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洞鞋穿着方便,受到很多人欢迎。然而,不少人穿洞洞鞋后却患上脚气。看似透气的洞洞鞋为何会引发脚气?洞洞鞋存在哪些安全隐患?怎样穿才更安全?记者采访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庄凯文。
“洞洞鞋只有孔洞的部分透气,其自身往往是PVC(聚氯乙烯)或橡胶材质,并不透气。”庄凯文说,他遇到过连续1个月穿洞洞鞋通勤的患者,出现足趾缝红斑、鳞屑、糜烂伴瘙痒等症状,“这是典型的真菌感染。”
庄凯文解释,洞洞鞋的孔洞仅增加了局部空气流通,脚部出汗后仍易形成潮湿环境。高温下,鞋内温度可能因塑料蓄热而升高,加剧闷湿。长期这样,容易导致足底角质层软化,出现微小裂隙,真菌更易侵入。
穿洞洞鞋蹚水后,脚部感染的风险更大。洞洞鞋的凹陷鞋床和排水孔设计会导致污水积存,延长足部潮湿时间。公共水域(如泳池边)可能含有绿脓杆菌、皮肤癣菌等微生物。庄凯文诊治过的那位患者就是在通勤路上常穿洞洞鞋蹚过积水路段,清洁又不及时,导致脚部感染真菌。
那么,怎样穿洞洞鞋,才能做到干净卫生呢?
在庄凯文看来,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是关键。穿袜子是常用的预防措施。棉袜可以吸收脚汗,保持足部相对干燥,还会在脚部皮肤和塑料鞋面之间形成一层保护,减少因鞋子不合脚、行走摩擦或小沙砾进入鞋内造成的皮肤破损,降低感染风险。
“还要定期清洗洞洞鞋,保持鞋子清洁干燥。”庄凯文说,每周至少用肥皂水或温和洗涤剂将洞洞鞋彻底清洗一次,重点清洗鞋垫、鞋内壁和孔洞缝隙,等鞋子完全干燥再穿。
市面上的洞洞鞋五花八门,怎样选购才更安全?
庄凯文建议,首先要选正规品牌、有明确的产品标识与合格证的产品。购买时,优先选择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TPR(热塑性橡胶)、TPE(热塑性弹性体)等材质,警惕PVC这类透气性差的材质。鞋底要软硬适中、有弹性、厚度足够,且有防滑纹路,闻起来无强烈刺鼻气味。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13日 13 版)
多吃碱性食物瘦得快是真的吗
近日,网上流传“多吃碱性食物瘦得快”的说法,引发不少网友效仿,这是真的吗?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委员阮光锋表示,食物的酸碱性并非依据口感或pH值划分,而是依据其在人体内代谢后产生的物质残留来划分。一般来说,肉、蛋等高蛋白食物和米、面等高淀粉食物中含有较多硫、磷等元素,代谢后易生成酸性物质,因此属于酸性食物;蔬菜、水果、奶等食物中含较多钾、钙等矿物质,代谢产物
0评论2025-11-090
俄研制出新型骨骼修复材料
俄罗斯康德波罗的海联邦大学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可用于修复受损骨骼,加速植骨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研发用于修复受损骨组织的复合材料,使其性能最大程度接近人体骨骼,是当今医学研究领域的一大难题。康德波罗的海联邦大学研究人员在基于生物相容性聚合物材料聚醚醚酮生产的基质中,分别添加0.1%和1%羟基磷灰石(骨骼的主要矿物成分),形成一种2.5D支架复合材料。这种聚合物广泛应用于颅颌面外
0评论2025-11-090
医疗AI有了“评审员”!北京启动医疗人工智能应用评测服务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记者侠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进步,医疗AI正在加速向辅助医生、承担部分医生技术劳动的方向发展。如何确保医疗AI应用的规范安全有效,成为公众关注和行业关心的问题。日前,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设立医疗人工智能应用评测中心(以下称评测中心),旨在建立医疗AI评测的制度体系与规范标准,依托首都高水平医院和专家队伍、高质量医疗数据,验证医疗AI的临床辅助决策能力和效果,筑牢医疗人工智能
0评论2025-11-090
专家:“硬扛”流感有健康风险
安徽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唐继海7日在该省冬春季传染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说,流感与普通感冒有着本质区别,“得了流感扛一扛就过去”的做法是错误的,存在健康风险。
据唐继海介绍,流感与普通感冒在病原体、症状、传染性与传播速度、并发症等方面有所不同。
在传染性与传播速度方面,流感传染性强,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易在人群中暴发流行;普通感冒的传染性较弱,多为散发病例,传播范围和速度远低于流感。
在并发症方
0评论2025-11-083
咳嗽频发不止因受寒?专家提醒:调理脾胃成秋冬防咳关键
近期,我国多地迎来持续性降温天气。10月以来,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华北、华东等地降温幅度达4-6℃。伴随气温波动,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
据中国气象局10月31日新闻发布会披露,预计我国将在今年秋季后期进入拉尼娜状态,并可能持续至2026年初。受其影响,今年冬季气温“冷暖起伏大”,阶段性变化明显。国家卫生健康委也在近期发布会上提示,公众需注意气温骤降与昼夜温差对健康的影响。
0评论2025-1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