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当好老年患者的“眼睛”“耳朵”“拐杖”(退病录·走近医务社工③)

2025-05-20 10:00490people

  图为医务社工为老年患者梳理检查单。
  北京同仁医院供图

  “有第一次来打针的患者吗?”

  不久前的一天上午,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日间手术中心一病区,几位穿着红马甲的医务社工和志愿者,穿梭在等待区,不停地询问着。尤其看到老人,她们就凑上前去,问有没有家人陪同,了不了解流程。

  面对一些患者的提问,她们对答如流。

  “做完手术第二天能出门吗?太阳照到没事吧?”“可以出门的,注意别沾水就行。”

  “今天做手术,明天能复查吗?”“一般是第二天上午复查,地点在外面那个诊室。”

  “出院手续在哪儿办?”“出门买东西,还能进来吗?”……

  短短15分钟,医务社工和志愿者们回答了不同患者的十几个问题,直到广播开始叫号通知患者进手术间。这时,她们又来到手术间门口,帮着维持秩序,看到一个人来就诊不方便穿手术服的情况,就上前帮一把。

  “基于医务社工的专业优势,我们实施了‘爱暮同行’项目,探索建立了‘医务社工+志愿者’的老年眼科患者陪诊模式,让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做他们的‘眼睛’‘耳朵’‘拐杖’。”北京同仁医院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社工部)高级政工师韩霜雪说,“比如,来白内障中心分诊台咨询的老年患者,只要是超过80岁,或者超过60岁夫妻陪伴以及独自就诊的,医院专职医务社工和社会志愿者都会主动提供陪诊服务,让老年群体感受到医院的关注、关怀、关爱。”

  一次暖心的服务

  在人潮中,两位老人似乎有些不知所措。

  这是87岁的张华(化名)在92岁的老伴的陪伴下,第一次来同仁医院白内障中心就诊。

  这时,“爱暮同行”的志愿者王继英,一下子注意到了两位老人,走上前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这个雪中送炭的举动,让两位老人感动不已。王继英帮助老人到综合窗口挂号、买病历本,去做视力检查,最后把老人送到医生诊室门口。

  张华特别高兴,说:“我们在医院这里走着走着就迷糊了,得亏有小王的陪伴,才让我们能顺利就诊。”经过医生检查后,张华被确诊为白内障,需要手术治疗。

  只要还在医院,服务就不会停止。

  之后,王继英又协助张华梳理检查项目、检查流程,进行血尿检查、眼压检查、心电图和眼科检查,确保老人的检查项目无遗漏。虽然王继英志愿服务的时间已经到了,整个上午也没来得及喝口水,但她放不下心,一直伴随他们到打印出检查结果,还帮助他们梳理出第二天眼科术前会诊和预约手术的就诊流程。老人记忆力不好,王继英就一字一句记录在服务单上。

  在协助张华检查报到排队时,王继英听到两位老人对话说:“年龄大了,很多新东西学习得慢。”于是,她协助两位老人完成了其他需要预约的眼科检查项目,并与医生沟通,完成了术前会诊和手术预约。

  到了张华进行手术的那天,王继英继续陪诊,指引他们填写手术知情同意书,然后,讲解手术流程,减轻张华的术前紧张和焦虑。

  前前后后,王继英进行了4次深度陪诊。就诊过程中,张华表达了很多就医过程中的无奈和挫败,而王继英每一次都细心安慰,耐心指引,总是说:“不着急,慢慢来。”

  术后,两位老人特地到服务台表达感谢:“多亏了小王,要不然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办。”

  王继英则表示,能够服务两位老人,感觉特别自豪和骄傲。说完,她继续健步如飞忙前忙后,进行下一轮帮助和陪诊,丝毫看不出她自己也已经是70岁的老人了。

  这件事是同仁医院推进医务社工工作的一个缩影。“社会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医务社会工作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是改善医疗服务、彰显医学人文、促进医患和谐、实现医学模式转型的务实举措。”北京同仁医院党委书记农定国说,“医院党委将医学人文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社工团队立足患者实际、医院实际、社会工作实际,系统运用社会工作理论、志愿服务机制与参与式治理理念,聚焦医疗卫生行业自下而上基层治理实践,努力提升医疗服务的温度与效率。”

  一种暖心的考虑

  陈继艳从事医务社工快20年了,她非常清楚老年患者的难处和需求。

  “比如,在白内障诊疗门诊,规范的双眼诊疗流程,需要术前检查、内科会诊、手术及复查等多个程序;而且要一只眼一只眼的进行诊疗。这样的就医流程,对于老年患者来说,走下来非常不容易。”陈继艳说。

  “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减退,视力不清,听力减退,腿脚不灵活,记忆力减退;其次,不熟悉门诊检查和科室的布局;第三,‘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给他们就医带来诸多挑战,使得每次就医之旅都困难重重,往往会产生较大的挫败感。”陈继艳说。“大部分老年人不愿麻烦子女孙辈,我们在门诊常常看到很多老人独自就诊,或者白发苍苍的夫妻相伴前来就诊。”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日间手术中心一病区护士长肖瑶表示,原本病区计划开发一种AI系统,让患者通过它来知晓流程性的环节,但是经过调研,发现很多老年患者并不熟悉这种智慧化系统,他们更愿意有人当面告知。

  针对这种痛点,北京同仁医院的“爱暮同行”志愿服务队应运而生,由一群热心积极、阳光灿烂的健康老人组成。“爱”即“EYE”谐音,意指关心关爱,“暮”即老人,“同行”指同仁同心,仁者爱人,“爱暮同行”即志愿者关心关爱老年眼科患者,与患者并肩同行。

  肖瑶表示,中心每天要面对大量患者。“在患者多、节奏快的情况下,每个患者的打药种类都不相同。我们一天大概需要打七八种药,重点关注药物的领用、分配、使用,全力保障患者安全。”她说,很多患者是第一次进行注射,就医流程不熟悉、眼内注药带来的紧张等,都会引起焦虑情绪;医务社工和志愿者主动走到患者身边,进行指引、讲解、帮助,真正成为医生的助手、护士的伙伴、患者与家属的朋友、家庭的保护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合作者。

  “来医院的,不管是家属,还是患者,多少都有点蒙。”志愿者韩佳说,“我们能帮上的虽然不太多,但是面对患者和家属焦虑的心情,我们能及时给予回应,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有人在关注、在帮助的,这样他们会感受到温暖。”

  “医务社工和志愿者是医院医疗服务的幕后英雄,他们始终秉持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关爱为核心,通过细心的服务、热情的陪伴和积极的态度,为需要帮助的人群提供支持,同时传递社会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韩霜雪说。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升温!乐园游激发消费新活力
今年暑期,各类主题乐园成为热门打卡地,不仅带动门票收入增长,还拉动周边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消费,乐园产业正在释放更大发展活力。上海乐高乐园7月5日开园以来,已累计举办近1700场演出,火爆程度可见一斑;“方特恐龙泼水节”在四川自贡方特恐龙王国开启,打造集清凉嬉水、泼水狂欢、现场互动于一体的玩水盛宴;湖北襄阳华侨城奇幻谷的“奇梦城堡光影秀”加入烟花表演,为游客带来全息投影与璀璨烟花交融共舞的沉浸体验

0评论2025-08-211

千年药香沁陇原
晨曦微露,山坳间的片片药田里,植株长势正旺;药材加工车间里,切片机嗡鸣不息,传送带载着当归、黄芪缓缓前行……甘肃这片孕育了千年药香的土地,正焕发着新的生机。 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负责人在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甘肃省委、省政府将中医药产业纳入十大生态产业及重点产业,组建独立运行的省中医药管理局统筹推进产业发展。今年上半年,甘肃全省中医药全产业链规模达393.22亿元,同比增长18.44%,全年有

0评论2025-08-210

汛期旅游提示:远离野游,提高安全意识
8月16日夜间,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发生山洪灾害,13名野外露营游客遭遇险情,截至20日9时40分,山洪已致11人遇难、1人失联,1人获救。这起事故再次为汛期户外旅游安全敲响警钟。 据现场救援人员介绍,山洪破坏力远超一般人想象。被洪水冲走的车辆扭曲变形,足见洪水威力之大。山洪并非单纯的河水,而是裹挟着巨石、泥沙、树枝等的混合体,流速极快,冲力可达数吨以上,人员一旦被卷入,几乎不可能自救

0评论2025-08-213

让家门口养老更幸福(人民时评)
规划实施过程中,如何把“图上的点”变成“家门口的站”?把需求听真切、资源盘清楚、服务做到家,让家门口养老的幸福从规划愿景变成每一天的烟火日常    城市与乡村,解决养老问题面临不同情境,如何把养老服务做到老年人心坎上?  安徽的实践是分类施策、善用存量资源。在城市“见缝插针”,将养老服务综合体镶嵌于居民楼间,让专业照护融入城市肌理。在农村“发动邻里”,试点探索“身边有伴、村里有站、云端有护”的农村

0评论2025-08-210

山西实现省域内跨医疗机构影像互通共享
本报太原8月20日电 (记者郑洋洋)记者从山西省卫生健康委获悉:山西加快推进医疗数字影像云平台建设,目前有276家符合条件的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接入平台。这标志着山西省域内实现跨院影像互通共享,患者可随时查看自身影像数据。  据介绍,该平台打破了医疗机构间的信息壁垒,影像检查结果在医疗机构间互通共享,可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和医保支出。作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重要组成部分,平台将与电子健康卡统一入口

0评论2025-08-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