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头发越洗越少?脱发的锅该谁背

2025-08-11 10:00180people

天热爱出汗,头发秒变“大油田”,要不要洗个头却让不少人犯了难——每次洗头都会一团一团掉头发,岌岌可危的发际线让人实在不忍心下手。问题来了,头发真的会越洗越少吗,脱发的锅到底该谁背?最新一期“科学”流言榜揭晓,网罗近期热门的健康流言,快来看看生活误区背后藏着哪些真相。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

流言

长期用抗过敏药易形成依赖

真相不少人担心抗过敏药用久了会产生依赖,秉承能不用就不用的原则,在过敏季选择生扛。其实,使用抗过敏药并不会产生药物依赖。

过敏时出现的鼻子痒、打喷嚏、皮疹风团等症状,主要与一种叫“组胺”的炎症物质有关。组胺需与H1受体结合,才会引发过敏反应。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的作用原理,正是阻断两者的结合,从而减轻过敏症状。这类药物既不会导致生理或精神依赖,停药后也无戒断反应。若停药后过敏症状反复,很可能是因为过敏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合理使用抗过敏药是控制过敏症状、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手段。盲目担心药物依赖而拒绝规范用药,甚至擅自停药,可能会加重病情。

流言

频繁洗头会导致脱发

真相每次洗头都会掉一团头发,频繁洗头会不会导致脱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相反,保持头皮清洁对维护头发及头皮健康至关重要。

对于正常人来说,头发的脱落主要是由于毛囊进入休止期后的自然脱落,而不是因为频繁洗头。病理状态下的脱发可能关系到免疫、遗传、激素水平、精神应激、营养状态和某些药物的副作用等。与这些因素相比,洗头的影响微乎其微。适度洗头可以清除头皮上的过多皮脂、灰尘和脱落的死亡细胞,有助于保持头皮健康。

但是为什么有这样的误解呢?在洗头过程中,一梳头,有很多头发轻易就掉下来了,一是因为洗头后摩擦力小了,该掉的这部分头发就脱落下来了。第二个原因是部分头发正处在休止期,实际上每天都该脱落的。但是,在洗头的时候,有一个比较集中的梳、揉的外力,这些头发会更集中脱落。

多久洗一次头更合适?北方地区、夏季时段,阳光直射损伤头皮屏障,加速油脂氧化,产生异味或头屑。专家建议1至3天洗一次头即可。对于头皮爱出油的人士,则可隔日清洗。干性头皮可延长清洗间隔为3至5天,避免过度脱脂导致屏障受损。爱运动的人士出汗后可每天清洗,但不必每次都使用洗发产品,清水冲洗,依然有效。此外,洗发的关键是确保泡沫充分接触头皮,刚起沫就冲掉,可能使洗发效果大打折扣。

流言

防晒就该“武装到牙齿”

真相夏天烈日灼灼,大马路上经常能看到“全副武装”隔绝紫外线的防晒达人。从防晒霜、防晒衣、遮阳伞到“脸基尼”,不少人为追求极致防晒已经做到全身上下无死角。虽说紫外线能加速皮肤衰老,但过度防晒也会引发皮肤过敏、痤疮甚至脱发、骨质疏松等疾病。专家提醒,科学防晒要避免陷入“武装到牙齿”的误区。

据介绍,长期、多层叠加使用高倍数化学防晒产品,会破坏皮肤屏障功能。一方面,高倍数化学防晒剂中常见的成分对部分人群是强致敏原,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另一方面,高倍数物理防晒剂通常质地厚重油腻,在炎热容易出汗的夏季大量、频繁涂抹,极易堵塞毛孔,导致痤疮发作或原有痤疮问题恶化。防晒霜并非指数越高越好,当SPF值达到30时,对UVB(户外紫外线)的阻隔率已超过96%,完全可以满足一般的户外防晒需求。

过度防晒导致的维生素D缺乏,还可能导致脱发,甚至悄然侵蚀骨骼健康。人体需要接受适量中波紫外线照射,才能合成维生素D,长期完全隔绝阳光照射会导致维生素D合成严重不足,进而影响钙质吸收,最终引发骨质疏松。

科学防晒的黄金法则在于“分时段”与“讲适度”。比如,在紫外线强烈的上午10点至下午3点,应优先选择遮阳伞、宽檐帽、防晒衣、太阳镜等“硬防晒”手段。而在阳光相对温和的清晨或傍晚,则建议适当进行户外活动,让面部、手臂等部位每天接受10至20分钟的温和日晒。日常通勤或室内活动时,使用SPF15、PA++的低倍数防晒产品已足够;普通户外活动可选择SPF30、PA+++的中倍数防晒霜;只有在登山、海滩或高原等长时间高强度紫外线暴露环境下,才需要使用SPF50+、PA++++的高倍防水防汗型产品。

流言

用不锈钢水壶易致癌

真相网络流传电热水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析出重金属锰,而长期摄入锰可能致癌的说法。其实,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对于用来制造电热水壶的金属材料,需要满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GB4806.9-2023)。根据2023年的实施版本,金属材料在实验条件下,迁移出来的锰含量不能超过2mg/kg。所以只要高锰钢在实验过程中满足了这个条件,它是可以用来制作电热水壶的。

高锰钢顾名思义,就是钢材里的锰元素含量比较高(含量一般在10%以上)。相比之下,我们生活中特别常见的304不锈钢、316L不锈钢,它们的锰含量在2%以下。但是,钢材到底能不能用来接触食品和饮用水,核心不在于它含不含锰,而在于锰会不会跑到食物中去。

选购靠谱的电热水壶很重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GB4806.9-2023)是强制性标准,所有生产电热水壶的厂家都必须执行,但确实有可能存在一些小工厂贪图利益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所以在选购电热水壶的时候,尽量选择正规厂家正规渠道购买,拿到产品之后,最好确认一下电热水壶执行标准是否是GB4806.9-2023,并且有相应的产品检验合格证。如果产品包装上什么信息都没有,那就要当心了。

另外,相比于高锰钢,304、316L这些型号的不锈钢材料确实经常用来做食品容器,安全性相对比较高,在购买的时候可以优先选择这些材料的电热水壶。

流言

正畸会让牙齿松动脱落

真相暑期正值青少年牙齿正畸高峰,不过有些家长误认为正畸就是靠把牙齿弄松再移动,时间久了牙根不稳,担心牙齿会变得易脱落。这里有个误会需要说明:牙齿移动不等于牙齿松动。

正畸的原理是通过持续轻力,引导牙齿在牙槽骨中移动,牙槽骨会随之发生生理性改建(吸收与再生)。这一过程已有多年医学实践验证,只要牙周健康且力量适当,牙齿稳定性便不会受损。

牙齿脱落的主因是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等牙周病或严重龋坏,与正畸无必然联系。

流言

烧水壶存水垢易引发结石

真相网络流传长期饮用带有水垢的水会得肾结石。实际上,有水垢的水也能喝。导致肾结石的元凶不是水垢,而是代谢因素以及饮食习惯导致的饮水太少。

水垢,是水里的钙镁离子和碱度在烧水过程中产生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水里存在很多矿物质,含量越高,水的硬度越大,即常说的“硬水”。当水的硬度高于约200mg/L时,烧水时就会产生水垢。温度越高,水垢越多!

不过大可放心,喝点硬水对人体无害,也不会导致结石或其他健康问题。水垢进入人体后,部分可被分解;不能分解的那些,也能排出来。而且,水垢中的钙镁离子含量有限,远远达不到形成结石的程度。

流言

水果挖掉发霉部分还能吃

真相这种看似节约的方式不可取。水果放置时间过久或表面有伤口,可能导致霉菌侵入并滋生,这些霉菌会产生并积累很多真菌毒素。比如,苹果、梨、桃子等水果滋生霉菌后,其中展青霉素的量会逐渐增加。这种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会导致食用者发生急、慢性食物中毒,可能会出现恶心、腹痛、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且具有致畸性和致癌性。

不仅如此,这些毒素也会不同程度地存在于腐烂部位的周围组织中,研究表明:苹果腐烂的面积越大,其中展青霉素的含量就越高。并且展青霉素还会向苹果的周围组织中扩散,距离腐烂部位越近毒素含量就越高,并且其含量会随着腐烂部位直径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只是削掉霉变部位仍有可能摄入毒素。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暴雨洪灾后,守护健康要“三防”
连日来,全国多地遭遇暴雨,部分地区出现道路积水甚至洪涝现象。环境潮湿加之垃圾漂浮,极易形成病原体滋生的“温床”,为人们的健康埋下隐患。 为此,专家提醒公众重点做好“三防”:一防“病从口入”引发的肠道疾病,二防污水接触造成的皮肤感染,三防蚊虫叮咬导致的虫媒传染病。 严防病从口入 杜绝肠道疾病 洪涝灾害发生后,洪水不仅会淹没并破坏饮用水设施和水源,同时还会影响食品安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

0评论2025-08-165

这些退热药儿童慎用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诊了一位11岁的男孩。他因发烧服用尼美舒利并肌肉注射柴胡退热剂后,全身90%的表皮剥脱、糜烂,被确诊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这一病例再次敲响了儿童用药安全警钟。 错误服药诱发免疫异常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副主任翟志芳介绍,TEN是一种罕见但凶险的重症药疹,死亡率高达14.8%—30%。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尹昌林告诉记者,TEN的典型症状

0评论2025-08-165

“体医融合”开出“健康良方”
【民生汇·提案建议中的为民故事】 清晨的广西南宁铁路文化宫广场,总是少不了晨练者的身影。全国政协委员、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审计与质量管理处处长韦军常常来到这里与晨练的市民交流。 65岁的李淑芬(化名)三年前被诊断为高血压和轻度睡眠障碍。除了开了降压药之外,医生还给其开了“运动处方”——每周游泳三次,每日散步40分钟,并根据身体状况及时调整运动的频率和强度,通过体医融合,有效改善身体状况。“现在药量

0评论2025-08-161

预防基孔肯雅热,要做好这一点
近期,广东暴发的基孔肯雅热疫情引发广泛关注。基孔肯雅热到底是什么?如何传播?怎么预防?一起来看。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因病毒最早在非洲坦桑尼亚被发现而得名,在当地语言中,“基孔肯雅”意为“变得扭曲”或“弯腰驼背”,形容患者因剧烈关节疼痛而被迫蜷缩身体的姿态。 而它最典型的临床症状,就是关节疼痛致身体蜷曲。此外,还可能突发高烧、出现皮疹,并伴有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肌肉

0评论2025-08-162

警惕!CT报告出现这些字眼,可能与肺癌有关
中新网北京8月15日电(赵方园)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体检做CT时被查出肺结节,大家不禁三连问:怎么突然冒出结节?会不会变成肺癌?我该怎么办?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张毅在接受中新健康采访时表示,其实,大多数肺结节在确诊前已默默存在多年,只因影像技术进步、低剂量螺旋CT普及,才被大家发现。 究竟什么样的肺结节需要提高警惕?张毅给出了专业指导。 肺结节≠肺癌:多大才需要紧张? 肺结节,顾名思义

0评论2025-08-165

杜鹏:从五方面入手增强中青年养老“安全感”
中新网北京8月15日电 (记者 夏宾)中新社国是直通车15日在北京举办的“城心守岁月——共绘中国式养老新图景”主题沙龙,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人口与健康学院院长杜鹏在主题沙龙上表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加快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应结合社会保障制度和中国自身传统文化,从五方面入手,增强中青年养老安全感。杜鹏说,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养老方式和制度体系发生了巨大变迁,例如养老方式从家庭养老

0评论2025-08-166

警惕儿童用药安全:这些退热药儿童慎用
这些退热药儿童慎用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诊了一位11岁的男孩。他因发烧服用尼美舒利并肌肉注射柴胡退热剂后,全身90%的表皮剥脱、糜烂,被确诊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这一病例再次敲响了儿童用药安全警钟。错误服药诱发免疫异常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副主任翟志芳介绍,TEN是一种罕见但凶险的重症药疹,死亡率高达14.8%—30%。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尹昌林告诉记者,T

0评论2025-08-167

缓解“情绪中暑”有妙招
虽然今年的“三伏天”已近尾声,但不少地区的高温态势仍然明显。“情绪中暑”等话题近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讨论。什么是“情绪中暑”?如何有效缓解?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山西医科大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刘志芬。 刘志芬介绍,“情绪中暑”是由高温天气引发的心理及行为异常现象。其典型表现包括:易因琐事发火、精神萎靡不振、对周遭事物深感不满、坐立难安及睡眠质量下降等。 一般来说,引发“情绪中暑”的原因可能有长时间

0评论2025-08-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