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在国内销售的充电宝必须要有CCC标志吗?(服务窗)

2025-07-03 10:00370people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快速普及,消费者对移动电源(充电宝)的使用需求激增。我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充电宝生产国、消费国,2024年市场规模已达10.4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30%以上。

  今年以来,旅客携带的充电宝等锂电池产品在飞机上起火冒烟事件多发。中国民航局日前发布紧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CCC认证标志(俗称3C标识)、CCC认证标志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一时间,很多消费者都在查找自己的充电宝是否有CCC认证标志。就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人。

  问:什么是CCC认证?为什么要将充电宝纳入CCC认证监管?充电宝CCC认证从何时开始执行,是否有强制性?

  答:CCC认证(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是我国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国家安全及环境,依法实施的强制性市场准入制度。

  近年来,由充电宝引发的火灾等事故时有发生,威胁到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和公共安全。为加强充电宝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市场监管总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电子电器行业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于2023年3月发布《关于对锂离子电池等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的公告》,将充电宝及其关键部件——锂离子电池(也就是电芯)纳入强制性产品认证,也就是CCC认证管理,明确自2024年8月1日起,未获得CCC认证的充电宝及电芯,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通过实施CCC认证,按照两项强制性国家标准《音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  第1部分:安全要求》(GB 4943.1—2022)和《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技术规范》(GB 31241—2022)的规定,对充电宝的充放电温度控制、高温外部短路、跌落和挤压等关键安全指标进行严格测试,同时对生产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开展检查,确保产品持续符合标准和CCC认证要求,切实把好市场准入关。

  问:如何辨认真假CCC认证标志?

  答:目前充电宝加施CCC认证标志的主要方式为印刷或模压标志,即产品本体上印制有CCC认证标志图案。

  此外,充电宝也允许粘贴标准规格CCC认证标志。标准规格标志采用全息激光防伪技术制作,对准标志观察,整体为白色底板,黑色图案,并含有菱形图案和中国认证字样暗纹,有真实感和立体感。如果没有立体效果,那么可以判断是仿冒的标志。

  市场监管部门也提示广大消费者,CCC认证标志不能在市场上流通,网上售卖的含有CCC字样的标志均不合法,请消费者不要购买使用。

  问:2024年8月1日起,市面上销售的充电宝都要有CCC认证标志。在此之前购买的、没有CCC认证标志且未被召回的充电宝,还能用吗?

  答:2024年8月1日起,如果商家销售了没有CCC认证的充电宝,就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对于消费者来说,未被召回的充电宝能够使用。但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遵守相应规定。

  问:夏季到了,对于安全使用充电宝有哪些建议?

  答:一是消费者不要随意将充电宝放置在车内等太阳直射、高温、不利于散热的环境中使用。因为充电宝内部温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就可能发生“热失控”,引发着火或冒烟。

  二是充电宝产品内部的锂电池使用的是易燃电解液,相对不稳定,一旦出现严重磕碰、挤压变形、鼓包漏液等情形,请消费者及时停止使用并淘汰、更换。

  三是消费者在购买充电宝产品时,请认准产品上加施的CCC认证标志,也可以通过“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查验该产品的获认证情况以及CCC认证证书是否有效。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03日 14 版)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破解人脑独特性的关键DNA片段发现
科技日报北京8月19日电 (记者刘霞)究竟是什么让人脑与众不同?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个名为HAR123的小型DNA片段,这将是解开人类大脑独特性之谜的关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 最新研究表明,HAR123并非普通基因,而是一个精妙的“大脑发育调控器”。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家,精确指导脑细胞的生成方式和比例分配。值得注意的是,人类版本的HAR123与黑猩猩

0评论2025-08-204

人体细胞会通过变形修复伤口
科技日报北京8月19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自然·细胞生物学》杂志18日报道,来自英国和印度的科学家团队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人体细胞会通过改变自身形状来闭合伤口裂缝。例如,在伤口处,细胞的部分区域会根据裂缝的曲率以及细胞内部结构的组织方式发生弯曲或拉伸。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细胞自我修复的微观机制,也为研究伤口愈合和组织再生提供了新思路。 上皮细胞覆盖人体内外表面,形成保护屏障,可防止物理损伤、病原体入

0评论2025-08-204

云南昆明多举措优化就医流程
本报昆明8月19日电 (记者李茂颖)今年以来,云南昆明综合运用大数据监测、人工智能等技术,探索个性化服务,持续优化全市医院就医流程。  记者从云南省昆明市卫生健康委了解到,一方面,昆明市在市属医院创新性开通周末、节假日和夜间等时段的“弹性门诊”服务;另一方面,开展“首诊惠民行”试点,患者从进入医院、就诊、检验检查到取药整个就医环节只挂一次号。若患者首诊后因检查周期长、结果未出等原因未完成诊疗,后

0评论2025-08-203

暑期户外活动,这些技能需掌握(民生一线·暑期安全要当心)
核心阅读  暑期是户外游玩、探索自然的好时机,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奔向山野溪涧,在大自然中收获成长。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户外环境,安全这门“必修课”也要上好。做好充分的行前应急准备、掌握正确的自救求救常识,才能让快乐与安心同行。    暑假期间,不少家长选择带孩子到户外游玩。然而,户外环境复杂多变,潜藏着一些风险隐患。亲子户外游玩要做好哪些准备?如何正确应对伤病?遇到危险如何自救、求救?  备好野外生

0评论2025-08-203

“守护好群众健康,我的人生也就有了意义”
核心阅读  日前,中央宣传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2025年“最美医生”,王玉凤、申小惠、尼玛拉毛、邢少云、刘志宏、农康、何建行、张军桥、周坚红和梁春荣等10名同志光荣入选。他们崇尚医德、钻研医术,秉持医风、勇担重任;他们恪守宗旨、勤勉工作,敬佑生命、甘于奉献。本期报道聚焦几位“最美医生”,记录他们守护生命的动人故事。    一张处方笺,散发着关爱;一个听诊器,传递着温暖;一把手术刀,倾注着心血

0评论2025-0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