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育儿补贴“投资于人”托举未来

2025-08-08 10:00160people

日前,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这是我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普惠式生育支持政策,也是我国社会福利体系的重要突破,体现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战略导向。

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政策,面向育儿家庭直接发放现金补贴,此前已在多个省份有过探索。此次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育儿补贴制度,释放出国家对于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决心,其背后是我国对于“投资于人”的长远考量。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生育支持政策,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到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均受到了全社会的欢迎。从国际实践看,生育支持需要综合施策,以现金方式直接补贴生育家庭,帮助降低生育养育成本,可以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对于低收入育儿家庭来说也更直接、更实惠。

据测算,国家育儿补贴每年将惠及2000多万个婴幼儿家庭。从总额看,这项支出不是个小数目,虽然主要由中央财政承担,仍需要综合考虑可支配财力和地区间平衡等现实问题,算好这笔“投资于人”的经济账、长远账。

算好经济账,需权衡财政支出与民生效益。短期内,政策实施会增加财政压力,但这种现金补贴,可以更灵活地用于育儿消费,对内需形成直接刺激。有网友戏称每月300元补贴“不够买一罐奶粉”,但对于低收入育儿家庭而言,可以起到一定的兜底作用。如果再叠加税收扣除等举措,相当于增加了育儿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对于提振生育意愿能起到促进作用。类似举措在此前部分省份试点中已释放积极的政策效应。

算好长远账,需强化政策可持续性。国家育儿补贴制度被称为“投资于人”的里程碑,尽管能否实质性地改变生育意愿还有待观察,相关政策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但其起步意义重大,彰显了政策诚意。不过,在育儿成本抬升的背景下,政策效能会逐步减弱,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因财政差异在执行上打折扣的现象,这就需要通过对政策举措的不断优化,持续释放长期红利。

作为宏观政策的创新之举,“投资于人”有利于促进形成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以育儿补贴制度为起点,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投资于人”政策举措落地实施,让我国经济发展充满民生温度。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秋天养生做好“三防”(中医养生)
立秋之后,阳气始收余湿尚存,天地间暑湿未退,燥气初萌,人体易受湿邪困脾、燥邪伤肺的双重困扰。秋天养生,需要做好“三防”。  一是防燥。中医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人体容易感受秋燥之邪,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复发或逐渐加重。中医认为,“燥则润之”。预防和治疗秋燥多用“润”法,保护人体津液不丧失。可适当吃一些有养阴润肺功效的食物,如百合、银耳、莲子、南瓜等。  二是防散。

0评论2025-08-180

网购绿植如何“所见即所得”(百姓关注)
货不对板、虚假承诺、售后拖延、退换困难……一些读者近日来信反映,在直播间网购绿植遭遇不愉快经历,呼吁从业者诚信经营,维护消费者权益。“主播说所有货都是直播间品相,拿到手却根本不是。”网友“爱植物的发福蝶”说,自己在某网购平台“南艺花卉”直播间购入一株彩叶芋,主播明确承诺发货植株叶片已显现粉色,但收货后都是绿叶。无独有偶,网友“T婷T”在“桔桔的美丽花园”直播间下单南天竹盆栽,收货后实测高度110多

0评论2025-08-180

“AI谣言”为何易传播难防治?(深阅读)
当前,AI(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AI也被用于制作发布谣言、不实信息,可能对部分群众造成困扰。今年4月,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聚焦利用AI制作发布谣言、不实信息等乱象开展重点整治。  从“暴雨引发山体滑坡”的伪造视频到“核电站泄漏”的AI生成新闻稿,“AI谣言”表现形式多样,让不少群众一度信以为真。“AI谣言”从何而来、为何泛滥、如何整

0评论2025-08-180

警惕“领取育儿补贴”诈骗套路(服务窗)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近日,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警方却发布消息,提醒公众,有些“育儿补贴”领不得,这是为何?“这本是一项全国性的惠民政策,却被一些诈骗分子‘蹭热点’,制造出新型骗局。”昭通市公安局昭阳分局民警邵丽君说,“目前分局已接到多名群众举报,称自己在社交媒体上收到的‘领取育儿补贴’信息是诈骗信息。

0评论2025-08-180

新型显微技术突破快速3D成像极限
科技日报北京8月17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显微技术,突破了快速3D成像的极限。他们利用25台相机组成高速显微镜,能一次性捕捉整个小型生物体内部的实时细胞动态过程。该技术为发育生物学、神经科学和运动研究等领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观察手段,将推动生物医学研究向更高维度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相关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光学》期刊。 传统显微镜在获取3D图像时,通常依赖机械聚焦

0评论2025-08-180

涵养医疗服务中的人文精神(编辑手记)
医学直面生命,不仅有对病痛的疗愈,还有对心灵的慰藉,医务工作者只有涵养人文精神,才能更好地开展医疗服务。医疗服务中的人文精神,源自对生命的敬畏心、对患者的同理心、对工作的责任心,归根到底是“以患者为中心”。医疗技术越是发展,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就愈发凸显,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更加需要医务工作者具有高超的医术、敏锐的感知和精准的判断。可以说,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共同承载着医学的使命,共

0评论2025-08-180

医德是医生职业生涯的“长明灯”(无影灯)
今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在节日到来之际,北京协和医院著名妇产科专家郎景和写诗一首,题为《当医生真好》:“当医生真好,像春天的风轻轻地抚慰疼痛的伤口。当医生真好,在宁静的深夜里,做虔诚的健康守护者。用双手捧起啼叫的新生,也送走安详的落叶。当医生真好,每一次托举,都是对生命庄严的承诺……”  “当医生真好”,是郎景和从医50余年的感悟。自古以来,医生都是一个崇高而神圣的职业。从张仲景到孙思邈

0评论2025-08-180

优化规则满足群众多元用药需求
如何正确报量、精准报量,是医药机构在落实集中带量采购工作中关注的重点。近日,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报量工作正式启动。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报量规则首次增设按厂牌报量选项,满足公众多元化用药需求,并明确在集采协议量外医疗机构可自主采购非中选药品,避免“一刀切”。 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信息科科长顾晓风介绍,本次集采报量工作于8月6日至8月25日开展。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

0评论2025-08-180

暴雨洪灾后,守护健康要“三防”
连日来,全国多地遭遇暴雨,部分地区出现道路积水甚至洪涝现象。环境潮湿加之垃圾漂浮,极易形成病原体滋生的“温床”,为人们的健康埋下隐患。 为此,专家提醒公众重点做好“三防”:一防“病从口入”引发的肠道疾病,二防污水接触造成的皮肤感染,三防蚊虫叮咬导致的虫媒传染病。 严防病从口入 杜绝肠道疾病 洪涝灾害发生后,洪水不仅会淹没并破坏饮用水设施和水源,同时还会影响食品安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

0评论2025-08-165

这些退热药儿童慎用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诊了一位11岁的男孩。他因发烧服用尼美舒利并肌肉注射柴胡退热剂后,全身90%的表皮剥脱、糜烂,被确诊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这一病例再次敲响了儿童用药安全警钟。 错误服药诱发免疫异常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副主任翟志芳介绍,TEN是一种罕见但凶险的重症药疹,死亡率高达14.8%—30%。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尹昌林告诉记者,TEN的典型症状

0评论2025-08-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