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长智齿了什么时候拔最好?

2025-04-05 09:0040bh

长智齿的最佳拔除时间是在智齿尚未引发严重症状或并发症时,通常建议在18-25岁之间进行拔除。智齿的生长可能引发疼痛、感染、牙齿拥挤等问题,及时拔除可以有效预防这些情况。

1.智齿的生长原因:智齿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第三磨牙,通常在17-25岁之间萌出。由于现代人的颌骨较小,智齿往往没有足够的空间正常生长,导致阻生或倾斜生长。遗传因素、颌骨发育不良、牙齿排列不齐等都可能影响智齿的生长方向。

2.智齿拔除的时机:拔除智齿的最佳时机是在智齿尚未引发严重问题之前。如果智齿生长位置正常且不影响其他牙齿,可以暂时保留。但如果智齿出现阻生、倾斜生长、反复发炎、导致邻牙蛀牙或牙龈肿胀,应及时拔除。早期拔除可以减少手术难度和术后恢复时间。

3.智齿拔除的方法:拔除智齿通常需要口腔外科医生的专业操作。常见的拔牙方法包括普通拔牙和复杂拔牙。普通拔牙适用于完全萌出的智齿,医生使用拔牙钳直接拔除。复杂拔牙适用于阻生或部分萌出的智齿,可能需要切开牙龈、去除部分骨组织或分割牙齿后再拔除。术后需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感染。

4.术后护理:拔除智齿后,需遵循医生的护理建议。术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吸吮或剧烈运动,以防止血凝块脱落。饮食以软食为主,避免过热或过冷的食物。保持口腔清洁,使用温盐水漱口有助于预防感染。如果出现剧烈疼痛、肿胀或发热,应及时就医。

长智齿的拔除时机和术后护理对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根据智齿的生长情况和自身健康状况制定拔牙计划,可以有效减少智齿带来的困扰。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智齿问题,确保口腔健康。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气象与消防联手 加强灾害事故抢险救援
记者4日从中国气象局了解到,中国气象局和国家消防救援局近日围绕灾害防范、应急响应、联合救援、共同建设等联合建立应急救援联勤工作机制,提升灾害事故抢险救援综合能力。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表示,希望双方进一步健全信息共享、联动救援机制,带动基层消防救援队伍与气象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形成抢险救援工作合力。中国气象局将继续加强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新技术、新产品在应急救援保障中的应用,推动气象服务更好融入防灾减灾救

0评论2025-04-052

福建省2024年处理医保违法违约定点医药机构13701家
以“医保基金安全靠大家”为主题的2025年福建省暨福州市医保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活动3日晚在福建福州“闽江之心”海丝广场启动。据官方透露,2024年,福建省共处理医保违法违约定点医药机构13701家。其中,暂停医保协议497家、解除医保协议542家、行政处罚386家;移送司法机关29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80家、移送其他行政部门1457家;查出的违法违规违约资金均已全部追回。福建省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

0评论2025-04-052

大叔成“小矮人” 专家:警惕甲状旁腺癌
小小的甲状旁腺,带来的疾病却远比“邻居”甲状腺疾病凶险。广东省人民医院甲状腺疝外科副主任医师阴英近日表示,甲状旁腺素异常影响钙磷代谢,如果出现持续性骨头痛、反复肾结石、血管钙化等,这往往是甲状旁腺癌的早期症状。在人体颈部甲状腺的后方,四个形似绿豆的腺体默默调节着全身的钙磷代谢。正常情况下,甲状旁腺素能够促进血钙升高、血磷下降,从而保证骨骼、神经肌肉等系统的正常运作。这个直径不足1厘米的微小器官一旦

0评论2025-04-053

中国专家成功绘制全球首张“多组学全景图谱” 为更多胰腺癌患者带来治疗希望
记者4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历时五年研究,成功绘制全球首张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多组学全景图谱,并根据图谱突破性提出这种“沉默肿瘤”的分子分型框架、预后模型和靶向-免疫治疗新策略,为临床精准诊疗提供了重要依据。据悉,胰腺癌因其发病隐匿、早期诊断率低、进展迅速、预后极差等特点,在医学界被公认为“癌症之王”。国际顶级肿瘤学期刊《癌细胞》(Cancer Cell)4日发表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虞先濬

0评论2025-04-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