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专家:单抗药物让AD治疗进入新阶段

2025-04-05 12:00600people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会导致记忆力和认知功能逐渐衰退,是全球老龄化社会的重大挑战和社会医学问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大幅减轻患者及社会负担。

  专家团队与接受单抗治疗的患者交流。(中新网记者 陈静摄)

  “阿尔茨海默病主要会导致认知障碍。在疾病发生早期,患者出现‘蛛丝马迹’的时候及时就诊,非常重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主要发布者王刚教授3日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可以静脉注射的β-淀粉样蛋白(Aβ)单克隆抗体不断问世,从阿杜卡单抗、仑卡奈单抗到如今的多奈单抗,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进入了全新的阶段。”王刚教授介绍,仑卡奈单抗主要针对Aβ原纤维,使用的周期是两周一次;刚刚上市的多奈单抗主要针对Aβ斑块,每四周一次。虽然作用靶点不同,但都能够起到延缓记忆,部分改善认知的作用。

  王刚教授告诉记者,无论哪种单抗,都是针对早期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目前定义为两类人群,一类叫AD源性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另一类是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晚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则不能接受单抗治疗。”他直言。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有哪些典型症状?王刚教授介绍,这些症状包括:记忆下降、转头即忘;反复言语、用词逐渐匮乏、句子越来越短;执行功能变差,不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比如系鞋带等;始终精神涣散;视空间发生变化,比如,原本方的物体会被幻视为圆的等。

  “如果老人出现一个或几个症状,需要家人高度警惕,可能罹患认知障碍。”这位临床专家表示,目前,到记忆门诊就诊的患者主要以早期和中期患者为主。他说,近年来,随着阿尔茨海默病疾病科普宣教广泛开展,前来就诊者中,早期患者占比不断增加,有些处在轻度认知障碍、更早期主观认知障碍阶段者也会来看病。“这是很好的趋势。”王刚教授认为。

  在黄浦区老年护理医院,记者看到,作为三级医院下沉基层医疗机构的专家团队,王刚教授团队正为潘先生的老伴进行单抗治疗。潘先生说,爱人年近八旬,最近一年,老伴出现了明显的健忘状况。约好的事情说了就忘;而且老伴的两位姐姐几年前接连罹患阿尔茨海默病。这样的关联引起潘先生的警惕,他陪着老伴到医院就诊,确诊为早期阿尔茨海默病。

  目前,医学界认为,对于早发病的患者,比如四、五十岁发病者,或者家里已经有一级亲属(父母亲、子女、兄弟姐妹)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要高度重视。研究发现有遗传基因与阿尔茨海默病有关:APP、PS1和PS2基因突变会引起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阿尔茨海默病;而ApoE基因则是风险基因。王刚教授表示,如果上述人群出现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应该通过常规神经影像检查或通过抽取外周血检测相关病理蛋白指标进行脑健康检查。

  在豫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黄浦区老年护理医院),该院院长张扬对记者表示,2023年2月,该中心开设了上海首家社区记忆门诊,把脑健康的筛查嵌入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免费体检中。对于筛查出来有高危人群,该中心为老人进行基层首诊,而后将疑似人群转到合作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如果这个病人处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比较适合用单抗治疗,病人会被转回到豫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黄浦区老年护理医院来用药。王刚教授亦表示,他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不仅为患者开展诊疗,也会带教社区基层医生,提升他们识别疾病的能力。

  在黄浦区老年护理医院,王刚教授团队与张扬院长共同制作了就诊卡和手环。就诊卡上标明患者在使用单抗,以提醒接诊医生。(中新网记者 陈静摄)

  在采访中,王刚教授还特别介绍了“单抗使用患者管理2.0版”(简称:2.0版)。据悉,“单抗使用患者管理1.0版”主要关注患者输液和输液后的副反应管理。王刚教授说,而2.0版则在原先基础上增加关注了老人罹患共病的治疗和管理。他强调,随着现在使用单抗人群的逐渐增多,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老人同时发生卒中的风险。在黄浦区老年护理医院,王刚教授团队与张扬院长共同制作了就诊卡和手环。就诊卡上标明患者在使用单抗,以提醒接诊医生。患者如果突然出现脑卒中,到医疗机构的卒中中心就诊,医生只要一看到这个卡片就知道轻易不能溶栓,否则可能会引起脑出血,甚至危及生命。他介绍,戴在手上的手环也会有相关标注。在采访中,记者在潘先生爱人的手腕上看到了相关手环。(记者 陈静)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各地团组织引领青年参与为老服务
10月10日至31日,以“弘扬孝亲敬老美德 共建老年友好社会”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敬老月”活动顺利开展。弘扬孝亲敬老美德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各级共青团组织广泛动员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为老服务,通过“结对+接力”的方式,走近老年人群体,深入日常生活,服务实际需求,围绕生活照护、心理关怀、智慧助老、社会融入等方面,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为老志愿服务,为推进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动

0评论2025-11-091

多吃碱性食物瘦得快是真的吗
近日,网上流传“多吃碱性食物瘦得快”的说法,引发不少网友效仿,这是真的吗?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委员阮光锋表示,食物的酸碱性并非依据口感或pH值划分,而是依据其在人体内代谢后产生的物质残留来划分。一般来说,肉、蛋等高蛋白食物和米、面等高淀粉食物中含有较多硫、磷等元素,代谢后易生成酸性物质,因此属于酸性食物;蔬菜、水果、奶等食物中含较多钾、钙等矿物质,代谢产物

0评论2025-11-090

俄研制出新型骨骼修复材料
俄罗斯康德波罗的海联邦大学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可用于修复受损骨骼,加速植骨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研发用于修复受损骨组织的复合材料,使其性能最大程度接近人体骨骼,是当今医学研究领域的一大难题。康德波罗的海联邦大学研究人员在基于生物相容性聚合物材料聚醚醚酮生产的基质中,分别添加0.1%和1%羟基磷灰石(骨骼的主要矿物成分),形成一种2.5D支架复合材料。这种聚合物广泛应用于颅颌面外

0评论2025-11-090

医疗AI有了“评审员”!北京启动医疗人工智能应用评测服务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记者侠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进步,医疗AI正在加速向辅助医生、承担部分医生技术劳动的方向发展。如何确保医疗AI应用的规范安全有效,成为公众关注和行业关心的问题。日前,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设立医疗人工智能应用评测中心(以下称评测中心),旨在建立医疗AI评测的制度体系与规范标准,依托首都高水平医院和专家队伍、高质量医疗数据,验证医疗AI的临床辅助决策能力和效果,筑牢医疗人工智能

0评论2025-11-091

专家:“硬扛”流感有健康风险
安徽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唐继海7日在该省冬春季传染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说,流感与普通感冒有着本质区别,“得了流感扛一扛就过去”的做法是错误的,存在健康风险。 据唐继海介绍,流感与普通感冒在病原体、症状、传染性与传播速度、并发症等方面有所不同。 在传染性与传播速度方面,流感传染性强,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易在人群中暴发流行;普通感冒的传染性较弱,多为散发病例,传播范围和速度远低于流感。 在并发症方

0评论2025-11-084

咳嗽频发不止因受寒?专家提醒:调理脾胃成秋冬防咳关键
近期,我国多地迎来持续性降温天气。10月以来,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华北、华东等地降温幅度达4-6℃。伴随气温波动,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 据中国气象局10月31日新闻发布会披露,预计我国将在今年秋季后期进入拉尼娜状态,并可能持续至2026年初。受其影响,今年冬季气温“冷暖起伏大”,阶段性变化明显。国家卫生健康委也在近期发布会上提示,公众需注意气温骤降与昼夜温差对健康的影响。

0评论2025-1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