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什么样的情况需要做肠镜检查

2025-03-14 17:01130bh

肠镜检查是诊断和预防肠道疾病的重要手段,适用于出现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以及年龄超过45岁或有家族肠道疾病史的人群。肠镜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肠道息肉、炎症、肿瘤等病变,及时干预和治疗,降低疾病风险。

1.便血或黑便:便血可能是痔疮、肛裂等良性疾病的表现,但也可能是结直肠癌等严重疾病的信号。黑便通常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可能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或食管静脉曲张有关。肠镜检查可以明确出血部位和原因,指导后续治疗。

2.持续性腹痛:腹痛可能与肠道炎症、梗阻、肿瘤等疾病相关。肠镜检查能够直观观察肠道黏膜,发现炎症、溃疡、息肉或肿瘤等病变,为诊断提供依据。

3.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腹泻或两者交替出现,可能与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或肠道肿瘤有关。肠镜检查有助于鉴别这些疾病,排除恶性病变。

4.年龄超过45岁:随着年龄增长,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建议45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早期发现并切除息肉,预防癌变。

5.家族肠道疾病史: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林奇综合征或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群,肠癌风险较高。这类人群应提前进行肠镜检查,密切监测肠道健康。

6.其他高危因素:长期吸烟、饮酒、高脂饮食、肥胖等生活方式因素,以及炎症性肠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都可能增加肠道疾病风险。肠镜检查有助于评估肠道健康状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肠镜检查是预防和诊断肠道疾病的有效手段,建议符合上述情况的人群尽早进行肠镜检查,早期发现病变,及时治疗,维护肠道健康。定期肠镜检查有助于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专家:“硬扛”流感有健康风险
安徽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唐继海7日在该省冬春季传染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说,流感与普通感冒有着本质区别,“得了流感扛一扛就过去”的做法是错误的,存在健康风险。 据唐继海介绍,流感与普通感冒在病原体、症状、传染性与传播速度、并发症等方面有所不同。 在传染性与传播速度方面,流感传染性强,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易在人群中暴发流行;普通感冒的传染性较弱,多为散发病例,传播范围和速度远低于流感。 在并发症方

0评论2025-11-083

咳嗽频发不止因受寒?专家提醒:调理脾胃成秋冬防咳关键
近期,我国多地迎来持续性降温天气。10月以来,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华北、华东等地降温幅度达4-6℃。伴随气温波动,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 据中国气象局10月31日新闻发布会披露,预计我国将在今年秋季后期进入拉尼娜状态,并可能持续至2026年初。受其影响,今年冬季气温“冷暖起伏大”,阶段性变化明显。国家卫生健康委也在近期发布会上提示,公众需注意气温骤降与昼夜温差对健康的影响。

0评论2025-1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