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经常憋尿有什么影响会有什么危害

2025-04-14 15:01400bh

经常憋尿可能导致膀胱功能受损、尿路感染、肾脏损伤等问题,严重时甚至影响整体健康。改善憋尿习惯、及时排尿、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是预防和缓解危害的关键。

1.膀胱功能受损

长期憋尿会使膀胱壁过度拉伸,导致膀胱肌肉松弛,影响其正常收缩功能。膀胱容量逐渐增大,但排空能力下降,容易出现尿不尽、尿频、尿急等症状。建议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避免长时间憋尿,尤其是工作或学习时,可以设置提醒,每隔2-3小时排尿一次。

2.尿路感染

憋尿时,尿液在膀胱内滞留时间过长,细菌容易繁殖,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常见的症状包括尿痛、尿频、尿急,严重时可能引发膀胱炎或肾盂肾炎。预防尿路感染,除了及时排尿外,还要多喝水,每天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帮助冲刷尿道,减少细菌滋生。

3.肾脏损伤

长期憋尿可能导致尿液反流,增加肾脏负担,甚至引发肾积水或肾功能损害。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一旦受损,可能影响全身健康。保护肾脏健康,除了避免憋尿,还要注意饮食,减少高盐、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纤维的蔬菜和水果。

4.心理压力

憋尿不仅影响生理健康,还可能带来心理压力。长时间憋尿会让人感到焦虑、烦躁,甚至影响工作和生活效率。建议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减少憋尿的机会,例如在出门前、开会前提前排尿,避免因环境限制而憋尿。

5.其他健康问题

憋尿还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如血压升高、盆腔疼痛等。尤其是老年人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更应注意避免憋尿,以免加重病情。对于有憋尿习惯的人,可以通过锻炼盆底肌肉来增强膀胱控制能力,例如凯格尔运动,每天练习10-15分钟。

经常憋尿对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从膀胱功能到肾脏健康,甚至心理状态都可能受到影响。改善憋尿习惯、及时排尿、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是预防和缓解这些危害的关键。如果已经出现尿路感染、肾脏损伤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积极的态度,可以有效减少憋尿带来的健康风险。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秋风起 花粉飞 谨防鼻炎闹
告别暑热,北京迎来了秋高气爽的金秋时节。然而,对于不少市民来说,秋天却意味着另一个烦恼的开始——过敏性鼻炎。鼻痒、鼻塞、狂打喷嚏、鼻涕流个不停,有的人还伴有眼睛痒、喉咙痒等症状,这些可能都是花粉这一“元凶”在作祟。 今天,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卫生所的专家就来跟大家分享秋季花粉“防御指南”。 看天出行 根据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最新花粉监测预报,入秋后,菊科蒿属、藜科、桑科等植物进入盛花期,花粉随

0评论2025-09-080

“冻结”关键分子可阻止脑癌细胞扩散
英国剑桥大学研究团队发现,“冻结”大脑中的关键分子——透明质酸,可有效阻止脑癌细胞扩散。这一成果有望为脑癌治疗提供新方向,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皇家学会开放科学》杂志。 透明质酸是一种糖状聚合物,构成了大脑中大部分支持结构。团队发现,癌细胞正是借助这种分子的柔韧性,才能附着于其他癌细胞表面的受体,进而触发扩散机制。若将透明质酸“冻结”在原位、限制其灵活性,便可使癌细胞停止移动、无法侵入周围组

0评论2025-09-080

“AI副驾”大幅提升脑机接口系统操控力
最新一期《自然·机器智能》发表的一项神经科学研究称,一个由人工智能(AI)担任“副驾”来共享操控的脑机接口系统,能以解读意图和辅助行动的方式,让瘫痪人士更好地完成任务。测试中,在移动计算机光标或操作机械臂这类任务中,受试者的操控力得到大幅提升。 脑机接口技术能让用户利用脑信号操控装置,但目前该技术时常会出现不准确也不可靠的情况。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团队此次研发了一个非侵入性脑机接口系统。该系

0评论2025-09-080

让患者用得起、用得上(专家点评)
近年来,我国创新药发展速度加快,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在创新药中,与传统小分子药相比,生物药品发展势头更迅猛。国内生物药品企业在免疫肿瘤药品、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抗体药物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产业发展,政策要跟上。自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以来,我国医药产业逐步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审评审批积压、创新药上市滞后等问题逐步解决。去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0评论2025-09-080

脑机接口“接”入现实要多久
瘫痪患者用意念操控机械臂喝水,玩家通过脑电波玩电子游戏……曾经科幻电影里的“意念控制”桥段,如今正逐渐走进现实。这背后都源于脑机接口技术的不断突破。脑机接口,顾名思义,是在人脑与机器之间建立信息通道,实现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的协同交互。“这项技术具备显著的创新性、交叉性与前沿性,是推动多学科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在精准医疗、智能交互、人机融合等前沿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脑机接口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文宇表

0评论2025-09-080

农村养老普惠是基础提质是方向
编辑部: 前不久,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养老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健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推动农村养老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 当前,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仍面临收入有限、照料缺位等问题。一方面,一些老人面临着要么费用过高承担不起,要么服务不到位不愿入住的尴尬。另一方面,部分机构为了维持生存,不得不压低收费、减少护工,导致专业人才流失,服务质量下降,更难留住老人。 解

0评论2025-09-080

钟南山:公民科学素质是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体现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6日在广州表示,公民科学素质是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体现,将推动更多领域的科普与科研融合,让科学知识成为公众应对健康问题的有力工具。 2025南山科普大会当天在广州举行。该大会已连续举办3年,设置论坛、主题展览和系列科普活动等,聚焦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生物医药创新、公共卫生安全等议题,旨在打造全国首个以“全民科普+健康产业”为核心的交流平台。 中国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已于9月1日启动。

0评论2025-09-080

打开商圈消费新空间
在重庆江北区观音桥商圈,曾经道路破损、墙面老旧的后街小巷,如今迎来了华丽蜕变。前不久,重庆江北区观音桥洋河星光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首开区项目顺利竣工,崭新亮相的“洋河里”街区里,道路宽敞整洁,垃圾站等公共设施齐全,众多业态新颖的店铺集聚,吸引不少市民和游客前来拍照打卡、品尝美食。 伴随着“洋河里”街区改造升级,不少老商户也对店招店牌和店内空间场景进行了更新重塑,以更加时尚多彩的面貌展现在消费者眼前

0评论2025-09-074

少睡反而更“清醒”?不一定!
“凌晨三点的城市,才是真正属于奋斗者的时刻”“每天只睡四小时,我的效率反而翻倍”“那些成功人士,谁不是用睡眠时间换来的成就?”社交媒体上,一些人声称长期只睡3~4个小时,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清醒感与高效状态。 这种令人费解的“亢奋”,究竟是潜能的爆发,还是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 对大多数人来说,“少睡高效”是一种生理假象 社交媒体上流传着一种“成功人士少睡论”,但神经科学证据表明,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

0评论2025-09-074

白露后天气转凉 这个节气养生要注意哪些要点?
今天(7日)迎来白露节气。白露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 与刚刚过去的处暑相比 白露后昼夜温差进一步加大 寒意渐生 这个节气需要注意什么呢? 白露过后,昼夜温差增大,气温变化频繁,这个时候,应特别关注腹部与足部的保暖。腹部受凉易引发肠胃不适,选择透气保暖的鞋袜,则有助于维持身体整体的温热平衡。 夜间睡眠时,需要盖好被褥,避免受凉; 建议采用分层穿搭方式,以便根据时段和体感及时调整衣物。 中国中医科学院

0评论2025-0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