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甲型流感需及时就医确诊,采取抗病毒治疗、对症护理和家庭防护相结合的方式。早期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药物可缩短病程,发热超过38.5℃需服用退烧药,同时保持室内通风和隔离措施。

1. 抗病毒药物治疗
确诊后48小时内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效果最佳。奥司他韦颗粒剂适合1岁以上儿童,每日2次连用5天;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适用于7岁以上患儿;帕拉米韦注射液用于重症病例静脉给药。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2. 症状管理方案
体温38.5℃以上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两次用药间隔至少4小时。鼻塞可用生理盐水喷鼻,咳嗽剧烈时服用右美沙芬糖浆。注意补充电解质水预防脱水,每日饮水量应为平时1.5倍。合并细菌感染时需加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

3. 家庭护理要点
患儿单独使用餐具毛巾,房间每日开窗通风3次。饮食选择小米粥、蒸蛋等易消化食物,避免油腻辛辣。体温监测每4小时一次,出现呼吸急促、嗜睡等症状立即复诊。家庭成员接触后需用含氯消毒液洗手。
4. 预防传播措施
确诊儿童应居家隔离至退热后24小时。学校班级出现3例以上病例时可申请停课。接种三价流感疫苗是最有效预防手段,建议每年10-11月完成接种。流行季节避免带孩子去密闭公共场所,外出佩戴口罩。

甲型流感对儿童存在较高并发症风险,及时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和呼吸情况,恢复期仍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日常加强营养和体育锻炼能提升抵抗力,流感季前2周接种疫苗可获得最佳保护效果。
“中国造”与“中国购”何以同火(评论员观察)
中国好物圈粉海外的方式,越来越多了。今年夏天,中国厂家创新生产的移动分体式空调,安装简单、不用打孔,既契合建筑保护需要,又引领环保节能潮流,让许多原本并不热衷于买空调的欧洲人提高了购买意愿。除了价格实惠、品类齐全,如今的中国制造还常常有意想不到的创新。最近,一位美国博主为父亲送上一顶中国制造的太阳能风扇帽,作为父亲节礼物,正在户外烧烤的父亲戴上帽子后开心得手舞足蹈起来。视频发布后在社交平台爆火,助
0评论2025-08-294
3D打印神经支架可用于修复脊髓损伤
科技日报北京8月28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研究团队首次展示了一种突破性方法,将3D打印、干细胞生物学与实验室培养组织技术融合在一起,为修复脊髓损伤带来了新希望。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先进医疗保健材料》。
据美国国家脊髓损伤统计中心数据,该国有超过30万人患脊髓损伤,目前尚无有效手段完全逆转由此导致的神经功能损伤和瘫痪。治疗的主要障碍在于损伤后神经细胞的死亡以及神经纤维难以跨
0评论2025-08-293
医保影像云数据共享路径建设再提速
本报北京8月28日电 (记者孙秀艳)为加快推动医疗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国家医保局全力推进全国统一的医保影像云数据共享路径建设。国家医保局信息显示,在各地医保部门的积极响应和高效协同下,医保影像云数据共享路径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 截至2025年8月20日,全国已有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西藏、陕西、青海、宁夏、新疆共2
0评论2025-08-292
更多医疗机构将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
本报北京电(李洋雪)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残联近日印发《关于开展残疾人友好医疗机构建设的意见》,要求更多医疗机构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切实改善残疾人就医体验。 意见明确,医疗机构要设置符合标准的无障碍标识、无障碍停车位(含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设立低位服务窗口,设置无障碍卫生间。挂号、叫号、缴费等自助公共服务终端设备,具备语音、大字等无障碍功能,或保留现场指导、人工办理等传统服务方式。 意见鼓励医疗
0评论2025-08-293
让呼救者得到更快更专业救治(民生改善在身边)
“你好,广州120,是需要救护车吗?” 一天上午9时39分,广州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调度员梁雯婷接到了一通特殊的来电。在13秒的通话时间里,电话那头迟迟没有人说话,多次耐心询问也没有回复。“是误拨电话,还是有紧急情况?”梁雯婷内心正疑惑,电话断线了。 梁雯婷立即回拨,多次回拨后,电话再次接通,这次,听筒里传来AI语音播报的声音,反复说道:“你好,我是一名聋哑骑手”“你好,我是聋哑人”。梁雯婷的心
0评论2025-08-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