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运动康复更普及 健康生活更安心

2025-04-14 10:00340people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多地探索以运动处方推进全民健康,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健康新模式。

  运动康复不仅解决运动中的损伤,也有助于人们进行健康管理,保持身体最佳状态。从面向专业运动员到服务寻常百姓,如今,运动康复正惠及越来越多人。

  及时干预运动员的伤病隐患,助力比赛训练

  近日,在2024—2025赛季世界七人制橄榄球系列赛新加坡站比赛中,中国女子橄榄球队获得第六名,取得世界系列赛参赛以来的最好成绩。备赛中,队伍的医疗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的手腕、肩部和腰部都有伤,尤其腰部总是隐隐作痛。专家团教了我几个动作,坚持练习几天后,疼痛缓解很多。”中国女橄队长闫美玲说。

  闫美玲提到的专家团,是指国家体育总局派出的医疗专家团。前段时间,中国女橄在海南万宁集训,国家体育总局“送医下队”,集结骨科、运动医学、康复医学等领域专家,针对运动员常见伤病开展干预,为队伍提供医疗保障和康复指导。

  队员陈灿在年初的一场比赛中与对手冲撞导致受伤,当时诊断她需要8周时间才能重返训练场。专家团对她的膝关节和踝关节进行诊疗后,制定了康复计划,不但缩短了她的恢复时间,也帮助她在康复期就能随队训练。

  “队伍近期参赛较多,队员积累了不少伤病。我们通过巡诊,对可能存在的隐患及时干预。”国家体育总局备战医疗专家、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医学科副主任王雪松说。队员王赵静此前没有肩部伤病,但专家组在摸排中发现她的肩关节活动度存在隐患,提醒她需加强肩部小肌肉群的锻炼以避免受伤。队员陈雨倩则被筛查出左腿肌肉力量弱于右腿,需要加强左膝周围肌肉力量训练,并在训练中佩戴护膝。

  为了应对不同的伤病情况,队伍将训练场分为4个区域。绿区的项目所有队员都可以参加,黄区进行轻度的跑步和对抗,红区跑动和激烈对抗较多,而黑区则是超过比赛强度的跑动和对抗。队员进入哪个分区训练,需要精确把握。

  “我们会根据专家巡诊意见进一步调整训练计划,提高针对性和精准性,以更完整和健康的阵容迎接接下来的比赛。”中国女橄领队王姝说。

  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运动能力,避免代偿损伤

  “保持这个角度”“坚持住”……在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康复治疗师王源洋正耐心地指导患者王曙光进行锻炼。

  35岁的王曙光参加拔河比赛时左膝前交叉韧带断裂,“当时一使劲儿,只听到膝盖‘啪’的一声,腿就动不了了。”

  接受韧带重建手术后,王曙光在医院进行康复治疗。每周三四次、每次1小时的手法治疗配合理疗仪器,再加上每天在家训练1小时,4周后,王曙光顺利摆脱拐杖。

  “术后第一时间就介入专业康复,患者也积极配合,通过练习屈膝、抬腿、足跟划船等动作扩大膝关节活动度。”王源洋介绍,“就像修车后需要进行调试,人体在手术后也需要康复指导才能恢复到最佳状态。运动康复就是通过合理锻炼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运动能力,避免走姿歪斜等代偿损伤。”

  然而,在王曙光畅想像以前一样健步如飞时,康复治疗遇到了瓶颈。进入步行训练时,他总把重心放到未受伤的右腿,导致走路打晃,稳定性很差,“下肢的每一次训练都觉得疼痛难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王源洋使用平衡评定训练仪,帮助王曙光找到重心不稳的原因,并通过仪器里配置的“扎气球”“射击”等游戏,帮助他调整身体重心。“你多做一点,就能改善一些;只要练,就有效。”王源洋的鼓励为王曙光带来信心。

  “每个患者的受伤情况不一样,康复过程也有很大差异,必须密切关注患者的变化,关注他们的感受,并及时调整康复方案。”王源洋说,“康复并非回到受伤前的状态,而是为身体打造更坚实的防御系统。”

  “春光正好,我现在可以跑步了。”王曙光心情愉快。王源洋马上叮嘱:“跑步时一定要注意运动前热身和运动后放松,谨防二次受伤。”

  越来越多学校培养应用型康复人才,打造服务平台

  “跟着你们的小程序锻炼了一段时间,我最近腿脚灵活多了,走得越来越快了!”前不久,上海体育大学运动健康学院运动康复专业硕士研究生贾璐宁收到了市民沈阿姨的感谢。

  沈阿姨使用的小程序叫“AI康复师”,由贾璐宁所在的课题组研发,专为老年人群体提供运动康复指导。使用者在小程序里输入身体数据和病情资料,就能获得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和训练计划,再配合居家康复、社区康复、志愿者回访等形式,形成完整的支持体系。

  起初,推广小程序的时候,课题组遇到了很多困难:“不会用小程序,太麻烦了。”“AI的建议谁敢听?”

  如何打消顾虑?课题组改变思路,将“人工智能评估”等文字指令改为“拍一段走路视频”等简单易懂的话语。大家走进社区,耐心讲解指导,让老年人群体感受运动康复的作用、科技带来的便利。

  如今,“AI康复师”已服务近4万名老年人。“我们希望将项目推广到更多地区,让更多人动起来、更健康。”贾璐宁说。

  上海体育大学运动健康学院党委副书记严芳介绍,近年来,学校整合体育学等多学科资源,搭建科技赋能、专业支撑、服务下沉的实践育人平台,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精神和能力。

  上海上体伤骨科医院科室里,一堂生动的康复动作指导课正在进行。

  “等速肌力训练中,患者所遇到的阻力是一种顺应性阻力,当肌力较弱时,等速仪器提供的阻力相应减少,安全性较好。”上海体育大学2023级运动康复专业本科生华雯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使用康复器械。

  几年前,华雯雯经历了白血病骨髓移植手术,术后连走路都吃力,通过运动康复治疗,她又能奔跑起来了。“身体指标的恢复靠手术、吃药和卧床休养,但运动能力的恢复需要专业的康复指导。”华雯雯说。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替别人撑把伞。2023年,华雯雯参加高考,考入上海体育大学。“运动是良医,专业的运动康复不仅能帮助患者修复身体创伤,更能点燃他们的信心,重拾生活的希望。”华雯雯说。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培养运动健康类特色复合应用型人才,为建设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贡献力量。”上海体育大学运动健康学院副院长王琳说。

  (王翔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14日 16 版)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可注射天线为医疗植入物安全供电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可注射天线,仅沙粒大小,能够为植入人体深部组织的医疗器件,如心脏病患者的起搏器、癫痫或帕金森病患者的神经调节器等提供无线电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IEEE天线与传播学报》10月刊。 团队表示,这种微型天线无需电池,可通过针头植入体内,从而避免大型外科手术,是实现深部组织植入器件微型化的重要突破。 目前,深部组织植入器件通常依赖两种

0评论2025-11-051

微重力条件下打印出人体肌肉组织
科技日报北京11月4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发表在新一期《科学进展》上的一项研究,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团队在模拟太空微重力的条件下,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结构精确的人体肌肉组织。这种高保真度的组织模型对于研究疾病机制、测试新药至关重要,也为太空生物制造和人类健康研究开辟了新路径。 宇航员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中长期驻留时,身体会面临肌肉急剧萎缩等严峻挑战。为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并保护未来深空探索者,科学家

0评论2025-11-051

“窜稀饮品”成营销风潮 “瘦身”还是“伤身”
“不是真的需要,不要购买!因为真的会窜!”“买杯饮料给我那么多纸巾干什么,直到喝完连跑4趟厕所……”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发现,社交媒体上掀起一阵饮品“窜稀营销”风潮。在不少博主的推荐视频中,买饮品时,店员会附赠厚厚一叠纸巾,并加上一句,“你一会儿就知道了。”“窜稀”“新型泻药”等标签,俨然成了这些饮品的新卖点。记者随后走访了北京市多家饮品店、超市与便利店,发现这类打着“轻体”“畅通”旗号,暗示

0评论2025-11-050

血管、淋巴系统医疗服务价格立项指南发布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记者彭韵佳)血管、淋巴系统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生命循环系统。国家医保局11月4日发布《血管、淋巴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将原有血管、淋巴系统价格项目规范整合为116项,另有加收项9项、扩展项1项。 国家组织编制立项指南,统一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为的是让价格项目更好计价、更好执行、更好评价,更能适应临床诊疗和价格管理需要。 此次立项根据血管差异,分类

0评论2025-11-054

“外摆一米线”里的善治(暖闻热评)
【事件】商户线上提交促销方案和场地照片,通过审批就能在商铺门口外摆经营;若方案不合适,城管部门还会帮忙调整,建议不影响安全、不堵塞交通的外摆地点……江苏宿迁出台城市精细管理工作方案,明确合理规划“潮汐式便民摊点”、推行包容“外摆一米线”,以精细治理守护城市烟火气。  【点评】  包容“外摆一米线”,是指在保证安全畅通、不妨碍市容的前提下,允许沿街商户在门线外适当范围内展示商品。这一暖心举措,既满足

0评论2025-1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