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肚脐眼的右边疼是什么部位

2025-05-01 11:02270bh

肚脐眼右侧疼痛可能涉及盲肠、升结肠、右侧输尿管或女性右侧卵巢等器官,常见原因包括阑尾炎、肠痉挛、泌尿系结石或妇科疾病。需结合疼痛性质、伴随症状及医学检查综合判断。

1. 阑尾炎

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初期疼痛位于脐周,后固定于麦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处)。伴随发热、恶心呕吐时需急诊处理。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升高,超声或CT可确诊。急性发作需手术切除,可选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或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2. 肠功能紊乱

肠道痉挛或肠易激综合征可引发阵发性绞痛,常与饮食不当、受凉相关。热敷腹部可缓解症状,建议服用匹维溴铵等解痉药,配合双歧杆菌调节菌群。饮食避免豆类、洋葱等产气食物,选择小米粥、蒸苹果等易消化饮食。

3. 泌尿系统病变

右侧输尿管结石产生刀割样剧痛,向会阴部放射,伴血尿、尿频。超声检查可发现结石,小于6mm的结石可通过多饮水、口服坦索罗辛促进排出。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7-20mm结石,大于20mm需输尿管镜取石。每日饮水量应达2000ml以上。

4. 妇科疾病

女性右侧附件区疼痛需排查卵巢囊肿蒂扭转、异位妊娠或盆腔炎。经阴道超声能明确诊断,急腹症需腹腔镜探查。慢性盆腔炎可进行微波理疗,服用金刚藤胶囊,经期避免剧烈运动。

持续疼痛超过6小时、出现发热或便血需立即就医。日常注意记录疼痛发作时间与饮食关联,体检建议包含腹部触诊、尿常规及肿瘤标志物检测。保持规律排便习惯,避免久坐压迫右侧腹部。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各地团组织引领青年参与为老服务
10月10日至31日,以“弘扬孝亲敬老美德 共建老年友好社会”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敬老月”活动顺利开展。弘扬孝亲敬老美德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各级共青团组织广泛动员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为老服务,通过“结对+接力”的方式,走近老年人群体,深入日常生活,服务实际需求,围绕生活照护、心理关怀、智慧助老、社会融入等方面,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为老志愿服务,为推进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动

0评论2025-11-094

多吃碱性食物瘦得快是真的吗
近日,网上流传“多吃碱性食物瘦得快”的说法,引发不少网友效仿,这是真的吗?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委员阮光锋表示,食物的酸碱性并非依据口感或pH值划分,而是依据其在人体内代谢后产生的物质残留来划分。一般来说,肉、蛋等高蛋白食物和米、面等高淀粉食物中含有较多硫、磷等元素,代谢后易生成酸性物质,因此属于酸性食物;蔬菜、水果、奶等食物中含较多钾、钙等矿物质,代谢产物

0评论2025-11-090

俄研制出新型骨骼修复材料
俄罗斯康德波罗的海联邦大学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可用于修复受损骨骼,加速植骨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研发用于修复受损骨组织的复合材料,使其性能最大程度接近人体骨骼,是当今医学研究领域的一大难题。康德波罗的海联邦大学研究人员在基于生物相容性聚合物材料聚醚醚酮生产的基质中,分别添加0.1%和1%羟基磷灰石(骨骼的主要矿物成分),形成一种2.5D支架复合材料。这种聚合物广泛应用于颅颌面外

0评论2025-11-090

医疗AI有了“评审员”!北京启动医疗人工智能应用评测服务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记者侠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进步,医疗AI正在加速向辅助医生、承担部分医生技术劳动的方向发展。如何确保医疗AI应用的规范安全有效,成为公众关注和行业关心的问题。日前,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设立医疗人工智能应用评测中心(以下称评测中心),旨在建立医疗AI评测的制度体系与规范标准,依托首都高水平医院和专家队伍、高质量医疗数据,验证医疗AI的临床辅助决策能力和效果,筑牢医疗人工智能

0评论2025-11-092

专家:“硬扛”流感有健康风险
安徽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唐继海7日在该省冬春季传染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说,流感与普通感冒有着本质区别,“得了流感扛一扛就过去”的做法是错误的,存在健康风险。 据唐继海介绍,流感与普通感冒在病原体、症状、传染性与传播速度、并发症等方面有所不同。 在传染性与传播速度方面,流感传染性强,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易在人群中暴发流行;普通感冒的传染性较弱,多为散发病例,传播范围和速度远低于流感。 在并发症方

0评论2025-11-084

咳嗽频发不止因受寒?专家提醒:调理脾胃成秋冬防咳关键
近期,我国多地迎来持续性降温天气。10月以来,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华北、华东等地降温幅度达4-6℃。伴随气温波动,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 据中国气象局10月31日新闻发布会披露,预计我国将在今年秋季后期进入拉尼娜状态,并可能持续至2026年初。受其影响,今年冬季气温“冷暖起伏大”,阶段性变化明显。国家卫生健康委也在近期发布会上提示,公众需注意气温骤降与昼夜温差对健康的影响。

0评论2025-11-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