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助脊髓损伤患者迈步行走

2025-03-13 10:00460people

  3月3日20时,全球首批第四例通过脑脊接口让瘫痪者重新行走的临床概念验证手术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成功实施。3月4日中午,随着设备开机,脑脊打通验证成功,在人工智能辅助下,瘫痪多时的患者腿部开始自主抬动。

  今年1月至2月,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加福民团队联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完成3例临床概念验证手术,严重脊髓损伤患者在两周内实现自主控腿、迈步行走。这一切,都源于加福民团队全球首创的“三合一”脑脊接口技术——在大脑内植入电极采集患者运动意图,用来驱动脊髓刺激器,作用于脊髓神经根,进而激活下肢肌肉,从而重建患者运动功能,帮助他们重获行走能力。

  第一位接受该手术的患者是34岁的小林(化名)。两年前,小林不慎从离地面3米高处坠落,导致脊髓外伤后截瘫。两年来,小林和家人辗转多地求医。去年10月5日,加福民团队研发的植入式脑脊接口技术取得新进展,发布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小林当天就报了名。今年1月8日,小林在中山医院接受手术。术后24小时内,他的左右腿便都能抬了起来。接下来的身体变化,快到以“天”计算:第三天实现脑控状态下的双下肢自主运动;第十天,在重力悬吊支撑下可通过自身运动意图自主控制双侧下肢跨步;第十四天,运动反应能力逐步提升,右腿可快速反应抬高并跨越移动的障碍物,悬吊下独立使用站立架行走可超过5米。

  与通过识别脑电波指挥机械臂、遥控轮椅、鼠标等外部设备的脑机接口不同,脑脊接口要在大脑和脊髓间搭建一条“神经桥”,采集、解码脑电信号,给特定神经根进行时空电刺激,让瘫痪者重新控制自己的肢体。

  为降低手术创伤、提高脑电信号采集稳定性和效率,加福民团队采用“三合一”的方法,将多台设备集合为一台脑部植入式微型设备,通过微创手术将2个直径1毫米左右的电极芯片植入运动脑区,脑部、脊髓手术一次完成,只需要4个小时左右。

  据《中国脊髓损伤者生活质量及疾病负担调研报告2023版》,中国现存脊髓损伤患者374万人,每年新增脊髓损伤患者约9万人。全球有2000万脊髓损伤患者。一旦脑脊接口技术能够实现临床转化,将为众多患者和家庭推开希望之门。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13日 14 版)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哪些血管更容易堵(名医讲堂)
心梗、中风的主要风险来自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的一种重要类型,它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之所以用“粥样”二字,是因为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积聚于动脉内膜的黄色脂质点和条纹,就像散布在动脉血管壁上的小米粥一样,这也形象地概括了其容易破裂、出血进而形成血栓的特性。  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偏高,同时存在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和遗传等不利因素,形

0评论2025-09-053

秋季养肺正当时(中医养生)
秋天已至,日常养生应从“养心”逐渐变为“养肺”。中医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既恶暖,又怕寒,肺外合皮毛,主呼吸,与空气接触。外邪侵犯人体,不管从口鼻吸入,还是由皮肤侵袭,都容易犯肺而致病。所以,秋天养生,养肺护肺是关键。  秋季是进补肺脏的最佳时机,中医讲究药食同源,重视通过调节饮食来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可以通过食疗养肺,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防秋燥,重在饮食调理,适

0评论2025-09-053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漏诊率被AI砍下九成
近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阿里巴巴达摩院联合发布用于胸痛急诊场景的AI模型iAorta。此模型可在几秒钟内识别常规平扫CT上的心血管是否存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隐患。 该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医学》上,iAorta已在浙江首批10家医院部署,未来将进一步向全国推广。 在平扫CT下“隐身”的危症 所谓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是指主动脉壁的完整性遭到了破坏,最常见的是三种疾病:主动脉夹层、主动

0评论2025-09-054

新茶饮何以持续火爆(农产品新消费观察)
为有力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近日,十部门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提出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释放多样化、品质化、差异化消费潜力,引领供需结构升级。近年来,消费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势头明显,新场景、新模式、新渠道成为农产品消费重要增长点。本版今起推出“农产品新消费观察”系列报道,透过方兴未艾的新消费,探讨如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顺应消费新趋势,做好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大文章,

0评论2025-09-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