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丙类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具有季节性流行特点。预防流感的关键在于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增强免疫力。

1.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病毒会通过飞沫进入空气中,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可能被感染。此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再触摸口、鼻或眼睛也可能导致感染。
2.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是引起季节性流感的主要病原体。甲型流感病毒变异能力强,容易引起大流行,而乙型流感病毒变异能力较弱,通常引起局部流行。丙型流感病毒则较为少见,症状较轻。
3.流感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肌肉疼痛、头痛、乏力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呕吐和腹泻,尤其是儿童。流感症状通常持续一周左右,但咳嗽和乏力可能持续更长时间。

4.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感染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建议每年接种一次,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孕妇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
5.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避免触摸口、鼻和眼睛;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6.增强免疫力有助于抵抗流感病毒。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度运动;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这些措施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7.如果已经感染流感,应及早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可以有效缩短病程和减轻症状,但需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此外,多休息、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也有助于缓解症状。
中秋消费新意浓
从月饼口味推陈出新、文化创意赋能老字号,再到消费场景不断创新,今年的中秋消费市场呈现出浓浓新意。中秋佳节的主角之一——月饼,正在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既有老字号的文化赋能,也有文创品牌的创新表达。在山西省太原市的山西会馆,游客郑晓奇对店里现烤的五仁月饼赞不绝口:“刚出炉的月饼,酥软又热乎!”传统馅料主打新鲜出炉,保持了最纯粹的风味和口感,吸引着追求经典口味的消费者。与此同时,新口味顺应中式养生
0评论2025-10-074
省际交界游爆火 边缘城市如何变身假期顶流?
“高铁串起两省山水,在浙江看江山江郎山风貌后,再到江西品上饶望仙谷仙侠氛围,这样的跨省旅行既新鲜又方便。”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浙江宁波游客谢培带着家人踏上“浙赣边际游”线路,第一站便选择了衢州江山的江郎山。他翻开手机里的相册笑着说:“以前觉得省界地区偏远,现在交通方便了,反而成了深度游的特色。”假期期间,像谢培一样选择“跨省串游”的游客不在少数。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浙江与江西、福建、安徽交界的
0评论2025-10-072
“十一”假期“谷子经济”备受青睐 撬动年轻消费市场
“虚拟世界的人物化为徽章、玩偶等‘谷子’,变成现实中的‘朋友’给我很多陪伴和快乐,我愿意为这种情绪体验买单。”10月4日,“谷子”爱好者李布丁在河南省会郑州一家商场里与朋友相约“吃谷”。“谷子”源于英文“goods”(商品)的音译,主要指漫画、动画、游戏等IP衍生的周边商品,包括盲盒、“吧唧”(徽章)和卡片等。近年来,“谷子经济”成为消费新热点。今年“十一”假期,郑州大上海商场的“谷子”店内人潮涌
0评论2025-10-075
中秋佳节,月饼这样吃更健康
中秋佳节来临,象征着团圆的月饼是时令美食。吃月饼时搭配什么食物对身体更为有益?“无糖月饼”能多吃吗?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介绍,月饼往往热量不低,一个60克左右的月饼,其热量就堪比一碗米饭。因此,选择月饼时可仔细查看营养成分表,挑选热量较低的月饼,同时控制食用量。此外,吃完月饼要进行适量运动,帮助消化。“无糖月饼”是否更健康?于康说,所谓的“无糖月饼”实际上只是没有额外添加蔗糖,并不意味着
0评论2025-10-074
中国北方局地将降温10℃以上 南方多地高温持续
中央气象台6日预计,7日至9日,新一股冷空气登场,东北、华北、黄淮等地将先后有大风降温天气,气温将下降4℃至8℃,局地降温10℃以上。而中国南方多地未来一周高温天气持续。监测显示,在冷空气和阴雨影响下,5日,西北和东北部分地区降温明显,局地降温达14℃至16℃。中央气象台预计,7日至9日,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华北、黄淮等地先后有4级至5级风,阵风7级至8级,内蒙古东北部局地阵风9级;气温先后下
0评论2025-10-074
“鸡排哥”“炒粉哥”接连走红,“情绪价值”成假日文旅新密码
“‘鸡排哥’走红后,‘炒粉哥’又火了?”
国庆前夕,一位在江西景德镇卖炸鸡排的摊主意外走红,被网友亲切地称为“鸡排哥”。与此同时,河南济源一位炒粉摊主的暖心故事也迅速在网络发酵,同样掀起文旅市场的关注热潮。
两位看似不搭界的“普通人”,为何能先后成为国庆假期里的“顶流”?这背后,正透露出当下文旅消费的新密码。
“鸡排哥”李俊永正在为食客炸制鸡排。记者 李韵涵 摄
“鸡排哥”为啥这么红?
“鸡排免费
0评论2025-1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