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超九成肺结节不是癌定期复查有讲究

2025-05-12 23:00480people

如今,肺结节已经成了不少人体检报告上的“常客”。尽管大多数肺结节都不会癌变,但根据结节大小以及性状的不同,定期复查也有着很多讲究。

在刚刚过去的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上,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主办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举办专题访谈,来自肺癌领域的专家,就癌症预防、高危人群特点、筛查以及肿瘤的治疗等热点问题,提出健康建议。

肺结节的定期复查是关键

针对公众高度关注的“肺结节”问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部肿瘤中心主任、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分会青委会主委薛建新介绍,检出肺结节并不等于确诊肺癌,95%的肺结节为良性,仅5%存在恶变可能。

薛建新建议,发现结节后应避免过度焦虑,应在医生指导下按类型和大小分类处理:磨玻璃结节(类似荔枝果肉)5毫米以下每半年复查,5毫米至1厘米需三个月随访;混合结节(类似荔枝果肉与果核并存)以8毫米为界,小于8毫米按3-6-12月阶梯随访,大于8毫米则需穿刺或遵医嘱干预;对完全实变的实性结节(类似荔枝果核),医生会结合大小、边缘(毛刺征)等综合判断给予相应建议;对于部分结节,若医生给予抗炎治疗2-3周后缩小,也能排除恶性可能。

薛建新同时指出,肺癌的预防需重视健康生活方式,采取以下方式:戒烟(包括二手烟)、减少高温烹饪油烟暴露、控制体重、适度运动。特别提示,吸烟数≥400支/年的40岁以上男性为肺癌筛查重点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

这些都是肺癌的危险因素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肿瘤中心胸部肿瘤科主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董晓荣表示,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我国所有恶性肿瘤首位,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职业暴露和慢性肺部疾病等。吸烟是首要危险因素,吸烟者患癌风险比非吸烟者高,死亡率更是上升4-10倍。其中,小细胞肺癌虽仅占15%,但恶性度高、易转移;非小细胞肺癌占85%,其中腺癌、鳞癌等亚型与吸烟相关性强,多发生于中央支气管区域。被动吸烟(二手烟、三手烟)也同样危险,尤其是衣物和家具残留的烟雾颗粒。

职业暴露如石棉加工、空气污染(PM2.5、尾气)会显著增加风险。此外,肺结核、肺纤维化等慢性病可能发展为肺癌,家族遗传因素也不容忽视。近年来女性患者比例上升,可能与二手烟暴露、厨房高温爆炒产生的PM2.5有关。

肺癌分型 不同治疗方法有别

治疗方面,董晓荣首先强调肺癌的病理分型决定治疗方向。她指出,小细胞肺癌(占比15%)虽恶性度高、易转移,但局限期患者通过同步放化疗联合PD-L1抑制剂可将中位生存期从传统治疗的18个月显著延长至55.9个月,接近五年生存里程碑。对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已成为一线方案,客观缓解率提升至60%-70%。董晓荣特别回应公众对于“化疗”等方式存在的困惑,尽管靶向和免疫治疗兴起,化疗仍是重要手段。

随着药物研发的进展,现代化疗治疗方案在控制急性呕吐等副作用有显著进步。董晓荣特意提醒患者遵医嘱治疗,避免过度恐慌。本版文/本报记者 李洁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国造”与“中国购”何以同火(评论员观察)
中国好物圈粉海外的方式,越来越多了。今年夏天,中国厂家创新生产的移动分体式空调,安装简单、不用打孔,既契合建筑保护需要,又引领环保节能潮流,让许多原本并不热衷于买空调的欧洲人提高了购买意愿。除了价格实惠、品类齐全,如今的中国制造还常常有意想不到的创新。最近,一位美国博主为父亲送上一顶中国制造的太阳能风扇帽,作为父亲节礼物,正在户外烧烤的父亲戴上帽子后开心得手舞足蹈起来。视频发布后在社交平台爆火,助

0评论2025-08-294

3D打印神经支架可用于修复脊髓损伤
科技日报北京8月28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研究团队首次展示了一种突破性方法,将3D打印、干细胞生物学与实验室培养组织技术融合在一起,为修复脊髓损伤带来了新希望。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先进医疗保健材料》。 据美国国家脊髓损伤统计中心数据,该国有超过30万人患脊髓损伤,目前尚无有效手段完全逆转由此导致的神经功能损伤和瘫痪。治疗的主要障碍在于损伤后神经细胞的死亡以及神经纤维难以跨

0评论2025-08-293

医保影像云数据共享路径建设再提速
本报北京8月28日电 (记者孙秀艳)为加快推动医疗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国家医保局全力推进全国统一的医保影像云数据共享路径建设。国家医保局信息显示,在各地医保部门的积极响应和高效协同下,医保影像云数据共享路径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  截至2025年8月20日,全国已有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西藏、陕西、青海、宁夏、新疆共2

0评论2025-08-292

更多医疗机构将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
本报北京电(李洋雪)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残联近日印发《关于开展残疾人友好医疗机构建设的意见》,要求更多医疗机构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切实改善残疾人就医体验。  意见明确,医疗机构要设置符合标准的无障碍标识、无障碍停车位(含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设立低位服务窗口,设置无障碍卫生间。挂号、叫号、缴费等自助公共服务终端设备,具备语音、大字等无障碍功能,或保留现场指导、人工办理等传统服务方式。  意见鼓励医疗

0评论2025-08-293

让呼救者得到更快更专业救治(民生改善在身边)
“你好,广州120,是需要救护车吗?”  一天上午9时39分,广州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调度员梁雯婷接到了一通特殊的来电。在13秒的通话时间里,电话那头迟迟没有人说话,多次耐心询问也没有回复。“是误拨电话,还是有紧急情况?”梁雯婷内心正疑惑,电话断线了。  梁雯婷立即回拨,多次回拨后,电话再次接通,这次,听筒里传来AI语音播报的声音,反复说道:“你好,我是一名聋哑骑手”“你好,我是聋哑人”。梁雯婷的心

0评论2025-08-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