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是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由血管异常增生形成,多数无需治疗但需定期监测。是否需要干预取决于肿瘤大小、生长速度及症状表现,直径超过5cm或引起不适时需考虑手术或微创治疗。

1. 肝血管瘤的成因主要与先天发育异常有关。胚胎期血管发育过程中部分组织错构,导致局部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形成瘤体。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促进其生长,妊娠或口服避孕药人群发病率略高。极少数病例与外伤或肝硬化等后天因素相关。
2. 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B超可发现直径1cm以上的瘤体,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强回声团块。CT增强扫描呈现特征性"早出晚归"强化模式,MRI的T2加权像显示明显高信号。这些检查能有效区分血管瘤与恶性肿瘤,确诊率可达95%以上。

3. 治疗策略需个体化制定。直径小于5cm且无症状的血管瘤只需6-12个月复查超声;生长迅速的瘤体可选择肝动脉栓塞术,通过导管注入栓塞剂阻断血供;腹腔镜手术适合位于肝脏边缘的肿瘤,创伤小恢复快;巨大血管瘤可能需开腹切除,同时配合输血准备。射频消融适用于3-5cm的病灶,通过高温使瘤体凝固坏死。
4. 日常生活管理需注意避免外力冲击。剧烈运动或腹部撞击可能导致瘤体破裂,骑马、搏击等高风险运动应谨慎。雌激素类药物可能刺激血管瘤增大,长期服用避孕药者需加强监测。饮食保持清淡,限制酒精摄入减轻肝脏负担,适当补充维生素K帮助凝血功能维持。

肝血管瘤作为良性病变无需过度担忧,但定期随访不可忽视。建议初次发现后每6个月复查,稳定2年后可改为年度检查。若出现右上腹持续胀痛、食欲骤降或皮肤黄染等预警症状,应立即就诊排查并发症。通过科学监测和合理干预,绝大多数患者可长期保持正常生活质量。
哪些血管更容易堵(名医讲堂)
心梗、中风的主要风险来自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的一种重要类型,它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之所以用“粥样”二字,是因为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积聚于动脉内膜的黄色脂质点和条纹,就像散布在动脉血管壁上的小米粥一样,这也形象地概括了其容易破裂、出血进而形成血栓的特性。 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偏高,同时存在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和遗传等不利因素,形
0评论2025-09-053
秋季养肺正当时(中医养生)
秋天已至,日常养生应从“养心”逐渐变为“养肺”。中医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既恶暖,又怕寒,肺外合皮毛,主呼吸,与空气接触。外邪侵犯人体,不管从口鼻吸入,还是由皮肤侵袭,都容易犯肺而致病。所以,秋天养生,养肺护肺是关键。 秋季是进补肺脏的最佳时机,中医讲究药食同源,重视通过调节饮食来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可以通过食疗养肺,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防秋燥,重在饮食调理,适
0评论2025-09-052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漏诊率被AI砍下九成
近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阿里巴巴达摩院联合发布用于胸痛急诊场景的AI模型iAorta。此模型可在几秒钟内识别常规平扫CT上的心血管是否存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隐患。
该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医学》上,iAorta已在浙江首批10家医院部署,未来将进一步向全国推广。
在平扫CT下“隐身”的危症
所谓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是指主动脉壁的完整性遭到了破坏,最常见的是三种疾病:主动脉夹层、主动
0评论2025-09-054
新茶饮何以持续火爆(农产品新消费观察)
为有力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近日,十部门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提出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释放多样化、品质化、差异化消费潜力,引领供需结构升级。近年来,消费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势头明显,新场景、新模式、新渠道成为农产品消费重要增长点。本版今起推出“农产品新消费观察”系列报道,透过方兴未艾的新消费,探讨如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顺应消费新趋势,做好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大文章,
0评论2025-09-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