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DNA“条形码”揭示血液衰老机制

2025-05-23 10:00210people

  科技日报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西班牙巴塞罗那基因组调控中心利用全新技术追踪了血液干细胞DNA上化学标签的变化,结果显示,从50岁开始,人体血细胞将由少数干细胞克隆主导生成,免疫系统逐渐失去弹性,易被疾病“突破防线”。

  年轻时,人体有5万到20万个活跃的血液干细胞。它们每天会产生1000亿到2000亿个新的血细胞。随着年龄增长,许多干细胞逐渐“退役”,只剩少数干细胞不断克隆复制新血细胞,并占据主导地位。

  这里的克隆指的是起源于同一个血液干细胞的细胞群体。这些细胞来自同一个祖先干细胞,因此携带相同的遗传和表观遗传特征。而少数主导克隆指的是某几个干细胞及其后代占据了血液系统的主要部分。

  克隆细胞DNA上的化学标签(甲基化标记)有助于细胞知道该开启或关闭哪些基因。当干细胞分裂时,甲基化标记会被复制到其子细胞中,留下一个永久的、天然的“条形码”。根据这一“条形码”,科学家可追溯干细胞的“家谱”。

  此次科学家开发了一种被称为EPI-Clone的技术,重建了小鼠和人类的血液生成历史,追踪了哪些干细胞对血液的生成作出了贡献。研究显示,在老年小鼠中,70%的血液来自少数主导克隆。在人类中也发现类似趋势:从50岁开始,多样的干细胞系统逐渐由少数主导克隆接管,60岁以后这一现象更加普遍。也就是说,原本血液系统像“百花齐放”,但年纪大了就变成“几家独大”。

  更重要的是,这些主导克隆往往倾向制造髓样细胞,这是一种与慢性炎症密切相关的免疫细胞。这可能是“炎症性衰老”的根源,也与心脏病、中风、白血病等疾病风险上升有关。这一发现有助医生提早观察患者血液老化情况,从而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神经退行性疾病“分子图谱”绘成
大型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全球神经退行性疾病蛋白质组学联盟(GNPC)发表了对全球最大蛋白质数据集之一(2.5亿个蛋白质)的分析结果,为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物学基础提供了新“分子图谱”。这一系列论文合集发表于15日的《自然·医学》和《自然·衰老》杂志,揭示了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衰老过程有关的独特蛋白质生物标志物,有望提早发现此类疾病并改善疾病结局。 比尔·盖茨在《自然·医学》的“

0评论2025-07-164

关键蛋白维持脑细胞连接机制揭示
美国罗格斯大学新不伦瑞克分校等机构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发表重要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关键脑蛋白cypin维持脑细胞连接的重要机制。这一发现为治疗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开辟了新路径。 研究团队取得3项关键发现:cypin蛋白能为突触内的蛋白添加特殊“定位标记”,就像给快递包裹贴上地址标签,确保蛋白准确抵达工作位置;cypin能与负责分解蛋白的蛋白酶体结合,适度减缓蛋白分解速

0评论2025-07-166

为无堂食外卖立规矩(纵横)
无堂食外卖,顾名思义就是仅做外卖的餐饮店家。专营外卖不做堂食,客观而言有降低成本、轻量化运营的优势。但为节省成本,这些外卖大多只有一个厨房,且一般都不设在沿街店铺,其背后的隐蔽性与监管难题不容忽视——后厨环境是否卫生、食材原料是否安全、食品加工是否规范等,都让消费者在享受外卖便利的同时心存顾虑。破解这一难题,不少地方展开实质性探索。比如,前不久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发布《无堂食外卖经营服务规范》

0评论2025-07-163

“三伏天”要来了!中医教你“冬病夏治”
时值小暑节气,酷热的“三伏天”即将到来。在中医看来,这一时期正是“冬病夏治”、科学养生的好时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5日举行发布会,中医专家回应公众健康关切,传授夏季养生要领。 三伏贴贴敷也“挑人”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特色疗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与少数民族医药司副司长欧阳波说,冬病夏治主要用于呼吸、循环、风湿免疫等系统疾病的防治,通过贴敷、艾灸、饮食调理等温阳散寒、通经活络、调理脏腑,可

0评论2025-07-167

青海省包虫病、布病阳性率实现双下降
包虫病牛羊棘球蚴感染率、犬粪阳性率大幅下降;畜间布病个体阳性率与最高点的2021年相比降幅达43.18%;西宁曹家堡机场智能通关系统使旅客检疫时间缩短40%……15日,记者从青海省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获悉该省传染病防控最新成果。 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党组书记、局长祝增红在新闻发布会现场说,传染病监测预警是防范和化解传染病疫情风险的重要关口,是推动疾控事

0评论2025-0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