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发炎主要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常见诱因包括免疫力下降、环境刺激和邻近器官感染。及时休息、抗生素治疗和局部护理可缓解症状。
1. 感染因素
扁桃体发炎约70%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EB病毒、腺病毒等也是常见病原体。病毒性感染多伴随流涕、咳嗽等感冒症状,细菌性感染常见高热、咽痛剧烈。通过咽拭子培养可明确病原体类型。
2. 免疫力降低
熬夜、压力大或营养不良会导致免疫功能暂时性下降。儿童因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全更易发病,成人连续工作超过12小时风险增加2.3倍。保证每日7小时睡眠,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有助于增强防御能力。
3. 环境刺激
长期处于干燥、粉尘多的环境会损伤咽部黏膜屏障。冬季暖气房湿度低于30%时,建议使用加湿器维持50%左右湿度。吸烟者发病率是非吸烟者的4倍,二手烟暴露同样需要避免。
4. 邻近病灶蔓延
鼻窦炎分泌物倒流、龋齿感染都可能波及扁桃体。反复发作的牙龈炎患者应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急性鼻窦炎需及时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数据显示30%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合并有鼻部疾病。
治疗方法分为三种:
药物方面,细菌感染可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肟或克林霉素,疗程7-10天。病毒感染则选择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配合布洛芬退热。含漱生理盐水或氯己定漱口水能减轻局部肿胀。
生活护理要保证每日2000ml温水摄入,室温维持在22-24℃。推荐食用百合银耳羹、蒸梨等润肺食物,避免辛辣刺激。用40℃温毛巾外敷颈部15分钟,每日3次可促进血液循环。
手术指征包括每年发作超过5次、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等情况。低温等离子消融术适合儿童,恢复期约2周;成人可考虑扁桃体被膜外剥离术,需住院3-5天。术后流质饮食需维持10天。
持续发热超过3天或出现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反复发炎可能诱发肾炎、风湿热等并发症,建议每年发作3次以上者进行抗O抗体检测。保持口腔卫生、加强锻炼是预防关键,流感季前接种疫苗能降低40%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