炸,减少烹调油的用量。

  阮光锋介绍,日常减少烹调用油,还有这些好方法——

  家庭烹饪时,可以使用带刻度的控油壶,注意少放油、定量用油、总量控制。

  在外就餐和点外卖时注意选择低油菜品,主动提出少油需求,合理点餐,避免浪费。

  喝汤时尽量将汤表面的油去掉;少用辣椒油等油性作料拌饭、拌菜吃。

  少吃油炸和高油食品。应特别注意限制油炸香脆食品摄入,常温下“脆”和“起酥”的产品,如薯条、土豆片、饼干、蛋糕、加工肉制品等,都可能由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黄油、奶油、烹饪的人造黄油、可可脂和棕榈油等制作。

  除烹调油外,肥肉、动物内脏等饱和脂肪含量高,不宜多吃。吃畜肉宜选瘦肉,每人每周畜禽肉推荐摄入量为300—500克。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人造细胞系统模拟自然细胞“交流场景”
科技日报北京11月14日电 (记者刘霞)荷兰和瑞士科学家模仿眼睛内的光感受器,合成出一种具备人工细胞器且能对外部信号做出敏感反应的原细胞系统。他们还使用这些原细胞,模拟了自然细胞间的“交流场景”。这一进展为开发疾病新疗法和人造组织带来了可能。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先进材料》杂志。生命的本质在于沟通。从微小的细菌,到复杂的多细胞生物,生物的繁衍与发展都依赖其细胞发送、接收和处理信号的能力。在最新研究

0评论2024-11-151

手脚冰凉怎么办(中医养生)
中医认为,温煦阳气、濡养阴血,才能维持四肢温暖。四肢不温,难以回暖,与“郁”和“虚”有关。例如,阳气虚弱者易受寒邪侵袭,肢体冷感明显,长居室内且活动少者更甚;阴血不足者不能濡养四肢,导致血虚、手足寒凉;脾胃虚弱者消化吸收差,易出现气血生化不足、四肢发冷。  冬季宜进行“日光浴”,背对阳光,温暖背部,温通膀胱经气,30分钟左右为宜,有助于肾中阳气升发。  采用中医外治疗法。艾灸合谷、关元、气海、足三

0评论2024-1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