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云南医生启用黑科技 为瓷化血管冠心病患者重建生命通道

2025-05-10 15:00600people

中新网昆明5月9日电 (陈静 陆希成)9日,记者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了解到,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近日成功为一位67岁的瓷化血管高危冠心病患者田先生(化名)实施“非体外循环心脏搭桥+血管吻合黑科技”创新手术。目前,该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手术前我连床都下不了,现在能连续行走十多分钟,这感觉像重获新生。”田先生接受采访时表示。

冠心病是中国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重度钙化的瓷化血管高危冠心病患者因血管弹性下降、脆性增加,传统手术风险极高,一直是心血管外科治疗的难点。

田先生10余年来高血压控制不佳,最高血压达190/100mmHg,加上40年每天一包烟的习惯,导致其心脏三支主要血管严重堵塞,主动脉全程高度钙化。医学上称这种情况为瓷化血管,意指血管变得像瓷器一样僵硬脆弱,随时可能破裂。田先生同时还合并严重呼吸功能不全,氧分压仅为46.4mmHg,远低于正常水平。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曹宇表示,田先生的情况可谓多重危机叠加,手术死亡风险较大。医院为其组建了包括心脏外科、呼吸内科、麻醉手术科等多学科协作团队,制定了三阶段治疗方案。

团队首先为田先生进行了近3周的呼吸功能改善训练,采用膈肌起搏训练、阻力呼吸器等方法,为手术创造条件。随后,团队采用创新的“非体外循环心脏搭桥+血管吻合黑科技”,在跳动的心脏上完成血管重建,避免了体外循环对瓷化血管的冲击。

“与传统手术不同,我们使用的技术相当于给血管穿上了‘纳米防护服’,大大降低了血管破裂风险。”曹宇介绍,这种技术为“不可手术”的高危冠心病患者提供了新治疗选择。

手术成功只是康复的第一步。记者在病房见到田先生时,他正在进行康复训练。“术后康复对此类患者至关重要,甚至比手术本身更关键。”曹宇说,医院为田先生制定了个性化的三阶段康复计划,从早期活动到心肺功能恢复,再到生活方式重塑。

医院康复团队告诉记者,田先生从术后最初只能床边坐5分钟,到现在能连续行走10多分钟,进步显著。同时,营养师为其制定了心脏健康饮食方案,心理医生帮助他应对戒烟过程中的焦虑,形成全方位康复体系。

“以前我觉得抽烟只影响肺,没想到血管受损更严重。”田先生表示,这次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他的妻子说,全家人的健康意识都提高了,已开始实施“无烟家庭”计划,共同监督健康饮食。

曹宇介绍,像田先生这样的病例并非个例。医学数据显示,长期吸烟者冠心病风险增加3倍,40年吸烟史相当于让血管年龄提前衰老20年;而持续高血压则如同砂纸般不断磨损血管内壁,加速钙化进程。

曹宇提醒,预防心血管疾病应坚持“四大基石”:戒烟、控制血压、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特别是对于中年人,控制血压目标应保持在130/80mmHg以下,建议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他还提醒公众注意胸痛信号:活动时出现胸痛、疼痛超过5分钟、含服硝酸甘油等不缓解时,应立即就医。(完)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失语患者有望“借机”重获“新声”
近日,上海岩思类脑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岩思类脑”)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以下简称“华山医院”)、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iBRAIN脑电联盟、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植入式脑电大模型,实现脑机接口中文解码临床突破,有望为因渐冻症、卒中等疾病导致失语的患者提供更好治疗方案。 这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在脑机接口语言解码领域,特别是针对中文这一复杂语言系统的

0评论2025-09-1037

新型“神经触手”探针刚柔可调
记者9月8日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悉,该所联合其他单位科研人员,在柔性侵入式脑机接口器件植入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发出一种刚柔可调的“神经触手”探针,将植入损伤降低超74%。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先进科学》。 在脑机接口和神经科学快速发展的当下,柔性神经电极因其出色的生物相容性以及与脑组织的良好机械匹配度,被视为实现长期稳定神经信号采集的理想技术路径。相比传统刚性电极,这种柔软的探针能显著

0评论2025-09-1036

新学期校园餐饮安全紧盯三大重点
本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林丽鹂)迎来新学期,很多家庭关注校园餐饮安全。在9月9日召开的市场监管总局例行发布会上,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介绍,今年开学,市场监管部门紧盯三大重点:“一看”“二查”“三督”。看校长履职是否认真。开学第一周,校长是否陪好第一餐;是否开学一个月内在食堂开办公会,现场解决问题;是否着力改善食堂设备设施和就餐环境。查进货查验是否严格。查学校是否执行查验制度,查食品原料验收是

0评论2025-09-1035

北京建成养老助餐点2666家
本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施芳)记者从9日举办的2025北京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四季青论坛获悉: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共有514万人,首次突破500万人大关,占常住人口的23.5%。聚焦老年人实际养老需求,全市累计建成运营养老助餐点2666家,覆盖超过九成的城乡社区、453.4万老年人。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杨志伟介绍,目前北京共备案养老机构608家,床位10.9万张。系统布局105家区域养

0评论2025-09-1028

浙江形成“15分钟中医药服务圈” 中医药护航基层健康
9日,浙江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浙江启动中医药“百科帮扶”计划,浙江全省92%的县级中医院达到二甲以上水平,所有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科,建成标准化中医馆1388家,形成了“15分钟中医药服务圈”,94.5%的家庭医生团队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让中医药更好融入防病治病,守住基层健康关。 浙江是传统中医药大省,也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今年是浙江实施“中

0评论2025-09-1034

青海省15年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城乡全覆盖
“15年来,青海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城乡全覆盖,人均经费补助从15元(人民币,下同)提高到99元,服务项目从9类拓展到28类。”9日,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处长李渊海介绍。 当日,青海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5周年宣传月活动启动。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关系千家万户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近年来,青海省持续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致力于解决基层民众看病难、

0评论2025-09-1034

传染病防治“法治处方”上新 筑牢公共卫生防线
“每一次修订传染病防治法,都是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总结,此次修订不是一次简单的‘小修小补’,是对传染病防控责任的‘量身定制’。”修订后的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新法”)自9月1日起施行,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副院长刘智慧在日前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数字社会治理研究院、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共同主办的传染病防治法的修订与实施论坛上表示,作为防治传染病的“法律处方”,传染病防治法的演

0评论2025-09-1031

国家药监局修订小活络制剂说明书
人民网北京9月9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消息,根据药品不良反应评估结果,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对小活络制剂,包括丸剂和片剂说明书中的【警示语】、【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进行统一修订。 根据公告,所有上述药品的上市许可持有人均应当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按照要求修订说明书,于2025年11月28日前报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修

0评论2025-09-0936

《中药生产监督管理专门规定》发布
人民网北京9月9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国家药监局网站消息,9月8日,国家药监局公布《中药生产监督管理专门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26年3月1日起施行。 《规定》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4〕5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5〕11号)要求,健全符合中药特点的全

0评论2025-09-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