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春季湿气过重?可能是吃了3种食物

2025-03-01 19:01750bh

我们都知道,春季是一个非常潮湿的季节,如果在平时我们不注意养生的话,很有可能会让体内出现湿气过重的情况。当体内湿气过重的话,很容易出现精神不振跟肥胖的情况出现,严重的话还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所以在平时的时候,我们最好是要远离。最近小编听说有写食物是会让体内湿气加重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让体内湿气加重的食物

寒性食物

当体内湿气比较重的是,有些食物是不能碰的,其中寒性食物就是其中的代表,因为寒性食物进入到体内的话,是会让人体吸收到更多的湿气,而这样肯定是会让湿气变得更多。比较常见的寒性食物有奇异果、香瓜跟柚子等等。

冷饮

如果您的湿气比其他人还要重的话,最好是不要再和冷饮了,因为冷饮是很容易让体内湿气的情况变得更加的严重,不管是天气变得很热,需要喝冷饮来解暑,但是还是要控制好自己的嘴巴,不要去碰触冷饮。

甜食

有研究表明,经常喜欢吃甜食的人,其体内的湿气都是会比其他人多的,所以说当体内有湿气的话,如果不想它加重的话,最好是不要再吃甜食,不管是您有多爱吃甜食,还是不要吃,这样才是比较好的一个选择。

祛湿气的食疗方

薏米红豆汤

材料:薏米、红豆。

做法:先把薏米洗净,红豆也洗净。把红豆跟薏米放入砂锅里面,注入清水,煮沸后转为小火慢慢炖煮到材料熟透的时候即可直接食用。在煮的时候,有些人会加大米,但是小编跟大家说,想要祛湿的话,是不能加大米的,因为大米也是属于有湿气的食物,这样不易于湿气的排出。

薏米冬瓜汤

材料:薏米、冬瓜。

做法:先把薏米洗净之后放入清水浸泡5个小时左右;冬瓜洗净之后切成片。把薏米淘出来洗净之后,放入砂锅里,注入清水,用中火慢慢熬煮到薏米变烂的时候,直接倒入冬瓜接着熬煮到冬瓜皮熟透的时候,就可以直接食用了。

木棉花薏米瘦肉汤

材料:薏米、木棉花、瘦肉、生姜。

做法:先把薏米洗净;木棉花也洗净;瘦肉洗净切片;生姜洗净切成丝。锅里注入清水,煮沸之后倒入全部材料,用大火煮开后转为中火慢慢炖煮100分钟后加入适量调味料即可食用。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如何愉快刷手机?江苏疾控支招
人民网北京9月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江苏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躺着玩手机、关灯玩手机,正悄悄成为眼睛的“隐形杀手”。科学使用手机,把伤害降到最低,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是姿势要端正。尽量保持坐姿或半躺姿势,将手机与眼睛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距离控制在 40至50 厘米左右,避免长时间低头或歪头。 二是光线要适宜。在明亮环境下玩手机,避免在昏暗或漆黑的地方使用。晚上玩手机时,要打开台灯或房间顶灯,灯光强

0评论2025-09-040

甘肃疾控:从体重指数、体脂率和腰围三个方面认识体重
人民网北京9月4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甘肃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衡量体重是否健康,不能仅使用体重指数这一个指标,体重指数正常的人群,体脂率不一定正常;体重指数和体脂率都正常的人群,腰围不一定达标。因此,要科学认识体重,必须从体重指数、体脂率和腰围三个方面综合判断。 体重指数(BMI):体重指数是通过将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标准。正

0评论2025-09-040

云南疾控提醒:认清“毒菌” 远离“谣言陷阱”
人民网北京9月4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云南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野生菌种类繁多,其中不乏有毒野生菌。有毒野生菌形态各异,有的与可食用菌极为相似,让人难以分辨。因此,单凭肉眼和经验判断野生菌是否有毒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谣言一:颜色鲜艳、菌盖上有疣突的野生菌有毒 真相:以颜色判断菌子是否有毒不可靠 例如,致命鹅膏(俗称“白毒伞”)外观洁白无瑕,却含有剧毒;亚稀褶红菇(俗称“火炭菌”)颜色不鲜艳,食用后却

0评论2025-09-042

“首”经济催热新消费 中国传统商圈加速“出圈”
中新社成都9月3日电 (贺劭清 陶思阅)首店、首发、首秀、首展……近年来,各类“首”字当头的“首”经济成为中国催热消费活力的新引擎。 在成都市锦江区春熙路—太古里商圈,平均不到两天就有一个首店、首发、首秀、首展推出。 消费者在平板电脑上选好盖碗茶、大熊猫等图案,短短10分钟后,一件独一无二的“成都记忆”定制服装便新鲜出炉。近日,阿迪达斯四川首个品牌中心、三叶草旗舰店店长艾卓向中新社记者讲述她帮助两

0评论2025-09-042

消费品零售市场展现强劲韧性 报告解读增长密码
中新网北京9月3日电 (记者 张素)情绪消费“蓝海”爆发,“以旧换新”刷屏热搜,县域首店排起长龙……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今年上半年,中国消费品零售市场展现出强劲韧性。《消费品零售业上半年度报告》(下称《报告》)由毕马威中国发布,其中聚焦中国宏观经济、行业趋势、投资交易及税务动态,剖析奢侈品与时尚、服装与鞋类、健康与美妆、食品与饮料、餐饮五大子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走向,揭示消费市场新动能与增长密

0评论2025-09-042

得过一次“红眼病”后,就不会再得?中疾控提示
人民网北京9月4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中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一种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眼病。这种病以结膜高度充血为主要临床特征,常伴有眼睛流泪、畏光、分泌物增多等症状,症状通常在感染后1-2天内出现,持续1-2周。作为一种常见眼病,在公众认知中,仍存在不少误区。 误区一:看一眼就会被传染 在红眼病的认知误区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与红眼病患者对视,就会被

0评论2025-09-042

开学第一课 广东名中医为小学生讲述“抗战中的中医药”
中新网广州9月3日电 (蔡敏婕 王思瑶)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全国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3日为广州市越秀区文德路小学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思政第一课。在这堂主题为“抗战中的中医药”的课中,他向小学生讲述中医药在抗战岁月中为无数战士解除病痛的故事,并冀望后辈们传承中医药智慧。 张忠德表示,抗战时期,药品、人才双双告急,“面对西药匮乏、战场环境恶劣的困境,我们身边熟悉的中药,比如艾草、金银花

0评论2025-09-045

宝宝黄疸不退?小心是胆总管囊肿在作怪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现象,但如果持续不退,并伴有白陶土样大便和腹部肿块,家长就要高度警惕了,这可能是胆总管囊肿发出的信号”。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普外科主任医师刁美接受中新网采访时介绍,胆总管囊肿虽然是良性疾病,但却可能引发肝硬化,甚至有癌变的危险。 刁美介绍,临床上,年长患儿以腹痛、腹胀、呕吐、发热、腹泻为主要表现,新生儿和小婴儿则以黄疸、陶土便、茶色尿、腹部包块为主要表现

0评论2025-09-043

25岁医学生成吉林省第2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中新网长春9月3日电 (记者 郭佳)吉林省第2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3日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完成。25岁的捐献者李雪,正在攻读吉林大学医学硕士研究生。她的捐献不仅为一名患者带来重生机会,也标志着吉林省在推动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方面达到新的节点。 李雪2019年在校期间接触到相关宣讲后加入中华骨髓库。2022年,她的一位好友先一步完成捐献,这段经历使她更加坚定自己的决定。今年6月,她接到配型成功的通知,并

0评论2025-09-043

午休课桌椅里的成长刻度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从座椅高度、躺椅角度到材料耐用性,甚至墨水擦拭难度都作出细致规定,2026年2月起正式实施。这张“小课桌”的“大标准”,看似是对桌椅参数的精准框定,实则是用制度之尺丈量教育的温度,以细节之笔书写儿童权益的尊严。 教育从来都不是空中楼阁的宏大叙事,而是落在方寸之间的日常关怀。过去,一些学校的午休场景总带着几分凑合——木椅子拼成临时床铺

0评论2025-09-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