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阿胶固元膏血压高可以吃吗

2025-02-22 09:02670bh

血压高的人群不建议吃阿胶固元膏。阿胶固元膏中含有阿胶、黑芝麻、核桃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滋补作用,但阿胶性温,可能加重体内燥热,而核桃和黑芝麻含油脂较高,容易增加血液黏稠度,不利于血压控制。对于血压高的人群,建议选择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并遵医嘱调整生活方式和用药。

1、血压高与阿胶固元膏的关系

阿胶固元膏的主要成分包括阿胶、黑芝麻、核桃等,这些食材富含营养,但不利于血压控制。阿胶性温,容易导致体内燥热,可能引起血管扩张,加重血压波动。黑芝麻和核桃含有较高油脂,摄入过多会增加血液黏稠度,进而加重心脏负担,影响血压稳定。血压高的人群应尽量避免食用这类高热量、高油脂的滋补品。

2、血压高的饮食建议

血压高的人群应注重饮食调节,选择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食物。

1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食品等高盐食物。

2低脂饮食:减少动物脂肪摄入,选择植物油,如橄榄油、亚麻籽油等。

3高纤维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摄入,如燕麦、红薯、芹菜等,有助于降低血压。

4适量蛋白质:选择低脂优质蛋白,如鱼类、豆制品、鸡肉等。

3、血压高的生活方式调整

除了饮食控制,生活方式调整对血压管理至关重要。

1适量运动: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瑜伽等,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

2减轻体重:超重或肥胖是血压高的重要诱因,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

3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损害血管健康,增加血压升高的风险,应尽量戒除。

4心理调节:避免长期紧张、焦虑,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血压稳定。

4、血压高的药物治疗

对于血压高的人群,除了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也是重要手段。

1降压药物:如ACE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利尿剂:通过减少体内钠和水分的潴留来降低血压,适用于特定人群。

3中药调理:如天麻、钩藤、夏枯草等具有降压作用的中药材,可咨询中医师后使用。

血压高的人群应尽量避免食用阿胶固元膏,以免加重病情。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生活方式调整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对于血压高的患者,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并遵医嘱进行治疗和管理。如果血压波动较大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各地团组织引领青年参与为老服务
10月10日至31日,以“弘扬孝亲敬老美德 共建老年友好社会”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敬老月”活动顺利开展。弘扬孝亲敬老美德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各级共青团组织广泛动员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为老服务,通过“结对+接力”的方式,走近老年人群体,深入日常生活,服务实际需求,围绕生活照护、心理关怀、智慧助老、社会融入等方面,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为老志愿服务,为推进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动

0评论2025-11-094

多吃碱性食物瘦得快是真的吗
近日,网上流传“多吃碱性食物瘦得快”的说法,引发不少网友效仿,这是真的吗?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委员阮光锋表示,食物的酸碱性并非依据口感或pH值划分,而是依据其在人体内代谢后产生的物质残留来划分。一般来说,肉、蛋等高蛋白食物和米、面等高淀粉食物中含有较多硫、磷等元素,代谢后易生成酸性物质,因此属于酸性食物;蔬菜、水果、奶等食物中含较多钾、钙等矿物质,代谢产物

0评论2025-11-090

俄研制出新型骨骼修复材料
俄罗斯康德波罗的海联邦大学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可用于修复受损骨骼,加速植骨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研发用于修复受损骨组织的复合材料,使其性能最大程度接近人体骨骼,是当今医学研究领域的一大难题。康德波罗的海联邦大学研究人员在基于生物相容性聚合物材料聚醚醚酮生产的基质中,分别添加0.1%和1%羟基磷灰石(骨骼的主要矿物成分),形成一种2.5D支架复合材料。这种聚合物广泛应用于颅颌面外

0评论2025-11-090

医疗AI有了“评审员”!北京启动医疗人工智能应用评测服务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记者侠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进步,医疗AI正在加速向辅助医生、承担部分医生技术劳动的方向发展。如何确保医疗AI应用的规范安全有效,成为公众关注和行业关心的问题。日前,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设立医疗人工智能应用评测中心(以下称评测中心),旨在建立医疗AI评测的制度体系与规范标准,依托首都高水平医院和专家队伍、高质量医疗数据,验证医疗AI的临床辅助决策能力和效果,筑牢医疗人工智能

0评论2025-11-092

专家:“硬扛”流感有健康风险
安徽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唐继海7日在该省冬春季传染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说,流感与普通感冒有着本质区别,“得了流感扛一扛就过去”的做法是错误的,存在健康风险。 据唐继海介绍,流感与普通感冒在病原体、症状、传染性与传播速度、并发症等方面有所不同。 在传染性与传播速度方面,流感传染性强,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易在人群中暴发流行;普通感冒的传染性较弱,多为散发病例,传播范围和速度远低于流感。 在并发症方

0评论2025-11-085

咳嗽频发不止因受寒?专家提醒:调理脾胃成秋冬防咳关键
近期,我国多地迎来持续性降温天气。10月以来,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华北、华东等地降温幅度达4-6℃。伴随气温波动,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 据中国气象局10月31日新闻发布会披露,预计我国将在今年秋季后期进入拉尼娜状态,并可能持续至2026年初。受其影响,今年冬季气温“冷暖起伏大”,阶段性变化明显。国家卫生健康委也在近期发布会上提示,公众需注意气温骤降与昼夜温差对健康的影响。

0评论2025-11-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