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毒性脑膜炎主要通过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毒包括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治疗以抗病毒药物和对症支持为主。病毒通过母婴传播、接触感染或医源性途径进入新生儿体内,引发脑膜炎症反应,需及时就医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1.遗传因素:部分新生儿因遗传性免疫缺陷,对病毒的抵抗力较弱,更容易感染病毒性脑膜炎。家族中有免疫系统疾病史的婴儿需特别关注,建议进行早期免疫筛查和预防接种。
2.环境因素:新生儿在出生后暴露于不洁环境或与感染者接触,易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黏膜感染病毒。保持新生儿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与疑似感染者接触,是预防的重要措施。

3.生理因素: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尤其是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免疫防御功能较弱,容易受到病毒侵袭。母乳喂养有助于增强婴儿的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4.外伤:分娩过程中若发生创伤或使用产钳等器械,可能导致新生儿皮肤或黏膜受损,为病毒侵入提供机会。分娩时应尽量采用自然分娩,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降低感染风险。
5.病理因素:母亲在妊娠期间感染病毒,如巨细胞病毒或单纯疱疹病毒,可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播给新生儿。孕期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母体感染,是预防新生儿感染的关键。

治疗方面,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和膦甲酸钠是主要选择,需根据病毒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方案。对症支持治疗包括控制体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预防并发症。重症患儿可能需要机械通气或颅内压监测等高级生命支持措施。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家长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态、喂养情况和体温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各地团组织引领青年参与为老服务
10月10日至31日,以“弘扬孝亲敬老美德 共建老年友好社会”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敬老月”活动顺利开展。弘扬孝亲敬老美德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各级共青团组织广泛动员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为老服务,通过“结对+接力”的方式,走近老年人群体,深入日常生活,服务实际需求,围绕生活照护、心理关怀、智慧助老、社会融入等方面,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为老志愿服务,为推进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动
0评论2025-11-094
多吃碱性食物瘦得快是真的吗
近日,网上流传“多吃碱性食物瘦得快”的说法,引发不少网友效仿,这是真的吗?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委员阮光锋表示,食物的酸碱性并非依据口感或pH值划分,而是依据其在人体内代谢后产生的物质残留来划分。一般来说,肉、蛋等高蛋白食物和米、面等高淀粉食物中含有较多硫、磷等元素,代谢后易生成酸性物质,因此属于酸性食物;蔬菜、水果、奶等食物中含较多钾、钙等矿物质,代谢产物
0评论2025-11-090
俄研制出新型骨骼修复材料
俄罗斯康德波罗的海联邦大学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可用于修复受损骨骼,加速植骨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研发用于修复受损骨组织的复合材料,使其性能最大程度接近人体骨骼,是当今医学研究领域的一大难题。康德波罗的海联邦大学研究人员在基于生物相容性聚合物材料聚醚醚酮生产的基质中,分别添加0.1%和1%羟基磷灰石(骨骼的主要矿物成分),形成一种2.5D支架复合材料。这种聚合物广泛应用于颅颌面外
0评论2025-11-090
医疗AI有了“评审员”!北京启动医疗人工智能应用评测服务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记者侠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进步,医疗AI正在加速向辅助医生、承担部分医生技术劳动的方向发展。如何确保医疗AI应用的规范安全有效,成为公众关注和行业关心的问题。日前,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设立医疗人工智能应用评测中心(以下称评测中心),旨在建立医疗AI评测的制度体系与规范标准,依托首都高水平医院和专家队伍、高质量医疗数据,验证医疗AI的临床辅助决策能力和效果,筑牢医疗人工智能
0评论2025-11-092
专家:“硬扛”流感有健康风险
安徽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唐继海7日在该省冬春季传染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说,流感与普通感冒有着本质区别,“得了流感扛一扛就过去”的做法是错误的,存在健康风险。
据唐继海介绍,流感与普通感冒在病原体、症状、传染性与传播速度、并发症等方面有所不同。
在传染性与传播速度方面,流感传染性强,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易在人群中暴发流行;普通感冒的传染性较弱,多为散发病例,传播范围和速度远低于流感。
在并发症方
0评论2025-11-084
咳嗽频发不止因受寒?专家提醒:调理脾胃成秋冬防咳关键
近期,我国多地迎来持续性降温天气。10月以来,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华北、华东等地降温幅度达4-6℃。伴随气温波动,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
据中国气象局10月31日新闻发布会披露,预计我国将在今年秋季后期进入拉尼娜状态,并可能持续至2026年初。受其影响,今年冬季气温“冷暖起伏大”,阶段性变化明显。国家卫生健康委也在近期发布会上提示,公众需注意气温骤降与昼夜温差对健康的影响。
0评论2025-11-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