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老年人吃什么蔬菜保护眼睛

2025-03-21 15:00420bh

老年人保护眼睛的蔬菜选择包括富含维生素A、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和羽衣甘蓝。这些蔬菜中的营养成分有助于预防老年性黄斑变性和白内障,改善视力健康。日常饮食中增加这些蔬菜的摄入量,可以有效保护眼睛。

1.胡萝卜:胡萝卜富含β-胡萝卜素,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是视网膜感光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会导致夜盲症。建议老年人每天食用100克胡萝卜,可以生吃、煮熟或榨汁,搭配少量油脂有助于吸收。

2.菠菜:菠菜含有丰富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这两种抗氧化剂能够过滤有害蓝光,保护视网膜免受氧化损伤。研究显示,每天摄入6毫克叶黄素可降低老年性黄斑变性的风险。建议将菠菜焯水后凉拌或清炒,保留更多营养成分。

3.羽衣甘蓝:羽衣甘蓝是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优质来源,同时含有维生素C和E,这些抗氧化剂协同作用,保护眼睛免受自由基伤害。可以将羽衣甘蓝加入沙拉或做成蔬菜汤,每周食用2-3次。

4.南瓜:南瓜富含β-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锌,这些营养素有助于维持角膜健康,预防干眼症。建议将南瓜蒸熟后食用,或做成南瓜粥,每周食用3-4次。

5.西兰花:西兰花含有丰富的叶黄素、玉米黄质和维生素C,能够减少眼睛炎症,改善视力。可以将西兰花清蒸或水煮,搭配少量橄榄油,每周食用2-3次。

6.红甜椒:红甜椒是维生素C的极佳来源,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眼部血管健康,预防白内障。可以将红甜椒切片生吃或加入沙拉中,每周食用3-4次。

7.紫甘蓝:紫甘蓝含有花青素,这种抗氧化剂能够改善视网膜血液循环,保护视力。可以将紫甘蓝切丝凉拌或加入汤中,每周食用2-3次。

老年人保护眼睛的蔬菜选择应以富含维生素A、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食物为主,建议每天至少摄入300克深色蔬菜,采用多样化的烹饪方式,搭配适量健康油脂,以提高营养吸收率。同时,注意避免过度烹饪,保留蔬菜中的营养成分。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眼部疾病,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才能全面保护视力健康。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多吃碱性食物瘦得快是真的吗
近日,网上流传“多吃碱性食物瘦得快”的说法,引发不少网友效仿,这是真的吗?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委员阮光锋表示,食物的酸碱性并非依据口感或pH值划分,而是依据其在人体内代谢后产生的物质残留来划分。一般来说,肉、蛋等高蛋白食物和米、面等高淀粉食物中含有较多硫、磷等元素,代谢后易生成酸性物质,因此属于酸性食物;蔬菜、水果、奶等食物中含较多钾、钙等矿物质,代谢产物

0评论2025-11-090

俄研制出新型骨骼修复材料
俄罗斯康德波罗的海联邦大学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可用于修复受损骨骼,加速植骨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研发用于修复受损骨组织的复合材料,使其性能最大程度接近人体骨骼,是当今医学研究领域的一大难题。康德波罗的海联邦大学研究人员在基于生物相容性聚合物材料聚醚醚酮生产的基质中,分别添加0.1%和1%羟基磷灰石(骨骼的主要矿物成分),形成一种2.5D支架复合材料。这种聚合物广泛应用于颅颌面外

0评论2025-11-090

医疗AI有了“评审员”!北京启动医疗人工智能应用评测服务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记者侠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进步,医疗AI正在加速向辅助医生、承担部分医生技术劳动的方向发展。如何确保医疗AI应用的规范安全有效,成为公众关注和行业关心的问题。日前,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设立医疗人工智能应用评测中心(以下称评测中心),旨在建立医疗AI评测的制度体系与规范标准,依托首都高水平医院和专家队伍、高质量医疗数据,验证医疗AI的临床辅助决策能力和效果,筑牢医疗人工智能

0评论2025-11-090

专家:“硬扛”流感有健康风险
安徽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唐继海7日在该省冬春季传染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说,流感与普通感冒有着本质区别,“得了流感扛一扛就过去”的做法是错误的,存在健康风险。 据唐继海介绍,流感与普通感冒在病原体、症状、传染性与传播速度、并发症等方面有所不同。 在传染性与传播速度方面,流感传染性强,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易在人群中暴发流行;普通感冒的传染性较弱,多为散发病例,传播范围和速度远低于流感。 在并发症方

0评论2025-11-083

咳嗽频发不止因受寒?专家提醒:调理脾胃成秋冬防咳关键
近期,我国多地迎来持续性降温天气。10月以来,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华北、华东等地降温幅度达4-6℃。伴随气温波动,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 据中国气象局10月31日新闻发布会披露,预计我国将在今年秋季后期进入拉尼娜状态,并可能持续至2026年初。受其影响,今年冬季气温“冷暖起伏大”,阶段性变化明显。国家卫生健康委也在近期发布会上提示,公众需注意气温骤降与昼夜温差对健康的影响。

0评论2025-1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