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斩断新型毒品滥用链条(金台锐评)

2025-06-26 10:0010people

  6月26日是第三十八个国际禁毒日。近年来,我国禁毒工作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涉毒犯罪打击和毒品滥用治理成效持续提升:2024年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3.7万起,截至2024年底我国现有吸毒人员同比下降16.7%。

  但与此同时,禁毒工作又面临新的挑战:“上头电子烟”烟弹成分从依托咪酯到兽用麻醉药品替来他明,被滥用的物质从合成大麻素等新精神活性物质到“笑气”、“Rush”、丁烷等基础化工原料……以麻精药品和未列管成瘾性物质为代表的新型毒品加速迭代、蔓延,向社会防线发起挑战。2024年,全国共查处滥用麻精药品8.8万人次,滥用未列管成瘾性物质4.9万人次,特别是在青少年中滥用趋势明显。

  新型毒品得以快速蔓延的一大原因,在于其伪装性和隐蔽性。一些不法分子以新型毒品“不是毒品”“不会上瘾”等幌子向年轻人“推销”,甚至诱骗未成年人吸食。还有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对毒品进行化学结构修饰,创造出新的替代物质,增加了欺骗性,也给打击和处罚造成了困难。例如依托咪酯被列管后,美托咪酯等替代品迅速出现,被制贩、滥用。

  因此,面对新型毒品“发现难、认定难、治理难”的现实痛点,必须创新手段,打防管控宣建综合施策,构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全链条治理格局。

  首先要完善法律保障,让不法者无空可钻。新型毒品常常采取轻微改变列管毒品化学式的方式,“创造”出“不在毒品目录的毒品”。对此,要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研究创新毒品列管方式,明确非列管成瘾性物质滥用监测和管控惩处机制,以有效应对非列管成瘾性物质现实危害,对毒品犯罪分子给予有力打击、震慑。

  还应从渠道入手,以技术手段斩断新型毒品滥用链条。新型毒品往往易隐藏、易携带、易制作,加之公安机关打击力度大,不法分子往往通过网上平台使用隐语暗语进行交流,通常在网络群组以虚拟货币支付。可以严查网络渠道,严格检查网上不法分子的“暗箱操作”,识别涉毒“暗语”。此外,还可以探索推广污水测毒和毛发验毒等技术,对滥用品种、区域分布、涉及群体进行监测,并据此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管控和查处打击工作。

  新型毒品的滥用蔓延,往往还来自于公众对其认识不足,因此必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针对一些青少年“不知是毒品”“以为是时尚产品”的问题,要加强网络宣传教育,防范青少年滥用涉麻精药品,通过“沉浸式课堂+互动实践+家校共育”模式,提升未成年人识毒防毒能力。

  新型毒品“花样百出”,损害吸食者健康,造成社会危害,破坏社会安全稳定,毒害本质显而易见,不法分子也终将难逃恢恢法网。只有准确把握毒情形势的新变化新动向,以推进新型毒品治理为重点,持续健全完善毒品治理体系,才能真正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26日 19 版)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60岁以上颈动脉容易长斑块 这样做能缩小血管斑块
近年来,公众对颈动脉斑块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我国,40岁以上的人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有40%,而60岁以上的人群检出率甚至高达100%。颈动脉斑块的存在会对健康造成多大的威胁?怎样科学看待颈动脉斑块的问题?1.什么是颈动脉斑块?我们的身体像精密机器,血液是其中流动的液体,颈动脉是其中一条主要的“输液管”。若管内堆积“斑块”杂质,身体运转可能出问题,而颈动脉斑块就是在体内悄然形成的“杂质”。简单来说,颈

0评论2025-10-194

访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拉瓦若:找到了从医的意义
十年前,意大利心脏病专家弗朗西斯科·拉瓦若踏上前往中国东北的航班。十年后,他成为吉林心脏病医院的核心专家,也是“吉心工程”最受患者爱戴的外国医生。 “我原本只打算停留一年。”拉瓦若近日在长春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回忆道,“但看到那么多患者等待救治,我知道自己不能离开。” 开启这段跨国从医之旅前,拉瓦若在米兰已有稳定的事业和体面的生活。到长春后,当他看到门诊大厅里排着的长队,他意识到自己的技术在这里有了

0评论2025-10-194

商圈焕彩 光影点亮城市活力
“老板,来一杯冷萃拿铁,再加个可颂。”“好嘞!” 夜幕降临,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人头攒动,这样的对话时有发生。沿河步道的咖啡车、甜品摊、露天酒吧次第亮灯,灯影交织成柔和的流动色带。摊主们忙着调饮、烤串、售卖文创小物。年轻人围坐在长椅上聊天,小朋友追逐着水面上映出的光影。这里成为北京夜晚极具生活气息的一道风景线。“我们每晚都来这边转转,喝杯东西,看看夜景,感觉心情都亮起来了。”住在附

0评论2025-10-192

感觉痛不要忍!这些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最近,北方多地迎来秋雨连绵的天气,同时遭遇了“断崖式”降温,不少关节炎患者感到关节疼痛加重。还有一些人一降温就有头疼的症状,这可能与寒冷刺激、偏头痛、高血压等有关。一起来聊一聊身体感受到的那些“痛”。 有些痛不容忽视 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疼痛科主任肖红介绍,疼痛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急性疼痛,对人体起到提醒和警示作用。 慢性疼痛一般是指疼痛病程超过三个月,或者是原发疾

0评论2025-10-193

拿起手机就能免费听讲座、看展览 “十四五”期间多彩文化点亮生活
从身边的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到小而美的文化新空间,“十四五”期间,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有效推动更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让文化点亮百姓美好生活。 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48个、群众文化机构近4.4万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4万多个。老百姓拿起手机,就能免费听讲座、学艺术、看展览。 旅游产品供给也更加丰富。旅游景区在产品业态、服务品质等方面正在加快焕新升级。“十四五”时期

0评论2025-10-194

爱上秋日运动,却被小烦恼绊住?别急,有招!
秋天来了,不少人用登山、骑行等运动方式拥抱自然、放松身心。 但在门诊中,我们常遇到带着“小烦恼”而来的运动爱好者:刚入门的登山者,可能被半夜突袭的“腿抽筋”打乱了计划;爱上骑行的玩家,也常因难以启齿的“屁股疼”扰乱斗志。 其实,这些不适并非运动本身的问题,而是身体在提醒我们:有些运动细节被忽略了。掌握科学应对方法,才能让运动回归纯粹的快乐。 登山后“腿抽筋”,不只是缺钙那么简单 提到腿抽筋,很多人

0评论2025-10-184

我国使用商品条码消费品达2.3亿种
本报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孔德晨)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截至9月底,我国登记使用商品条码的消费品品种总量达2.3亿种。商品条码作为消费品的唯一产品“身份”标识,是消费品进入市场流通的表征,企业每申报一种商品条码数据就标志着一款新商品的诞生。从消费品新增品种类别来看,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等产品升级迭代增速突出。今年前三季度,登记使用商品条码的26大类中,按数量排位前十的依次是:服装/鞋帽/针纺织

0评论2025-1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