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脑动脉粥样硬化 出现五大症状要警惕

2025-04-27 09:00340bh

脑动脉粥样硬化的五大警示症状包括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言语障碍和视力模糊,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涉及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治疗需结合药物控制、生活方式调整及定期监测。

1.头晕头痛

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脑部供血不足引发持续性头晕或搏动性头痛。典型表现为晨起后枕部胀痛,伴随颈部僵硬感。建议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日常避免突然起身或过度转头。

2.记忆力减退

海马体供血不足造成近事遗忘,患者常出现忘记近期对话内容、重复提问等情况。认知功能评估显示执行功能下降,可通过银杏叶提取物改善微循环,配合数字记忆训练延缓进展。

3.肢体麻木

单侧肢体感觉异常是常见征兆,多从手指或足趾开始蔓延,检查可见本体感觉减退。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预防血栓,针灸治疗选取百会、足三里等穴位促进神经修复。

4.言语障碍

大脑语言中枢缺血导致表达性失语,表现为找词困难、语句不连贯。语言康复训练需每天进行30分钟,药物选择尼莫地平扩张脑血管,同时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

5.视力模糊

短暂性黑朦或视物变形提示眼动脉受累,眼底检查可见动脉变细、反光增强。除服用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外,建议补充叶黄素保护视网膜,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

脑动脉粥样硬化症状进展往往提示斑块不稳定,颈动脉超声和头颈部CTA是必要检查手段。确诊患者需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饮食采用地中海模式,每日摄入25克坚果和500克深色蔬菜。出现症状加重或突发意识改变应立即呼叫急救,血管狭窄超过70%需评估支架手术指征。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秋消费新意浓
从月饼口味推陈出新、文化创意赋能老字号,再到消费场景不断创新,今年的中秋消费市场呈现出浓浓新意。中秋佳节的主角之一——月饼,正在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既有老字号的文化赋能,也有文创品牌的创新表达。在山西省太原市的山西会馆,游客郑晓奇对店里现烤的五仁月饼赞不绝口:“刚出炉的月饼,酥软又热乎!”传统馅料主打新鲜出炉,保持了最纯粹的风味和口感,吸引着追求经典口味的消费者。与此同时,新口味顺应中式养生

0评论2025-10-070

省际交界游爆火 边缘城市如何变身假期顶流?
“高铁串起两省山水,在浙江看江山江郎山风貌后,再到江西品上饶望仙谷仙侠氛围,这样的跨省旅行既新鲜又方便。”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浙江宁波游客谢培带着家人踏上“浙赣边际游”线路,第一站便选择了衢州江山的江郎山。他翻开手机里的相册笑着说:“以前觉得省界地区偏远,现在交通方便了,反而成了深度游的特色。”假期期间,像谢培一样选择“跨省串游”的游客不在少数。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浙江与江西、福建、安徽交界的

0评论2025-10-071

“十一”假期“谷子经济”备受青睐 撬动年轻消费市场
“虚拟世界的人物化为徽章、玩偶等‘谷子’,变成现实中的‘朋友’给我很多陪伴和快乐,我愿意为这种情绪体验买单。”10月4日,“谷子”爱好者李布丁在河南省会郑州一家商场里与朋友相约“吃谷”。“谷子”源于英文“goods”(商品)的音译,主要指漫画、动画、游戏等IP衍生的周边商品,包括盲盒、“吧唧”(徽章)和卡片等。近年来,“谷子经济”成为消费新热点。今年“十一”假期,郑州大上海商场的“谷子”店内人潮涌

0评论2025-10-071

中秋佳节,月饼这样吃更健康
中秋佳节来临,象征着团圆的月饼是时令美食。吃月饼时搭配什么食物对身体更为有益?“无糖月饼”能多吃吗?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介绍,月饼往往热量不低,一个60克左右的月饼,其热量就堪比一碗米饭。因此,选择月饼时可仔细查看营养成分表,挑选热量较低的月饼,同时控制食用量。此外,吃完月饼要进行适量运动,帮助消化。“无糖月饼”是否更健康?于康说,所谓的“无糖月饼”实际上只是没有额外添加蔗糖,并不意味着

0评论2025-10-070

中国北方局地将降温10℃以上 南方多地高温持续
中央气象台6日预计,7日至9日,新一股冷空气登场,东北、华北、黄淮等地将先后有大风降温天气,气温将下降4℃至8℃,局地降温10℃以上。而中国南方多地未来一周高温天气持续。监测显示,在冷空气和阴雨影响下,5日,西北和东北部分地区降温明显,局地降温达14℃至16℃。中央气象台预计,7日至9日,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华北、黄淮等地先后有4级至5级风,阵风7级至8级,内蒙古东北部局地阵风9级;气温先后下

0评论2025-10-070

“鸡排哥”“炒粉哥”接连走红,“情绪价值”成假日文旅新密码
“‘鸡排哥’走红后,‘炒粉哥’又火了?” 国庆前夕,一位在江西景德镇卖炸鸡排的摊主意外走红,被网友亲切地称为“鸡排哥”。与此同时,河南济源一位炒粉摊主的暖心故事也迅速在网络发酵,同样掀起文旅市场的关注热潮。 两位看似不搭界的“普通人”,为何能先后成为国庆假期里的“顶流”?这背后,正透露出当下文旅消费的新密码。 “鸡排哥”李俊永正在为食客炸制鸡排。记者 李韵涵 摄 “鸡排哥”为啥这么红? “鸡排免费

0评论2025-1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