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全国爱眼日:聚焦近视防控措施 有效降低近视风险

2025-05-29 10:01250people

cript id="q_v_j-z2rkbodj4ql" src="//video.people.cn/people-video/people-video.js">cript>cript>showPlayer({scriptId: 'q_v_j-z2rkbodj4ql', videoInfo: [{ src: 'https://video.people.cn/upload/vod/user1739759454736028/1748331861208335/origin.mp4', type: 'video/mp4', label: '源视频', }],posterUrl: 'https://video.people.cn/userUpload/1739759454736028/1748331861208335/picture/prescreen.png',width: 450,height: 800,type: 1});cript>

6月6日是第30个全国“爱眼日”,青少年近视防控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首批国家健康科普专家魏文斌教授就近视防控问题进行了深入科普,为家长和孩子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魏文斌教授指出,青少年近视度数增长迅速,除了注意用眼习惯外,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控制度数增长。首先,要控制用眼时间,尤其是长时间、近距离的用眼时间。其次,增加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是眼睛放松和防控近视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此外,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包括正确的坐姿和阅读习惯,对近视防控也至关重要。平衡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定期眼部检查同样重要。在这些防控措施中,最关键的是对近距离、长时间用眼和科学用眼的监控。

谈到电子产品护眼功能,魏教授表示,虽然现代电子产品配备了一些护眼功能,但这并不能完全抵消电子产品对眼睛的负担和近视形成的影响。因此,即使有护眼模式,也不能不加控制地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特别是对年龄小的婴幼儿,应禁止使用电子产品。对于幼儿园小朋友,要严格控制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小学生也不应超过一个小时。

魏文斌教授强调,通过科学用眼、增加户外活动、养成良好习惯和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可以有效降低近视风险。另外,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包括使用OK镜、低浓度阿托品点眼、功能性眼镜以及改善阅读习惯等,可以帮助青少年控制近视进展或预防近视的发生。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多吃碱性食物瘦得快是真的吗
近日,网上流传“多吃碱性食物瘦得快”的说法,引发不少网友效仿,这是真的吗?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委员阮光锋表示,食物的酸碱性并非依据口感或pH值划分,而是依据其在人体内代谢后产生的物质残留来划分。一般来说,肉、蛋等高蛋白食物和米、面等高淀粉食物中含有较多硫、磷等元素,代谢后易生成酸性物质,因此属于酸性食物;蔬菜、水果、奶等食物中含较多钾、钙等矿物质,代谢产物

0评论2025-11-090

俄研制出新型骨骼修复材料
俄罗斯康德波罗的海联邦大学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可用于修复受损骨骼,加速植骨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研发用于修复受损骨组织的复合材料,使其性能最大程度接近人体骨骼,是当今医学研究领域的一大难题。康德波罗的海联邦大学研究人员在基于生物相容性聚合物材料聚醚醚酮生产的基质中,分别添加0.1%和1%羟基磷灰石(骨骼的主要矿物成分),形成一种2.5D支架复合材料。这种聚合物广泛应用于颅颌面外

0评论2025-11-090

医疗AI有了“评审员”!北京启动医疗人工智能应用评测服务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记者侠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进步,医疗AI正在加速向辅助医生、承担部分医生技术劳动的方向发展。如何确保医疗AI应用的规范安全有效,成为公众关注和行业关心的问题。日前,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设立医疗人工智能应用评测中心(以下称评测中心),旨在建立医疗AI评测的制度体系与规范标准,依托首都高水平医院和专家队伍、高质量医疗数据,验证医疗AI的临床辅助决策能力和效果,筑牢医疗人工智能

0评论2025-11-090

专家:“硬扛”流感有健康风险
安徽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唐继海7日在该省冬春季传染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说,流感与普通感冒有着本质区别,“得了流感扛一扛就过去”的做法是错误的,存在健康风险。 据唐继海介绍,流感与普通感冒在病原体、症状、传染性与传播速度、并发症等方面有所不同。 在传染性与传播速度方面,流感传染性强,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易在人群中暴发流行;普通感冒的传染性较弱,多为散发病例,传播范围和速度远低于流感。 在并发症方

0评论2025-11-083

咳嗽频发不止因受寒?专家提醒:调理脾胃成秋冬防咳关键
近期,我国多地迎来持续性降温天气。10月以来,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华北、华东等地降温幅度达4-6℃。伴随气温波动,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 据中国气象局10月31日新闻发布会披露,预计我国将在今年秋季后期进入拉尼娜状态,并可能持续至2026年初。受其影响,今年冬季气温“冷暖起伏大”,阶段性变化明显。国家卫生健康委也在近期发布会上提示,公众需注意气温骤降与昼夜温差对健康的影响。

0评论2025-1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