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打完乙肝疫苗后的不良反应

2025-05-06 17:012220bh

接种乙肝疫苗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低热或乏力等轻微反应,通常2-3天自行缓解。极少数可能出现过敏或神经系统症状需及时就医。应对措施包括观察护理、药物缓解及必要时医疗干预。

1. 常见不良反应类型

局部反应表现为注射部位红肿、硬结或疼痛,发生率约15%-30%。全身反应包括体温37.1-38.5℃的低热(5%-15%)、食欲减退或肌肉酸痛。这些症状属于正常免疫应答,与疫苗中的氢氧化铝佐剂刺激有关。用冷敷处理红肿部位,体温超过38.5℃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

2. 罕见严重反应处理

每百万接种者可能出现1-2例过敏性休克,表现为呼吸困难、皮疹或血压下降,需立即肌注肾上腺素。神经系统反应如吉兰-巴雷综合征(发生率<0.1/10万)会出现肢体麻木或肌力下降,需神经科专科治疗。接种后72小时内出现持续高热或抽搐应排查其他感染性疾病。

3.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早产儿需校正月龄满40周后接种,避免呼吸暂停风险。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需加倍剂量或延长接种周期。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接种无效,但不会加重病情。哺乳期接种不影响母乳喂养,妊娠期建议优先选择重组酵母疫苗。

4. 不良反应预防措施

接种前确认无急性疾病或疫苗成分过敏史。接种后留观30分钟可降低过敏风险。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酒精摄入。接种记录应保存10年以上,补种时需参考抗体检测结果。联合接种其他疫苗时需间隔至少14天。

乙肝疫苗不良反应多数轻微且自限,严重反应发生率低于十万分之一。完成三针全程接种后抗体阳性率达90%-95%,保护期可持续15年以上。接种后2周内避免使用免疫抑制剂,出现荨麻疹或关节痛需排查疫苗过敏。定期检测抗体水平是预防乙肝感染最有效手段。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秋消费新意浓
从月饼口味推陈出新、文化创意赋能老字号,再到消费场景不断创新,今年的中秋消费市场呈现出浓浓新意。中秋佳节的主角之一——月饼,正在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既有老字号的文化赋能,也有文创品牌的创新表达。在山西省太原市的山西会馆,游客郑晓奇对店里现烤的五仁月饼赞不绝口:“刚出炉的月饼,酥软又热乎!”传统馅料主打新鲜出炉,保持了最纯粹的风味和口感,吸引着追求经典口味的消费者。与此同时,新口味顺应中式养生

0评论2025-10-070

省际交界游爆火 边缘城市如何变身假期顶流?
“高铁串起两省山水,在浙江看江山江郎山风貌后,再到江西品上饶望仙谷仙侠氛围,这样的跨省旅行既新鲜又方便。”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浙江宁波游客谢培带着家人踏上“浙赣边际游”线路,第一站便选择了衢州江山的江郎山。他翻开手机里的相册笑着说:“以前觉得省界地区偏远,现在交通方便了,反而成了深度游的特色。”假期期间,像谢培一样选择“跨省串游”的游客不在少数。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浙江与江西、福建、安徽交界的

0评论2025-10-070

“十一”假期“谷子经济”备受青睐 撬动年轻消费市场
“虚拟世界的人物化为徽章、玩偶等‘谷子’,变成现实中的‘朋友’给我很多陪伴和快乐,我愿意为这种情绪体验买单。”10月4日,“谷子”爱好者李布丁在河南省会郑州一家商场里与朋友相约“吃谷”。“谷子”源于英文“goods”(商品)的音译,主要指漫画、动画、游戏等IP衍生的周边商品,包括盲盒、“吧唧”(徽章)和卡片等。近年来,“谷子经济”成为消费新热点。今年“十一”假期,郑州大上海商场的“谷子”店内人潮涌

0评论2025-10-070

中秋佳节,月饼这样吃更健康
中秋佳节来临,象征着团圆的月饼是时令美食。吃月饼时搭配什么食物对身体更为有益?“无糖月饼”能多吃吗?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介绍,月饼往往热量不低,一个60克左右的月饼,其热量就堪比一碗米饭。因此,选择月饼时可仔细查看营养成分表,挑选热量较低的月饼,同时控制食用量。此外,吃完月饼要进行适量运动,帮助消化。“无糖月饼”是否更健康?于康说,所谓的“无糖月饼”实际上只是没有额外添加蔗糖,并不意味着

0评论2025-10-070

中国北方局地将降温10℃以上 南方多地高温持续
中央气象台6日预计,7日至9日,新一股冷空气登场,东北、华北、黄淮等地将先后有大风降温天气,气温将下降4℃至8℃,局地降温10℃以上。而中国南方多地未来一周高温天气持续。监测显示,在冷空气和阴雨影响下,5日,西北和东北部分地区降温明显,局地降温达14℃至16℃。中央气象台预计,7日至9日,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华北、黄淮等地先后有4级至5级风,阵风7级至8级,内蒙古东北部局地阵风9级;气温先后下

0评论2025-10-070

“鸡排哥”“炒粉哥”接连走红,“情绪价值”成假日文旅新密码
“‘鸡排哥’走红后,‘炒粉哥’又火了?” 国庆前夕,一位在江西景德镇卖炸鸡排的摊主意外走红,被网友亲切地称为“鸡排哥”。与此同时,河南济源一位炒粉摊主的暖心故事也迅速在网络发酵,同样掀起文旅市场的关注热潮。 两位看似不搭界的“普通人”,为何能先后成为国庆假期里的“顶流”?这背后,正透露出当下文旅消费的新密码。 “鸡排哥”李俊永正在为食客炸制鸡排。记者 李韵涵 摄 “鸡排哥”为啥这么红? “鸡排免费

0评论2025-1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