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磁共振检查腰间盘需要脱裤子吗

2025-05-01 11:02810bh

磁共振检查腰间盘通常不需要脱裤子,但需去除金属物品。检查时穿着无金属配件的宽松衣物即可,医院可能提供专用检查服。具体操作需遵循影像科医生指导。

1. 磁共振检查原理与衣物要求

磁共振成像(MRI)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生成图像,任何金属物品都会干扰磁场安全。检查腰部时,金属纽扣、拉链或皮带扣可能产生伪影,但普通棉质内衣不含金属则无需更换。部分医院要求换上一次性检查服,主要考虑患者衣物可能残留金属碎屑。

2. 不同医疗机构的操作差异

三甲医院通常配备更衣室和专用服装,可能要求更换全套检查服。私立影像中心可能仅要求去除外裤金属配件。特殊情况下,如患者穿着含金属线的塑身衣或针灸贴片,则需完全更换衣物。检查前护士会进行金属探测器扫描确认安全性。

3. 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患者可提前准备纯棉运动裤或睡裤备用。带有松紧带的裤子比系带款更便于穿脱,避免检查中移位。若需保留内裤,应选择无金属装饰的纯棉款式。糖尿病患者需提前告知医护人员胰岛素泵等植入装置情况。

4. 特殊人群的处理方式

孕妇进行腰椎MRI时,医院会提供铅防护服覆盖腹部。儿童可能需家长协助更换专用连体服。肥胖患者可提前预约大号检查服。对于行动不便者,部分医院允许在轮椅上完成更衣,但需确保轮椅不含金属部件。

磁共振检查的衣物要求以安全性和图像质量为标准,腰间盘检查重点在于去除腰部区域的金属干扰物。检查前详细阅读医院提供的注意事项清单,主动告知体内是否有金属植入物。若对检查流程存在疑虑,可提前电话咨询影像科室,避免当日因衣物问题延误检查。实际检查过程中,技术人员会再次确认衣物符合安全规范。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秋消费新意浓
从月饼口味推陈出新、文化创意赋能老字号,再到消费场景不断创新,今年的中秋消费市场呈现出浓浓新意。中秋佳节的主角之一——月饼,正在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既有老字号的文化赋能,也有文创品牌的创新表达。在山西省太原市的山西会馆,游客郑晓奇对店里现烤的五仁月饼赞不绝口:“刚出炉的月饼,酥软又热乎!”传统馅料主打新鲜出炉,保持了最纯粹的风味和口感,吸引着追求经典口味的消费者。与此同时,新口味顺应中式养生

0评论2025-10-074

省际交界游爆火 边缘城市如何变身假期顶流?
“高铁串起两省山水,在浙江看江山江郎山风貌后,再到江西品上饶望仙谷仙侠氛围,这样的跨省旅行既新鲜又方便。”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浙江宁波游客谢培带着家人踏上“浙赣边际游”线路,第一站便选择了衢州江山的江郎山。他翻开手机里的相册笑着说:“以前觉得省界地区偏远,现在交通方便了,反而成了深度游的特色。”假期期间,像谢培一样选择“跨省串游”的游客不在少数。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浙江与江西、福建、安徽交界的

0评论2025-10-072

“十一”假期“谷子经济”备受青睐 撬动年轻消费市场
“虚拟世界的人物化为徽章、玩偶等‘谷子’,变成现实中的‘朋友’给我很多陪伴和快乐,我愿意为这种情绪体验买单。”10月4日,“谷子”爱好者李布丁在河南省会郑州一家商场里与朋友相约“吃谷”。“谷子”源于英文“goods”(商品)的音译,主要指漫画、动画、游戏等IP衍生的周边商品,包括盲盒、“吧唧”(徽章)和卡片等。近年来,“谷子经济”成为消费新热点。今年“十一”假期,郑州大上海商场的“谷子”店内人潮涌

0评论2025-10-074

中秋佳节,月饼这样吃更健康
中秋佳节来临,象征着团圆的月饼是时令美食。吃月饼时搭配什么食物对身体更为有益?“无糖月饼”能多吃吗?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介绍,月饼往往热量不低,一个60克左右的月饼,其热量就堪比一碗米饭。因此,选择月饼时可仔细查看营养成分表,挑选热量较低的月饼,同时控制食用量。此外,吃完月饼要进行适量运动,帮助消化。“无糖月饼”是否更健康?于康说,所谓的“无糖月饼”实际上只是没有额外添加蔗糖,并不意味着

0评论2025-10-074

中国北方局地将降温10℃以上 南方多地高温持续
中央气象台6日预计,7日至9日,新一股冷空气登场,东北、华北、黄淮等地将先后有大风降温天气,气温将下降4℃至8℃,局地降温10℃以上。而中国南方多地未来一周高温天气持续。监测显示,在冷空气和阴雨影响下,5日,西北和东北部分地区降温明显,局地降温达14℃至16℃。中央气象台预计,7日至9日,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华北、黄淮等地先后有4级至5级风,阵风7级至8级,内蒙古东北部局地阵风9级;气温先后下

0评论2025-10-074

“鸡排哥”“炒粉哥”接连走红,“情绪价值”成假日文旅新密码
“‘鸡排哥’走红后,‘炒粉哥’又火了?” 国庆前夕,一位在江西景德镇卖炸鸡排的摊主意外走红,被网友亲切地称为“鸡排哥”。与此同时,河南济源一位炒粉摊主的暖心故事也迅速在网络发酵,同样掀起文旅市场的关注热潮。 两位看似不搭界的“普通人”,为何能先后成为国庆假期里的“顶流”?这背后,正透露出当下文旅消费的新密码。 “鸡排哥”李俊永正在为食客炸制鸡排。记者 李韵涵 摄 “鸡排哥”为啥这么红? “鸡排免费

0评论2025-1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