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年轻人养生以食为补古法健身对抗久坐肥胖

2025-06-11 10:00520people

养生人群逐渐年轻化,社交平台上,“养生食谱、中医养生、节气养生”等话题讨论踊跃。当代年轻人将“以食为补”视为养生核心,通过传统煲汤、养生茶滋补身心;在运动健身方面,既推崇“古法健身”的传统养生底蕴,也追求“碎片化微运动”适配快节奏生活。

国民健康素养指数提高 养生需求向多元领域延伸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16-2023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指数从11.58%提升至29.70%,反映出居民对健康知识、理念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显著提高。居民更关注自身健康,进而催生对养生知识、方法的需求,如科学饮食、运动保健等方面,以维持和促进健康。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国民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及影响研究显示,居民对健康的关注已涵盖身体外在(体重、体型、皮肤状态等)、心理(心理健康、情绪管理等)及身体内在机能(免疫力、贫血调理等)多维度,体现出对全面健康的系统性追求。这一趋势正推动养生需求从单一的身体养护,向心理调节、机能调养、外在管理协同发展的多元养生领域延伸。

数据平台集瓜综合短视频平台等社媒平台信息显示,“养生”相关社媒声量与互动量走势呈现明显波动。近三年来,声量与互动量的差距不断缩小,人们开始更积极参与讨论。到 2025 年,互动量成功反超声量,养生人士不再仅满足于接收信息,更乐于互动分享。而养生也成为社媒平台热门且用户深度参与的话题。

以食为补蹲汤搭子 袋装茶口袋零食流行

年轻人养生呈现出“以食为补”的核心特征,饮食调理在其养生行为中占据绝对主导。其中,煲汤尤为重要,每个季节年轻人都在蹲“汤搭子”。春润燥、夏解暑、秋滋补、冬驱寒,他们遵循季节规律,通过选择不同食材和烹饪方式进行饮食调养,且对于煲汤重视排序依次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

传统煲汤文化“翻红”的过程中,广东靓汤C位出道——年轻人既追求药食同源的养生功效,又注重对地域饮食文化的传承。滋补汤、养胃汤、养颜汤的高热度,则折射出这一群体对养生功效的需求期待,让身体滋补“不打烊”。

近年来,“三伏天养生汤”热度递增,“冬病夏治”的理念完美被00后继承。三伏天气候特殊,人体易失水、脾胃功能受影响,养生汤可补水、补充营养、祛湿健脾。此外,不同阶段身体需求不同,养生汤功效侧重有别。

在养生茶方面,从2022年到2024年,枸杞茶、花茶、熬夜茶的热度始终居高不下,红枣茶声量逐年上升,一些小众养生茶,如沙棘茶、润喉茶等,也有了自己的“粉丝”群体。

与此同时,袋装配制茶成为当下年轻人养生茶新宠:以菊花、决明子、栀子、牛蒡根为主要配方的熬夜养肝茶,具有清肝火、降酶护肝、通便的功效;苹果、黄芪、少量干红枣煮制成的养生苹果茶,可以补气升阳,缓解久坐乏力,健脾祛湿以及增强免疫力……袋装配制茶的便捷性契合快节奏生活,且依据不同需求精准配方,满足年轻人个性化养生追求。

袋装配制茶折射出“轻养生”概念的红火。年轻群体对碎片化、场景化养生方式的高度接纳,口袋零食也是轻养生的新选择:既能果腹解馋,又能随时随地为身体“充能”。食用场景广泛,比如办公时用牛奶冲一杯种子循环粉,餐后来一块茯苓八珍糕,睡眠前饮用酸枣仁茶……凭借“零负担”“便携包装”设计,口袋零食实现了全天候养生渗透。

养生工具智能化 打造居所养生场

在追求健康生活的道路上,年轻人将居所视作养生的重要基石。他们顺应自然节气调整起居习惯,夏季注重通风防潮,冬季则强调保暖润燥,以此遵循自然规律,调节自律的生物钟。早睡早起、定时运动成为日常,同时,智能工具如空气净化器、养生壶的加入,不仅提升了生活品质,也让科技成为健康的得力助手。居住空间因此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不仅是身体的栖息地,更是滋养心灵的“养生场”。

立夏养生黄金15天里,每天在巳时(9-11点)晒背,可促进维生素 D 合成、助钙吸收,再喝一杯姜栆茶,温暖睥胃,午时(11-13 点)气血流注心经,静坐冥想可宁心安神,顺应阳气盛极而敛,积益能量。2024年“节气养生”话题互动量突破3亿次,年轻人重新定义节气文化,定时前往社交平台“打卡”记录,将二十四节气打造成可分享的“健康生活指南”。

玻璃养生壶的流行,则是年轻人追求高品质养生生活的又一例证。近年来,玻璃养生壶热度持续攀升,一系列国产品牌凭借功能创新和优质体验脱颖而出。这些产品不仅注重高效萃取、静音运行等特性,还兼顾材质安全,满足了年轻人对便捷生活与品质养生的双重追求。

在养生工具的选择上,年轻人展现出了开放包容的态度。他们在拥抱智能电器的同时,也对自然实用的木质梳子、刮痧板等传统工具青睐有加。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年轻人正以更加多元和灵活的方式,探索属于自己的健康之路。

以古法健身打底 用碎片运动填缝

年轻人养生在运动健身方面呈现出“传统智慧现代化,高效养生碎片化”的鲜明特征。他们既推崇“古法健身”的传统养生底蕴,也追求“分钟健康”(碎片化微运动)适配快节奏生活,同时通过“轻量化静运动”(冥想、呼吸法)进行“情绪急救”和“能量修复”。

在古法健身方面,其拆解重塑形成的“分钟级跟练魔法”圈粉众多年轻用户。不用买装备、不挑场地时间,边刷剧听歌边练,这种“不花钱还能掉肉”的快乐,使得八段锦、五禽戏等古法健身迅速走红。记者查询发现,社媒爆火的“古法健身”并非原版复刻,而是将中医的“经络拍打”和武术动作拆解成“5分钟跟练”,用“升阳祛湿”的老智慧解决“久坐肥胖”的新毛病,成了年轻人对抗亚健康的“电子解药”。

近两年社媒平台养生趋势呈现“无界化快充”特征,人们通过5分钟极简运动,将传统养生场景解构为“碎片化健康补给站”。这反映出在快节奏生活下,年轻用户难以抽出大段完整时间用于运动,转而将运动拆分成短时间、高频次的片段见缝插针地开展,以满足日常运动养生需求,比如在机场快走缓解旅途疲劳,利用通勤时间在地铁站台做俯卧撑,在办公室工位“隐蔽”拉伸来对抗久坐等。

此外,在保持跑步、健身等“强度运动”的同时,越来越多人开始拥抱“轻养运动”,通过冥想、呼吸法等简单易行的方式,在碎片时间里完成“情绪急救”和“能量修复”。这类静运动具有极简操作、快速见效、治愈氛围等优势,让养生变得随时随地、触手可及。像“8分钟轻养运动”,最好选在光线好的时间,迎着阳光双手上举站立,简单高效获得轻松感,还可缓解久坐僵硬与水肿;“5分钟夏日调息冥想”则需要找一个宁静角落,盘坐调息,通过呼吸节奏调节身心状态,进行日常能量修复;“1分钟焦虑缓解”即直视镜头作出微笑表情,传递“即刻见效”信心,可快速缓解突发焦虑。

工作时间带薪养生 拒绝囤货只信科学背书

哪些人群偏爱“新养生主义”?其中,“即时调理派”秉持用管理项目思维经营身体的理念,把办公室改造成“健康补给站”,利用碎片时间对抗系统性损耗,如在工位放补剂、会议间隙做拉伸,将健康管理无缝嵌入工作流程。

“压力代偿派”则是一群时常加班应酬,需要深夜疗愈,进行心理止损和压力分期的人。他们面临工作、家庭责任等内外部压力时,通过购买解酒护肝、熬夜养生、情绪调节类等“补救、疗愈型产品”,来抵消负面行为后果,满足自身身心健康需求。

“科学养生派”以实验精神经营健康,信奉科学养生。与跟风囤货不同,他们更相信数据说话。例如使用智能设备监测身体指标,依据数据定制养生计划,精准补充所需营养。面对众多养生概念,他们只认可有科研论文背书的产品,拒绝任何没有科学依据的“玄学”说法,只为真正有效的养生方案买单。

“家庭责任派”从情感联结到硬核工具,负责守护三代人的健康防线。他们通过角色分工协作构建家庭健康体系,其中一方注重情感与效率,时刻关注儿童营养、老人慢病等家庭健康场景,另一方践行当前新兴的养生技术、理论,如为家庭安排防滑浴室垫、老人一键呼救手环等。两者互补协作,体现了当代家庭健康需求的双重性:既需要传统养生的温度与延续性,又依赖科技的高效与精准性。

文/本报记者 陈斯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如何愉快刷手机?江苏疾控支招
人民网北京9月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江苏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躺着玩手机、关灯玩手机,正悄悄成为眼睛的“隐形杀手”。科学使用手机,把伤害降到最低,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是姿势要端正。尽量保持坐姿或半躺姿势,将手机与眼睛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距离控制在 40至50 厘米左右,避免长时间低头或歪头。 二是光线要适宜。在明亮环境下玩手机,避免在昏暗或漆黑的地方使用。晚上玩手机时,要打开台灯或房间顶灯,灯光强

0评论2025-09-040

甘肃疾控:从体重指数、体脂率和腰围三个方面认识体重
人民网北京9月4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甘肃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衡量体重是否健康,不能仅使用体重指数这一个指标,体重指数正常的人群,体脂率不一定正常;体重指数和体脂率都正常的人群,腰围不一定达标。因此,要科学认识体重,必须从体重指数、体脂率和腰围三个方面综合判断。 体重指数(BMI):体重指数是通过将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标准。正

0评论2025-09-040

云南疾控提醒:认清“毒菌” 远离“谣言陷阱”
人民网北京9月4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云南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野生菌种类繁多,其中不乏有毒野生菌。有毒野生菌形态各异,有的与可食用菌极为相似,让人难以分辨。因此,单凭肉眼和经验判断野生菌是否有毒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谣言一:颜色鲜艳、菌盖上有疣突的野生菌有毒 真相:以颜色判断菌子是否有毒不可靠 例如,致命鹅膏(俗称“白毒伞”)外观洁白无瑕,却含有剧毒;亚稀褶红菇(俗称“火炭菌”)颜色不鲜艳,食用后却

0评论2025-09-042

“首”经济催热新消费 中国传统商圈加速“出圈”
中新社成都9月3日电 (贺劭清 陶思阅)首店、首发、首秀、首展……近年来,各类“首”字当头的“首”经济成为中国催热消费活力的新引擎。 在成都市锦江区春熙路—太古里商圈,平均不到两天就有一个首店、首发、首秀、首展推出。 消费者在平板电脑上选好盖碗茶、大熊猫等图案,短短10分钟后,一件独一无二的“成都记忆”定制服装便新鲜出炉。近日,阿迪达斯四川首个品牌中心、三叶草旗舰店店长艾卓向中新社记者讲述她帮助两

0评论2025-09-042

消费品零售市场展现强劲韧性 报告解读增长密码
中新网北京9月3日电 (记者 张素)情绪消费“蓝海”爆发,“以旧换新”刷屏热搜,县域首店排起长龙……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今年上半年,中国消费品零售市场展现出强劲韧性。《消费品零售业上半年度报告》(下称《报告》)由毕马威中国发布,其中聚焦中国宏观经济、行业趋势、投资交易及税务动态,剖析奢侈品与时尚、服装与鞋类、健康与美妆、食品与饮料、餐饮五大子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走向,揭示消费市场新动能与增长密

0评论2025-09-042

得过一次“红眼病”后,就不会再得?中疾控提示
人民网北京9月4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中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一种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眼病。这种病以结膜高度充血为主要临床特征,常伴有眼睛流泪、畏光、分泌物增多等症状,症状通常在感染后1-2天内出现,持续1-2周。作为一种常见眼病,在公众认知中,仍存在不少误区。 误区一:看一眼就会被传染 在红眼病的认知误区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与红眼病患者对视,就会被

0评论2025-09-042

开学第一课 广东名中医为小学生讲述“抗战中的中医药”
中新网广州9月3日电 (蔡敏婕 王思瑶)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全国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3日为广州市越秀区文德路小学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思政第一课。在这堂主题为“抗战中的中医药”的课中,他向小学生讲述中医药在抗战岁月中为无数战士解除病痛的故事,并冀望后辈们传承中医药智慧。 张忠德表示,抗战时期,药品、人才双双告急,“面对西药匮乏、战场环境恶劣的困境,我们身边熟悉的中药,比如艾草、金银花

0评论2025-09-045

宝宝黄疸不退?小心是胆总管囊肿在作怪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现象,但如果持续不退,并伴有白陶土样大便和腹部肿块,家长就要高度警惕了,这可能是胆总管囊肿发出的信号”。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普外科主任医师刁美接受中新网采访时介绍,胆总管囊肿虽然是良性疾病,但却可能引发肝硬化,甚至有癌变的危险。 刁美介绍,临床上,年长患儿以腹痛、腹胀、呕吐、发热、腹泻为主要表现,新生儿和小婴儿则以黄疸、陶土便、茶色尿、腹部包块为主要表现

0评论2025-09-043

25岁医学生成吉林省第2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中新网长春9月3日电 (记者 郭佳)吉林省第2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3日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完成。25岁的捐献者李雪,正在攻读吉林大学医学硕士研究生。她的捐献不仅为一名患者带来重生机会,也标志着吉林省在推动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方面达到新的节点。 李雪2019年在校期间接触到相关宣讲后加入中华骨髓库。2022年,她的一位好友先一步完成捐献,这段经历使她更加坚定自己的决定。今年6月,她接到配型成功的通知,并

0评论2025-09-043

午休课桌椅里的成长刻度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从座椅高度、躺椅角度到材料耐用性,甚至墨水擦拭难度都作出细致规定,2026年2月起正式实施。这张“小课桌”的“大标准”,看似是对桌椅参数的精准框定,实则是用制度之尺丈量教育的温度,以细节之笔书写儿童权益的尊严。 教育从来都不是空中楼阁的宏大叙事,而是落在方寸之间的日常关怀。过去,一些学校的午休场景总带着几分凑合——木椅子拼成临时床铺

0评论2025-09-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