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入伏,马上就要进入一年中最为炎热的阶段。夏季气温高,日常生活和运动中更加容易出汗,食欲也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很多人都把夏季看作减肥的最佳时机。夏季真的适合减肥吗?可能存在哪些误区?如何利用夏季健康减重?记者采访了北京朝阳医院营养科主任贾凯。
贾凯介绍,减重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有计划的行为,不能局限于某一个季节。“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减重会造成反弹,而且体重下降时肌肉、脂肪同时减少,反弹时增加的几乎完全是脂肪,几次波动下来体脂率会越来越高,对健康的威胁更大。
关于夏季减重,网络上有一些比较流行的说法,这些说法是否正确,记者也向贾凯进行了求证。
不少人认为出汗可以减重,选择夏季高温时进行运动。对此,贾凯介绍,汗液几乎都是水分,饮水后体重就会恢复原状,而且大量出汗后未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能导致中暑甚至热射病;大量出汗后又大量饮水,会增加胃肠道和心脏负担,对健康非常不利。贾凯认为,适当出汗是维持健康的手段之一,可以在夏季早晚气温相对低的时候在户外快走或慢跑,也可以选择一些球类运动,同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必要时饮用淡盐水,身上汗未消退时不要进入温度很低的空调环境,预防感冒。
对于“吃水果减重”的说法,贾凯认为,水果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热量相对较低,确实可以辅助减重,但是不能用水果完全代替正餐。贾凯提醒,水果的蛋白质含量很少,无法满足身体需要。同时,很多水果富含果糖,大量食用会影响糖代谢甚至脂代谢,对健康造成危害。吃水果第一要注意总量控制,每天200—350克,大约就是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第二不能替代正餐,可放在两餐之间作加餐或餐前进食,以减少正餐摄入量;第三要注意种类选择,有减重需求的人群可以选择低热量、高膳食纤维的水果,如莓果类或柑橘类水果,避免热量较高及含糖较多的水果。
很多人认为主食是肥胖的罪魁祸首,减肥时会减少主食摄入。对此,贾凯介绍,主食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分解后以葡萄糖的形式吸收,是我们身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控制主食可以减少能量摄入,有助于减重。但我们身体中有些重要器官和组织,必须靠葡萄糖来提供能量,如果摄入主食量太少或长期戒断主食,机体需要将蛋白质和脂肪转化为葡萄糖,会加重代谢负担。减重时可以适度多进食优质高蛋白食物,比如瘦肉、脱脂奶、蛋、豆制品等,增加粗粮、蔬果等高膳食纤维食物,严格限制脂肪、精制糖,一日3—4餐,尽量做到餐餐都有主食和蛋白质,主食推荐不低于150克/天(干重),其中应有一半是粗杂粮及薯类。
网络上流传一些食物是“负卡路里食物”的说法,认为这些食物消化时消耗的热量高于食物本身提供的热量,如芹菜、黄瓜等。对此,贾凯表示,目前并未发现真正的“负卡路里食物”,芹菜、黄瓜都有低热量、高膳食纤维的特点,是减重时非常好的选择,但要注意,这类食物营养不全面,不能作为单一食物来源,也不能替代正餐。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17日 14 版)
失语患者有望“借机”重获“新声”
近日,上海岩思类脑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岩思类脑”)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以下简称“华山医院”)、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iBRAIN脑电联盟、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植入式脑电大模型,实现脑机接口中文解码临床突破,有望为因渐冻症、卒中等疾病导致失语的患者提供更好治疗方案。
这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在脑机接口语言解码领域,特别是针对中文这一复杂语言系统的
0评论2025-09-1043
新型“神经触手”探针刚柔可调
记者9月8日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悉,该所联合其他单位科研人员,在柔性侵入式脑机接口器件植入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发出一种刚柔可调的“神经触手”探针,将植入损伤降低超74%。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先进科学》。
在脑机接口和神经科学快速发展的当下,柔性神经电极因其出色的生物相容性以及与脑组织的良好机械匹配度,被视为实现长期稳定神经信号采集的理想技术路径。相比传统刚性电极,这种柔软的探针能显著
0评论2025-09-1043
新学期校园餐饮安全紧盯三大重点
本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林丽鹂)迎来新学期,很多家庭关注校园餐饮安全。在9月9日召开的市场监管总局例行发布会上,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介绍,今年开学,市场监管部门紧盯三大重点:“一看”“二查”“三督”。看校长履职是否认真。开学第一周,校长是否陪好第一餐;是否开学一个月内在食堂开办公会,现场解决问题;是否着力改善食堂设备设施和就餐环境。查进货查验是否严格。查学校是否执行查验制度,查食品原料验收是
0评论2025-09-1040
北京建成养老助餐点2666家
本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施芳)记者从9日举办的2025北京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四季青论坛获悉: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共有514万人,首次突破500万人大关,占常住人口的23.5%。聚焦老年人实际养老需求,全市累计建成运营养老助餐点2666家,覆盖超过九成的城乡社区、453.4万老年人。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杨志伟介绍,目前北京共备案养老机构608家,床位10.9万张。系统布局105家区域养
0评论2025-09-1035
浙江形成“15分钟中医药服务圈” 中医药护航基层健康
9日,浙江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浙江启动中医药“百科帮扶”计划,浙江全省92%的县级中医院达到二甲以上水平,所有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科,建成标准化中医馆1388家,形成了“15分钟中医药服务圈”,94.5%的家庭医生团队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让中医药更好融入防病治病,守住基层健康关。
浙江是传统中医药大省,也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今年是浙江实施“中
0评论2025-09-1043
青海省15年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城乡全覆盖
“15年来,青海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城乡全覆盖,人均经费补助从15元(人民币,下同)提高到99元,服务项目从9类拓展到28类。”9日,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处长李渊海介绍。
当日,青海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5周年宣传月活动启动。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关系千家万户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近年来,青海省持续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致力于解决基层民众看病难、
0评论2025-09-1047
传染病防治“法治处方”上新 筑牢公共卫生防线
“每一次修订传染病防治法,都是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总结,此次修订不是一次简单的‘小修小补’,是对传染病防控责任的‘量身定制’。”修订后的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新法”)自9月1日起施行,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副院长刘智慧在日前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数字社会治理研究院、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共同主办的传染病防治法的修订与实施论坛上表示,作为防治传染病的“法律处方”,传染病防治法的演
0评论2025-09-1041
国家药监局修订小活络制剂说明书
人民网北京9月9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消息,根据药品不良反应评估结果,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对小活络制剂,包括丸剂和片剂说明书中的【警示语】、【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进行统一修订。
根据公告,所有上述药品的上市许可持有人均应当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按照要求修订说明书,于2025年11月28日前报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修
0评论2025-09-0940
《中药生产监督管理专门规定》发布
人民网北京9月9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国家药监局网站消息,9月8日,国家药监局公布《中药生产监督管理专门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26年3月1日起施行。
《规定》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4〕5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5〕11号)要求,健全符合中药特点的全
0评论2025-09-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