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全国“爱眼日”: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科学防控与关注蓝光防护

2025-06-06 16:00190people

cript id="q_v_j-dkocljmczd" src="//video.people.cn/people-video/people-video.js">cript>cript>showPlayer({scriptId: 'q_v_j-dkocljmczd', videoInfo: [{ src: 'https://video.people.cn/upload/vod/user1739759454736028/1749193446002353/origin.mp4', type: 'video/mp4', label: '源视频', }],posterUrl: 'https://video.people.cn/userUpload/1739759454736028/1743494000377141/picture/screenshot-15-05-41.png',width: 450,height: 800,type: 1});cript>

6月6日是第30个全国“爱眼日”。眼健康问题贯穿人的一生,从儿童青少年到老年群体,不同阶段的隐患各不相同。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原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眼底病重点实验室主任陈有信教授为广大网友进行了科普分享。

陈有信指出,儿童青少年阶段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是户外活动不足与假性近视的误判。他强调,家长过度依赖OK镜、离焦镜等器具,却忽视了每天至少两小时户外活动的重要性。此外,部分儿童未经过散瞳验光便被误判为真性近视,导致干预措施不当。“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定期散瞳验光、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是预防近视加深的关键。”他建议,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专业验光,同时鼓励孩子多参与户外活动。

对于中青年群体,陈有信特别提醒关注高度近视并发症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些疾病若能早发现、早干预,多数可避免致盲。”他建议,高度近视人群每年进行眼底检查,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筛查视网膜病变。老年人则需警惕白内障以外的疾病,如老年黄斑变性、青光眼等。他呼吁,老年人应定期进行全面眼底检查,尤其是对慢性病患者更需重视。

谈及AI与互联网技术对基层眼健康的影响,陈有信认为,智能化筛查设备与远程医疗是未来方向。他建议开发操作简便、结果直观的AI筛查工具,例如赋能村医通过设备初步判断眼部问题,疑难病例则通过平台远程会诊明确诊断。

针对市场上流行的“红光护眼”“低有害蓝光”“0有害蓝光”等“护眼”产品,陈有信指出,蓝光确实存在危害,但需理性看待。他解释,高能短波蓝光可能对黄斑造成慢性损伤,而“低有害蓝光”仅降低强度,并未完全消除风险;“0有害蓝光”则通过屏蔽有害波段实现防护,例如三色激光、反射式光源系统已开始应用。“但护眼不仅是蓝光问题,更需关注用眼距离、时长等综合因素。”他强调,未来技术发展应朝着更精准的蓝光防护方向改进,同时探索科学评估方法,实现“最小化或零有害蓝光”。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升温!乐园游激发消费新活力
今年暑期,各类主题乐园成为热门打卡地,不仅带动门票收入增长,还拉动周边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消费,乐园产业正在释放更大发展活力。上海乐高乐园7月5日开园以来,已累计举办近1700场演出,火爆程度可见一斑;“方特恐龙泼水节”在四川自贡方特恐龙王国开启,打造集清凉嬉水、泼水狂欢、现场互动于一体的玩水盛宴;湖北襄阳华侨城奇幻谷的“奇梦城堡光影秀”加入烟花表演,为游客带来全息投影与璀璨烟花交融共舞的沉浸体验

0评论2025-08-211

千年药香沁陇原
晨曦微露,山坳间的片片药田里,植株长势正旺;药材加工车间里,切片机嗡鸣不息,传送带载着当归、黄芪缓缓前行……甘肃这片孕育了千年药香的土地,正焕发着新的生机。 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负责人在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甘肃省委、省政府将中医药产业纳入十大生态产业及重点产业,组建独立运行的省中医药管理局统筹推进产业发展。今年上半年,甘肃全省中医药全产业链规模达393.22亿元,同比增长18.44%,全年有

0评论2025-08-210

汛期旅游提示:远离野游,提高安全意识
8月16日夜间,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发生山洪灾害,13名野外露营游客遭遇险情,截至20日9时40分,山洪已致11人遇难、1人失联,1人获救。这起事故再次为汛期户外旅游安全敲响警钟。 据现场救援人员介绍,山洪破坏力远超一般人想象。被洪水冲走的车辆扭曲变形,足见洪水威力之大。山洪并非单纯的河水,而是裹挟着巨石、泥沙、树枝等的混合体,流速极快,冲力可达数吨以上,人员一旦被卷入,几乎不可能自救

0评论2025-08-213

让家门口养老更幸福(人民时评)
规划实施过程中,如何把“图上的点”变成“家门口的站”?把需求听真切、资源盘清楚、服务做到家,让家门口养老的幸福从规划愿景变成每一天的烟火日常    城市与乡村,解决养老问题面临不同情境,如何把养老服务做到老年人心坎上?  安徽的实践是分类施策、善用存量资源。在城市“见缝插针”,将养老服务综合体镶嵌于居民楼间,让专业照护融入城市肌理。在农村“发动邻里”,试点探索“身边有伴、村里有站、云端有护”的农村

0评论2025-08-210

山西实现省域内跨医疗机构影像互通共享
本报太原8月20日电 (记者郑洋洋)记者从山西省卫生健康委获悉:山西加快推进医疗数字影像云平台建设,目前有276家符合条件的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接入平台。这标志着山西省域内实现跨院影像互通共享,患者可随时查看自身影像数据。  据介绍,该平台打破了医疗机构间的信息壁垒,影像检查结果在医疗机构间互通共享,可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和医保支出。作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重要组成部分,平台将与电子健康卡统一入口

0评论2025-0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