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关于基孔肯雅热:会人传人吗?和登革热有何不同?如何防?

2025-07-28 10:00210people

新华社深圳7月27日电(记者白瑜)“前一晚吃完烤肉,第二天关节突然疼得厉害,我还以为是痛风。”广东省佛山市民陆先生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在本轮基孔肯雅热疫情中“中招”。他起初以为只是痛风不适,直到全身红疹蔓延、手腕痛得无法握杯,才意识到问题。在医院,医生告诉他,这种由“花蚊子”(伊蚊)传播的病毒,名叫“基孔肯雅病毒”。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会人传人吗?和登革热有何不同?如何防?针对以上问题,记者采访了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控所专家。

一问: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网络资料显示,“基孔肯雅”源于非洲坦桑尼亚南部的土语,意为“令人弯腰屈背”,描述了患者因关节剧痛而弯腰的姿态。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控所专家表示,基孔肯雅热是由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的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其潜伏期一般是1至12天,通常是3至7天。被叮咬人群中约20%至30%会发病,多数人症状轻且可自愈。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而最典型的“腕关节受压剧痛”常让患者痛到无法自主穿衣。

二问:基孔肯雅热是否“人传人”,为何要隔离感染者?

国家疾控专家在发布会上强调,“基孔肯雅热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人传人。”不过确诊患者仍需住院防蚊隔离,建议定点医院专门加装防蚊纱窗、配备蚊帐。这是切断蚊媒传播链的关键。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控所专家解释:“患者发病后1周内血液中病毒载量最高,此时若被蚊子叮咬,病毒会在蚊体内繁殖2-10天,再叮咬健康人即可传播。隔离不是防人传人,而是防‘蚊传人’。”数据显示,伊蚊在30℃以上适宜条件下,最快7天可完成从卵到成虫的发育,一只携带病毒的蚊子可叮咬多人,这也是本次疫情短期内扩散的重要原因。

三问:如何区分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症状?

“像被人用锤子砸过关节!”佛山市民陆先生回忆发病经历时仍心有余悸。高烧39℃、关节剧痛与皮疹的“基孔肯雅三联征”症状,是基孔肯雅热的主要特点。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控所专家进一步表示,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症状相似,常被混淆。两者都是通过花蚊子传播的病毒性疾病,基孔肯雅热“痛得更久”,登革热“危险更大”。登革热的危险在于其重症可能导致严重出血或休克甚至死亡;而基孔肯雅热虽然较少危及生命,但其标志性的关节剧痛往往更持久。

四问:哪些人群需要重点防范?

尽管目前病例为轻症,但专家特别警示新生儿、老人、慢病患者等三类人群仍需高度警惕重症风险。原因在于对于新生儿,若母亲分娩时处于病毒血症期,病毒可通过产道传播,感染后易出现心肌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对于老年人,免疫功能衰退,感染后易引发病毒性关节炎、肺炎;对于慢病患者,高血压患者感染后可能出现血压波动,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延迟,加重关节病变风险。

五问:如何清除花盆积水里藏着的“造蚊工厂”?

广东省疾控中心发出倡议:“每日三分钟清除积水”,尤其关注家中花盆托盘、饮水机积水、水生植物等蚊虫孳生地,积水容器需倒置或加盖,从源头降低感染风险。

怀疑感染基孔肯雅热后,应及早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主动告知医生“蚊虫叮咬史+疫区旅居史”。“花蚊子”不可怕,这个夏天,让我们共同筑牢健康防线。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管住嘴,迈开腿”(金台随感)
近年来几次健康体检,都被查出胆固醇偏高、轻度脂肪肝之类“小毛病”。每次医生解读体检报告单,总会认真叮嘱:平时要管住嘴、迈开腿。道理虽懂,可就是不能真正管住、迈开,更难以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管住嘴,迈开腿”,乃养生箴言,蕴含着能量平衡、代谢调节的科学道理。其关键在于控制能量摄入,尤其是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摄入,同时以运动增加能量消耗,减少脂肪累积,给体内的“坏脂肪”来个“节源开流”,从而降低罹患脂肪

0评论2025-08-255

眼睛闹脾气 警惕脑梗搞突袭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从医学视角看,它也是大脑疾病的“监视器”。视神经作为大脑的直接延伸,眼底血管与脑血管具有同源的解剖学结构。这种同源的神经解剖联系,意味着大脑的“风吹草动”往往会在眼睛上投射出蛛丝马迹。对于脑梗这一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及高致死率的疾病更是如此。 今天,北京地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冯恩山就帮大家揪出那些藏在眼睛变化里、脑梗发出的预警信号。 视力异常背后的大脑危机 72岁的王阿

0评论2025-08-252

随心所浴 容易招病
天热易出汗,每天晚上临睡前洗个澡成了大多数人的“规定动作”,否则就浑身不舒坦。不过,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群等,随心所“浴”可不成,很容易对心血管、皮肤等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接下来就为大家盘点三种容易生病的洗澡方式。 凉水洗澡 当身体热得快要冒烟儿时,冲个透心凉听起来很激爽舒服,但本质上是人为制造的“环境变冷”的假象,并不会比温水澡更降温。而且,洗凉水澡本身也是一种较为危险的行为。 虽已立秋但天

0评论2025-08-254

晒背OR艾灸 跟风养生先辨体质
“晒背祛寒湿”“居家艾灸驱冬病”等网红养生法热度飙升。这些方法看似好处多多且简单易操作,但需要提醒大家,无论是哪种养生方法,操作前都需先咨询中医师进行体质辨识和穴位指导,避免盲目跟风养生变伤身。 养生养出一身伤 67岁的张女士也想尝试晒背改善关节不适,在午饭后背对太阳暴晒两个多小时,逐渐感到头晕、心慌、胸闷气短。当天下午她到医院就诊,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血压升高。 医生询问后发现,张女士有高血压病

0评论2025-08-253

一种关键蛋白可能是调控大脑衰老的“主开关”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科学家发现,大脑衰老背后隐藏着一种名为FTL1的关键蛋白。实验显示,过量FTL1蛋白会导致小鼠记忆力衰退、大脑神经连接减弱以及细胞反应迟钝。一旦阻断这种蛋白,老年小鼠就能恢复年轻时期的大脑功能与敏锐记忆力。这一突破性发现表明,FTL1很可能是调控大脑衰老的一个“主开关”。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衰老》杂志。 大脑中负责学习和记忆的关键区域——海马体,尤其容易受到衰老的影

0评论2025-08-253

莫让“瘦身”变“伤身”(百姓关注)
近期,随着减肥瘦身成为许多人的“夏日刚需”,减肥市场迎来消费高潮。然而,诸如“快速燃脂,一周瘦10斤!”“不节食不运动,轻松瘦身无负担!”等夸张的广告宣传背后,暗藏着不少消费陷阱。虚假宣传、夸大功效是减肥消费中的突出问题之一。广东惠州市网友在人民网“人民投诉”平台留言,她今年4月在网上购买“纤体膏”后被要求添加企业认证的微信客服,客服以“赠送礼品”和“定制方案”为由向她索要个人信息,并推销高价减肥

0评论2025-08-251

做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尖兵
通过无创脑机接口帽采集患者大脑信息,再借助强大算力进行计算分析,构建脑功能状态、神经肌肉控制和运动意图表达模型,进而“重建”受损的神经环路……如今,这一破译大脑“密码”的科幻场景在中国已成为现实,为大脑神经受损的治疗与康复提供了强大助力。随着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持续进步,医疗领域的创新突破也在不断涌现。过去无法解决的医疗难题、难以攻克的疑难杂症,有望随着新技术、新疗法的应用而逐步找

0评论2025-08-254

新学期临近,专家支招如何缓解“开学焦虑”
随着开学时间越来越近,有家长发现,孩子总是高兴不起来,干什么都觉得没意思,易发脾气、食欲下降甚至失眠,还有一些孩子假期里生活习惯被打乱,导致体重增加、近视加重。 经过了漫长的假期,如何在短期内帮助孩子顺利平滑向新学期过渡?8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多位专家从心理健康、体育运动和疾病防控方面为家长支招。 “家长是非专业人员,要想判断孩子是不是出现了心理问题,可先观察孩子的言语、情绪

0评论2025-08-252

新研究:木质素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菌作用
据新华社赫尔辛基电 (记者朱昊晨、徐谦)木质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陆地植物细胞壁中的复杂聚合物,也是木材工业的重要副产品。芬兰一项新研究显示,木质素具有广谱抗病毒和抗细菌作用,并有望成为涂料、包装材料或消毒产品等领域合成抗菌剂的绿色替代品。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近日发布新闻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采用简便的水基提取法,从桦木屑、麦秸和燕麦壳中分离出高纯度木质素。实验结果表明,木质素不仅对无包膜的肠

0评论2025-08-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