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无症状不用治?用偏方能“药到病除”?专家澄清乙肝防治误区

2025-07-27 12:00360people

“降低中国肝硬化、肝癌发生率,就要尽早从源头上把关设防,加强主动筛查、扩大治疗覆盖,推动患者早诊早治、应治尽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肝病专委会委员胡中杰教授26日在线接受采访时指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病情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在采访中,他还澄清了一些民众对乙肝防治的误区。

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在控制病毒性肝炎,尤其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乙肝表面抗原总体阳性率从1992年的9.72%降到2020年的5.86%,降幅超过39%。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中国乙肝疾病负担仍然很重。

据悉,乙肝病毒感染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显示,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肝硬化年发生率为2%-10%,肝硬化患者的肝癌年发生率为3%-6%。现阶段,中国乙肝病毒感染者主要集中在35岁-55岁。这个年龄段患者不仅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还是家庭的中坚力量与重要支柱。如果不及时接受规范治疗,不仅影响感染者自身健康,一旦出现肝衰竭、肝硬化或肝癌,还会增加治疗成本和照护压力,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家庭的正常生活。

不过,在乙肝治疗方面,民众仍有误区。对于“无症状就没必要治疗”的认知,胡中杰教授强调:“符合治疗适应证的患者,应尽早启动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延缓和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延长生存时间,还有助于降低潜在的治疗成本,维持长期健康和生活质量。”

“心理负担和病耻感也是阻碍感染者启动抗病毒治疗的主要原因之一。”胡中杰教授解释,公众和感染者对乙肝仍缺乏科学认知,很多感染者害怕同事、朋友、家人知道,内心存在较强的病耻感,导致讳疾忌医甚至拒绝治疗。调查显示,有74%的乙肝病毒感染者担心自己会把疾病传染给家人。“其实,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日常接触,如:共用餐具、拥抱、握手等不会传播乙肝病毒,患者和家属应树立正确认知,破除歧视,尽早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胡中杰教授介绍。他强调:“家庭是乙肝防治的重要阵地,乙肝防治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共同参与。抗击乙肝是场‘持久战’,长期坚持治疗对感染者和家属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家人的关爱和支持,是鼓励感染者克服心理负担、坚持长期规范治疗的坚实基础。希望更多公众、感染者及其家属都能重视肝炎防治,从全家行动迈向社会共治。”

“担心需要长期服药、药物副作用、迷信‘药到病除’的偏方,也是乙肝病毒感染者拖延不治的常见原因。”胡中杰教授表示,虽然慢性乙肝尚不能完全根治,但随着近些年乙肝抗病毒药物的不断迭代升级,疗效和安全性已显著提升,坚持规范抗病毒治疗能有效延缓和阻断病程进展,帮助患者实现长期健康的目标。

胡中杰教授提醒:“为了自己的健康并给予家庭长久的陪伴,在乙肝防控方面我们应该筑牢三道防线,即成年人一生至少做一次乙肝筛查;根据需要接种或补种乙肝疫苗;30岁以上或者有乙肝肝硬化/肝癌家族史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及早接受抗病毒治疗。”

“我们建议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家庭共同参与乙肝筛查,及早发现潜在风险。如果筛查结果为阴性,可以根据需要接种或补种乙肝疫苗;如果筛查出阳性结果,家人应鼓励他们早诊早治,陪伴他们应对疾病挑战,阻止病情恶化,共享幸福长久的家庭生活。”胡中杰教授进一步解释,乙肝病毒感染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等到症状显现,部分感染者已经进展到肝硬化或肝癌。因此,主动筛查不仅是为了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更是为了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及早干预。

根据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30岁以上或有乙肝肝硬化/肝癌家族史的血清HBV(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者,无论ALT(谷丙转氨酶)水平高低,都建议抗病毒治疗。据悉,在长期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下,感染者体内的乙肝病毒可以得到最大限度地抑制,从而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按照目前的抗病毒指征,基本上近95%的感染者都应该接受治疗。如今,许多兼具疗效和安全性的创新药物被纳入医保,药物的可及性和可支付性大大提升,为控制病情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身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副院长、肝病中心主任医师的胡中杰教授表示,“现在临床上正加速实施扩大治疗的策略,希望能够让更多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从中获益,帮助他们尽可能避免以后遭受肝硬化或肝癌等更严重的肝脏问题。”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秋消费新意浓
从月饼口味推陈出新、文化创意赋能老字号,再到消费场景不断创新,今年的中秋消费市场呈现出浓浓新意。中秋佳节的主角之一——月饼,正在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既有老字号的文化赋能,也有文创品牌的创新表达。在山西省太原市的山西会馆,游客郑晓奇对店里现烤的五仁月饼赞不绝口:“刚出炉的月饼,酥软又热乎!”传统馅料主打新鲜出炉,保持了最纯粹的风味和口感,吸引着追求经典口味的消费者。与此同时,新口味顺应中式养生

0评论2025-10-070

省际交界游爆火 边缘城市如何变身假期顶流?
“高铁串起两省山水,在浙江看江山江郎山风貌后,再到江西品上饶望仙谷仙侠氛围,这样的跨省旅行既新鲜又方便。”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浙江宁波游客谢培带着家人踏上“浙赣边际游”线路,第一站便选择了衢州江山的江郎山。他翻开手机里的相册笑着说:“以前觉得省界地区偏远,现在交通方便了,反而成了深度游的特色。”假期期间,像谢培一样选择“跨省串游”的游客不在少数。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浙江与江西、福建、安徽交界的

0评论2025-10-070

“十一”假期“谷子经济”备受青睐 撬动年轻消费市场
“虚拟世界的人物化为徽章、玩偶等‘谷子’,变成现实中的‘朋友’给我很多陪伴和快乐,我愿意为这种情绪体验买单。”10月4日,“谷子”爱好者李布丁在河南省会郑州一家商场里与朋友相约“吃谷”。“谷子”源于英文“goods”(商品)的音译,主要指漫画、动画、游戏等IP衍生的周边商品,包括盲盒、“吧唧”(徽章)和卡片等。近年来,“谷子经济”成为消费新热点。今年“十一”假期,郑州大上海商场的“谷子”店内人潮涌

0评论2025-10-070

中秋佳节,月饼这样吃更健康
中秋佳节来临,象征着团圆的月饼是时令美食。吃月饼时搭配什么食物对身体更为有益?“无糖月饼”能多吃吗?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介绍,月饼往往热量不低,一个60克左右的月饼,其热量就堪比一碗米饭。因此,选择月饼时可仔细查看营养成分表,挑选热量较低的月饼,同时控制食用量。此外,吃完月饼要进行适量运动,帮助消化。“无糖月饼”是否更健康?于康说,所谓的“无糖月饼”实际上只是没有额外添加蔗糖,并不意味着

0评论2025-10-070

中国北方局地将降温10℃以上 南方多地高温持续
中央气象台6日预计,7日至9日,新一股冷空气登场,东北、华北、黄淮等地将先后有大风降温天气,气温将下降4℃至8℃,局地降温10℃以上。而中国南方多地未来一周高温天气持续。监测显示,在冷空气和阴雨影响下,5日,西北和东北部分地区降温明显,局地降温达14℃至16℃。中央气象台预计,7日至9日,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华北、黄淮等地先后有4级至5级风,阵风7级至8级,内蒙古东北部局地阵风9级;气温先后下

0评论2025-10-070

“鸡排哥”“炒粉哥”接连走红,“情绪价值”成假日文旅新密码
“‘鸡排哥’走红后,‘炒粉哥’又火了?” 国庆前夕,一位在江西景德镇卖炸鸡排的摊主意外走红,被网友亲切地称为“鸡排哥”。与此同时,河南济源一位炒粉摊主的暖心故事也迅速在网络发酵,同样掀起文旅市场的关注热潮。 两位看似不搭界的“普通人”,为何能先后成为国庆假期里的“顶流”?这背后,正透露出当下文旅消费的新密码。 “鸡排哥”李俊永正在为食客炸制鸡排。记者 李韵涵 摄 “鸡排哥”为啥这么红? “鸡排免费

0评论2025-1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