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常见局部红肿、化脓、结痂,少数伴随低热或淋巴结肿大,属于正常免疫反应。处理需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抓挠,2-3个月可自然愈合。
1.局部皮肤反应
接种后2-4周出现直径5-10mm的硬结,逐渐发展为红色丘疹,6-8周可能化脓形成小溃疡。这是疫苗激活免疫系统的典型表现,无需特殊处理。建议穿着宽松衣物,洗澡时避免用力擦洗,化脓期可用无菌纱布覆盖。
2.全身轻微反应
约5%新生儿可能出现37.5-38.5℃低热,通常持续1-2天自行消退。可增加哺乳频率帮助降温,体温超过38.5℃需就医。偶见腋下淋巴结轻度肿大,直径小于1cm且无痛感时无需干预。
3.异常反应识别
出现接种处溃疡直径超过1cm、长期不愈,或淋巴结肿大超过2cm伴红肿热痛,提示可能发生异常反应。局部皮肤紫癜、全身皮疹等过敏表现需立即儿科就诊。早产儿或免疫缺陷患儿接种后需加强监测。
4.护理要点
化脓期避免使用碘酒、酒精等消毒剂,可用生理盐水清洁。结痂后不要人为剥除,待其自然脱落。记录接种时间,3个月后复查疤痕形成情况。母乳喂养有助于增强疫苗免疫效果,接种后无需改变喂养方式。
卡介苗接种反应是建立结核免疫的必要过程,家长应掌握正确护理方法。保持观察记录,出现异常肿胀、持续高热等情况及时联系接种单位,绝大多数反应会在90天内完全消退。定期体检时主动告知医生接种史,便于评估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