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全身代谢减慢疾病,典型症状包括疲劳、怕冷、体重增加和记忆力减退。治疗需通过药物替代、饮食调整和定期监测共同管理。

1. 甲减的核心病因涉及多因素。遗传因素中桥本甲状腺炎占自身免疫性甲减的90%,存在家族聚集倾向。环境因素包括碘摄入过量或不足、辐射暴露及某些药物干扰。生理性因素多见于女性,妊娠期甲状腺炎发病率达5%-10%。外伤或手术切除甲状腺组织直接导致激素分泌减少。病理因素从亚临床甲减进展为临床甲减,严重者可引发粘液性水肿昏迷。
2. 临床表现呈现系统性特征。代谢方面表现为基础体温低于36℃,即使夏季也需穿厚衣。神经精神症状包含注意力涣散、抑郁倾向,部分患者脑雾症状明显。心血管系统可见心率低于60次/分,20%患者伴随高胆固醇血症。皮肤改变具有典型性,呈现蜡黄干燥,眼睑和手足出现非凹陷性水肿。消化系统症状以顽固性便秘为主,胃排空时间延长至6-8小时。

3. 药物治疗方案需个体化制定。左甲状腺素钠是金标准药物,初始剂量25-50μg/天,老年患者从12.5μg起始。甲状腺片适用于经济困难患者,但需监测T3波动。联合硒酵母制剂可降低桥本患者抗体滴度。药物调整期间每6周检测TSH,稳定期每年复查2次。清晨空腹服药,与钙剂间隔4小时以上。
4. 饮食管理着重营养平衡。每日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不超过5g,避免诱发甲亢危象。十字花科蔬菜煮熟食用,减少硫苷化合物干扰。优质蛋白质摄入维持在1.2-1.5g/kg体重,改善肌肉分解。贫血患者补充猪肝、菠菜等富铁食物,与甲状腺药物错开3小时服用。
5. 运动康复采用阶梯式方案。初期以八段锦、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为主,每周3次每次20分钟。中期加入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心率控制在(220-年龄)×50%强度。恢复期可尝试抗阻训练,重点锻炼核心肌群,改善基础代谢率。运动前后监测脉搏,超过静息心率30次需立即停止。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需要终身管理,规范治疗可使生活质量接近正常人。出现嗜睡、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育龄期女性孕前应将TSH控制在2.5mIU/L以下,避免影响胎儿神经发育。定期进行骨密度和心脏超声检查,预防远期并发症发生。
各地团组织引领青年参与为老服务
10月10日至31日,以“弘扬孝亲敬老美德 共建老年友好社会”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敬老月”活动顺利开展。弘扬孝亲敬老美德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各级共青团组织广泛动员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为老服务,通过“结对+接力”的方式,走近老年人群体,深入日常生活,服务实际需求,围绕生活照护、心理关怀、智慧助老、社会融入等方面,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为老志愿服务,为推进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动
0评论2025-11-090
多吃碱性食物瘦得快是真的吗
近日,网上流传“多吃碱性食物瘦得快”的说法,引发不少网友效仿,这是真的吗?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委员阮光锋表示,食物的酸碱性并非依据口感或pH值划分,而是依据其在人体内代谢后产生的物质残留来划分。一般来说,肉、蛋等高蛋白食物和米、面等高淀粉食物中含有较多硫、磷等元素,代谢后易生成酸性物质,因此属于酸性食物;蔬菜、水果、奶等食物中含较多钾、钙等矿物质,代谢产物
0评论2025-11-090
俄研制出新型骨骼修复材料
俄罗斯康德波罗的海联邦大学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可用于修复受损骨骼,加速植骨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研发用于修复受损骨组织的复合材料,使其性能最大程度接近人体骨骼,是当今医学研究领域的一大难题。康德波罗的海联邦大学研究人员在基于生物相容性聚合物材料聚醚醚酮生产的基质中,分别添加0.1%和1%羟基磷灰石(骨骼的主要矿物成分),形成一种2.5D支架复合材料。这种聚合物广泛应用于颅颌面外
0评论2025-11-090
医疗AI有了“评审员”!北京启动医疗人工智能应用评测服务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记者侠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进步,医疗AI正在加速向辅助医生、承担部分医生技术劳动的方向发展。如何确保医疗AI应用的规范安全有效,成为公众关注和行业关心的问题。日前,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设立医疗人工智能应用评测中心(以下称评测中心),旨在建立医疗AI评测的制度体系与规范标准,依托首都高水平医院和专家队伍、高质量医疗数据,验证医疗AI的临床辅助决策能力和效果,筑牢医疗人工智能
0评论2025-11-091
专家:“硬扛”流感有健康风险
安徽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唐继海7日在该省冬春季传染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说,流感与普通感冒有着本质区别,“得了流感扛一扛就过去”的做法是错误的,存在健康风险。
据唐继海介绍,流感与普通感冒在病原体、症状、传染性与传播速度、并发症等方面有所不同。
在传染性与传播速度方面,流感传染性强,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易在人群中暴发流行;普通感冒的传染性较弱,多为散发病例,传播范围和速度远低于流感。
在并发症方
0评论2025-11-083
咳嗽频发不止因受寒?专家提醒:调理脾胃成秋冬防咳关键
近期,我国多地迎来持续性降温天气。10月以来,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华北、华东等地降温幅度达4-6℃。伴随气温波动,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
据中国气象局10月31日新闻发布会披露,预计我国将在今年秋季后期进入拉尼娜状态,并可能持续至2026年初。受其影响,今年冬季气温“冷暖起伏大”,阶段性变化明显。国家卫生健康委也在近期发布会上提示,公众需注意气温骤降与昼夜温差对健康的影响。
0评论2025-1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