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宝宝“头睡偏了”?可能没那么简单(医说新语)

2025-08-05 10:00140people

  有些家长会发现宝宝的头不圆,可能会以为“头睡偏了”,实际上情况不那么简单,很可能发生了颅缝早闭,对此不能大意。

  颅缝早闭危害多

  宝宝在正常情况下,头颅颅缝是一直存在的。颅骨在3岁之前会沿着颅缝的垂直方向生长,为宝宝的脑组织发育提供空间,同时保护脑组织不受损伤。刚出生宝宝的颅骨主要缝隙有4条——额部的额缝,顶部的冠状缝和矢状缝,枕部的“人”字缝。出生后很快额缝即生理性闭合,其余3条颅缝形成一个“工”字形状。颅缝相当于颅骨的发源地,颅骨骨缝间有纤维连接,里面有大量的成骨细胞适应性增长,形成新生的颅骨结构。颅骨在骨缝连接处扩容增长,从而增加颅腔的容积,为脑组织的发育提供空间。

  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宝宝3岁之前。3岁之后,颅腔的容积增长就变得很缓慢了。一些宝宝在颅骨发育过程中,颅骨出现了过早的融合导致颅缝消失闭合,从而限制了颅骨的生长,导致局部颅腔容积下降,形成了异常的头型,这种病理现象叫做颅缝早闭。

  颅缝早闭就相当于给脑组织戴上了箍儿,并不停地念“紧箍咒”。宝宝一条或几条颅骨骨缝过早的消失或闭合,会导致诸多危害:比如过低的颅腔容积导致脑组织发育受限,可能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颅腔容积过小,脑组织和颅骨相互挤压,导致颅内压升高,导致突眼、视乳头水肿、小脑扁桃体下疝等;颅缝闭合的同时,其他颅骨代偿性生长,导致颅面部出现严重的畸形,影响美观,如果没有早期处理,会影响宝宝正常的心理及精神状态。

  检查方法有四招

  针对类似“头睡偏了”的情况,需要通过“一看”“二摸”“三评估”“四检查”对宝宝头部进行仔细检查。

  一看,宝宝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头颅异常,容貌不对称甚至畸形表现。矢状缝过早闭合引起颅骨向侧方生长受限,颅骨向前后方代偿性扩张生长,表现为长头畸形,也称作舟状头畸形,是最常见的头颅畸形,约占40%—70%。一侧冠状缝早闭导致整个前面额部、眶部不对称生长,称为前斜头畸形。双侧冠状缝早闭引起颅骨向前后方向生长受限,导致前额部短小,颅骨向左右代偿性生长,称为短头畸形。一侧人字缝的早闭导致两个耳朵位置是不对称的,枕部出现偏斜,称为后斜头畸形。另外,还有一些罕见情况,多条颅缝出现融合,导致颅腔容积严重缩小,导致患儿眼球突出,囟门不闭合,称为尖头畸形。

  二摸,多数情况下可以手指摸到颅缝处闭合的鼓脊,宝宝前囟饱满、囟门膨隆,提示颅内压高,有助于判读颅缝早闭。

  三评估,儿童保健科门诊有红外线头型分析,可以初步判断头颅形状是否异常。脑容量不足导致脑神经发育迟缓,较同龄儿童相比,患儿表现为行为异常,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如有持续性颅内压增高情况,表现为宝宝头围短时间内快速增大,大头娃娃表现或出现双眼下视的落日征表现。

  四检查,判读颅缝早闭的金标准是头颅CT+颅骨三维重建,能够详细地判读颅骨畸形情况、颅缝早闭性质、完全闭合或部分闭合、脑组织发育情况,但是上述放射性检查需要在CT室完成,而且低龄宝宝需要镇静药治疗,检查过程比较繁琐。头颅MRI能够有效评估脑组织发育情况,但是检查耗时长且同样需要宝宝镇静治疗。

  术式根据年龄定

  颅缝早闭手术目的之一是解除颅骨对脑组织的压迫,扩大颅骨腔隙,为脑组织发育提供空间。除此以外,颅缝早闭还会对患儿头颅外观,颌面部的眼、耳、鼻等外观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手术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改善宝宝异常的颅颌面外观,为宝宝成年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颅缝早闭的宝宝个体差异较大,颅缝早闭术后宝宝随访尚不完善,因此标准的手术年龄尚不确定。国外内研究表明,早期手术对于宝宝神经功能恢复较好。手术越早,大脑认知功能恢复越好。另外,1岁以内宝宝的颅骨对于手术缺损有强大的修复能力,但是随着年龄增加,此修复能力逐渐减弱。因此,术式要根据患者颅缝早闭类型、狭窄性质、致畸程度、颅内压是否存在等综合情况而定。

  根据宝宝年龄不同,颅缝早闭的类型不同,手术方式大致可分为4种情况。

  首先,年龄在3-5月,手术效果最佳,可选用内镜辅助下闭合颅缝条状切除术,术后佩戴矫正头盔塑形。

  其次,年龄在5-11月,可选用单纯截骨法,针对较为常见的矢状缝早闭的患儿,可应用“π”形截骨法,术后佩戴矫正头盔。

  第三,年龄大于1岁的患儿,根据不同颅缝早闭的类型,选用不同的颅骨重建的手术方法。对冠状缝早闭、额缝早闭等影响眼眶的患儿还需进行额、眶重建重塑的方法。

  最后,对年龄较大儿童可考虑其他方法,比如浮动颅骨瓣技术、游离骨瓣转移重塑、可吸收固定材料加骨瓣手术、牵张成骨技术等。

  此外,颅缝早闭的宝宝中还有一部分合并脑积水、小脑扁桃体下疝、斜视等并发症,也需要进行对症治疗。

  总之,关于宝宝头颅外形的事,不是睡偏了那么简单。上述仅供参考,具体情况建议到正规医院问诊治疗。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外科)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秋消费新意浓
从月饼口味推陈出新、文化创意赋能老字号,再到消费场景不断创新,今年的中秋消费市场呈现出浓浓新意。中秋佳节的主角之一——月饼,正在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既有老字号的文化赋能,也有文创品牌的创新表达。在山西省太原市的山西会馆,游客郑晓奇对店里现烤的五仁月饼赞不绝口:“刚出炉的月饼,酥软又热乎!”传统馅料主打新鲜出炉,保持了最纯粹的风味和口感,吸引着追求经典口味的消费者。与此同时,新口味顺应中式养生

0评论2025-10-070

省际交界游爆火 边缘城市如何变身假期顶流?
“高铁串起两省山水,在浙江看江山江郎山风貌后,再到江西品上饶望仙谷仙侠氛围,这样的跨省旅行既新鲜又方便。”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浙江宁波游客谢培带着家人踏上“浙赣边际游”线路,第一站便选择了衢州江山的江郎山。他翻开手机里的相册笑着说:“以前觉得省界地区偏远,现在交通方便了,反而成了深度游的特色。”假期期间,像谢培一样选择“跨省串游”的游客不在少数。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浙江与江西、福建、安徽交界的

0评论2025-10-071

“十一”假期“谷子经济”备受青睐 撬动年轻消费市场
“虚拟世界的人物化为徽章、玩偶等‘谷子’,变成现实中的‘朋友’给我很多陪伴和快乐,我愿意为这种情绪体验买单。”10月4日,“谷子”爱好者李布丁在河南省会郑州一家商场里与朋友相约“吃谷”。“谷子”源于英文“goods”(商品)的音译,主要指漫画、动画、游戏等IP衍生的周边商品,包括盲盒、“吧唧”(徽章)和卡片等。近年来,“谷子经济”成为消费新热点。今年“十一”假期,郑州大上海商场的“谷子”店内人潮涌

0评论2025-10-071

中秋佳节,月饼这样吃更健康
中秋佳节来临,象征着团圆的月饼是时令美食。吃月饼时搭配什么食物对身体更为有益?“无糖月饼”能多吃吗?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介绍,月饼往往热量不低,一个60克左右的月饼,其热量就堪比一碗米饭。因此,选择月饼时可仔细查看营养成分表,挑选热量较低的月饼,同时控制食用量。此外,吃完月饼要进行适量运动,帮助消化。“无糖月饼”是否更健康?于康说,所谓的“无糖月饼”实际上只是没有额外添加蔗糖,并不意味着

0评论2025-10-070

中国北方局地将降温10℃以上 南方多地高温持续
中央气象台6日预计,7日至9日,新一股冷空气登场,东北、华北、黄淮等地将先后有大风降温天气,气温将下降4℃至8℃,局地降温10℃以上。而中国南方多地未来一周高温天气持续。监测显示,在冷空气和阴雨影响下,5日,西北和东北部分地区降温明显,局地降温达14℃至16℃。中央气象台预计,7日至9日,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华北、黄淮等地先后有4级至5级风,阵风7级至8级,内蒙古东北部局地阵风9级;气温先后下

0评论2025-10-070

“鸡排哥”“炒粉哥”接连走红,“情绪价值”成假日文旅新密码
“‘鸡排哥’走红后,‘炒粉哥’又火了?” 国庆前夕,一位在江西景德镇卖炸鸡排的摊主意外走红,被网友亲切地称为“鸡排哥”。与此同时,河南济源一位炒粉摊主的暖心故事也迅速在网络发酵,同样掀起文旅市场的关注热潮。 两位看似不搭界的“普通人”,为何能先后成为国庆假期里的“顶流”?这背后,正透露出当下文旅消费的新密码。 “鸡排哥”李俊永正在为食客炸制鸡排。记者 李韵涵 摄 “鸡排哥”为啥这么红? “鸡排免费

0评论2025-1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