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贴息政策惠民生促消费

2025-08-14 10:00290people

消费贷款领域的“国补”来了。8月13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有关情况。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两项贴息政策通过进一步强化财政和金融协同,撬动更多信贷资金精准投向消费领域,降低居民和经营主体的信贷成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同时,通过提振消费畅通经济循环。

合力拉动消费增长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廖岷说。近日,财政部联合相关部门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支持促消费、扩内需。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是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直接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按照方案,贴息对象为相关贷款经办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消费,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大体为当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三分之一,政策实施期限1年,具体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同步实施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的贴息政策,贴息对象是向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银行贷款,聚焦餐饮住宿、健康、养老等8类主要消费服务领域。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可以贴息1年。上述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是100万元,单户享受贴息最高1万元。2025年3月16日至12月31日期间签订贷款合同且相关贷款资金发放至经营主体的,按照贷款本金对经营主体进行贴息。

“如果按照1%的贴息比例,意味着1元的贴息资金,可能带动100元的贷款资金用于居民消费,或是消费领域服务业的供给。”廖岷说。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负责人王波表示,本次发布实施的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双向发力,统筹增强消费能力和扩大有效供给,对提振消费特别是扩大服务消费将产生积极作用。

享受流程简洁高效

两项贴息政策支持力度大、惠及范围广,享受政策的程序是否复杂?对此,财政部金融司司长于红介绍,政策设计遵循了简便易行的原则,贴息资金的申请、审核等工作,均由贷款经办机构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来完成,力求最大限度减轻借款人的操作负担。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方面,借款人在申请个人消费贷款签订相关贷款合同的同时,只需要增加一个操作,就是授予贷款经办机构相关权限,允许其识别贷款发放账户或者指定账户的交易信息。贷款经办机构根据个人实际消费情况,按照政策规定的贴息比例、贴息上限等要求计算财政贴息金额,在定期收取贷款利息时,直接扣减由财政承担的贴息资金。

于红提示,居民享受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的条件,核心是要有真实的消费行为。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支持的是消费者合理的借贷需求和真实的消费行为,如果借款人使用个人消费贷款用于一些非消费领域,或是其他违规套利行为,这不属于政策的支持范围,将无法取得贴息资金。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方面,借款主体同样不需要进行贴息的申请,只需要按照正常的信贷流程在银行办理贷款。经办银行收到财政贴息资金以后,对经营主体已经支付的利息,一次性向经营主体返还对应的贴息资金;对于经营主体未来需支付的利息,贷款经办银行在后续按期收取时,直接扣除对应的贴息资金。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的条件,核心是要将贷款资金用于经营活动。”于红说,贷款资金必须合规用于正常的经营活动,重点是要改善消费基础设施、提升服务供给能力,不能用于投资理财和套利活动。

部门协作严格管理

按照部署,两项政策实行全流程管理,中央和地方相关部门各司其职,严格把好资金审核、拨付等关口,确保政策执行效果。

金融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郭武平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配合财政部指导贷款经办机构强化主体责任、优化金融服务,把好事办好。在信贷管理方面,贷款经办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和相关信贷管理规定自主开展差异化授信,合理设置消费贷款的额度、期限、利率,自主决策贷款发放条件并及时发放贷款资金。在贷款用途方面,贷款经办机构要健全信息系统,对贷款账户符合条件的消费信息进行识别。在监督管理方面,督促贷款经办机构按照财政部规定和要求,做好贷款贴息资金的测算、审核、申请工作。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出台一系列支持消费的政策举措,包括设立了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配合财政等部门抓好政策落实,强化政策合力,全力做好金融支持消费工作。”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负责人车士义说,将指导金融机构用好用足再贷款和贴息政策,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旅游教育、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信贷投放;指导金融机构深化与线上、线下消费场景的融合,提供个性化服务,简化审批流程。此外,提高消费贷款利率定价能力,根据客户需求和风险特征进行产品创新和差异化定价;持续推进支付服务便利化,聚焦食、住、行、游等消费场景,为消费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消费支付体验。

王波表示,商务部将指导地方商务主管部门结合促消费活动加强政策宣介,提升政策知晓度和宣传覆盖面;督促指导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认真审核经办银行省行报送的相关材料,审核贷款是否符合支持范围和贴息条件,及时将审核结果反馈省级财政、金融监管部门,让政策红利惠及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多吃碱性食物瘦得快是真的吗
近日,网上流传“多吃碱性食物瘦得快”的说法,引发不少网友效仿,这是真的吗?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委员阮光锋表示,食物的酸碱性并非依据口感或pH值划分,而是依据其在人体内代谢后产生的物质残留来划分。一般来说,肉、蛋等高蛋白食物和米、面等高淀粉食物中含有较多硫、磷等元素,代谢后易生成酸性物质,因此属于酸性食物;蔬菜、水果、奶等食物中含较多钾、钙等矿物质,代谢产物

0评论2025-11-090

俄研制出新型骨骼修复材料
俄罗斯康德波罗的海联邦大学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可用于修复受损骨骼,加速植骨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研发用于修复受损骨组织的复合材料,使其性能最大程度接近人体骨骼,是当今医学研究领域的一大难题。康德波罗的海联邦大学研究人员在基于生物相容性聚合物材料聚醚醚酮生产的基质中,分别添加0.1%和1%羟基磷灰石(骨骼的主要矿物成分),形成一种2.5D支架复合材料。这种聚合物广泛应用于颅颌面外

0评论2025-11-090

医疗AI有了“评审员”!北京启动医疗人工智能应用评测服务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记者侠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进步,医疗AI正在加速向辅助医生、承担部分医生技术劳动的方向发展。如何确保医疗AI应用的规范安全有效,成为公众关注和行业关心的问题。日前,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设立医疗人工智能应用评测中心(以下称评测中心),旨在建立医疗AI评测的制度体系与规范标准,依托首都高水平医院和专家队伍、高质量医疗数据,验证医疗AI的临床辅助决策能力和效果,筑牢医疗人工智能

0评论2025-11-090

专家:“硬扛”流感有健康风险
安徽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唐继海7日在该省冬春季传染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说,流感与普通感冒有着本质区别,“得了流感扛一扛就过去”的做法是错误的,存在健康风险。 据唐继海介绍,流感与普通感冒在病原体、症状、传染性与传播速度、并发症等方面有所不同。 在传染性与传播速度方面,流感传染性强,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易在人群中暴发流行;普通感冒的传染性较弱,多为散发病例,传播范围和速度远低于流感。 在并发症方

0评论2025-11-083

咳嗽频发不止因受寒?专家提醒:调理脾胃成秋冬防咳关键
近期,我国多地迎来持续性降温天气。10月以来,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华北、华东等地降温幅度达4-6℃。伴随气温波动,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 据中国气象局10月31日新闻发布会披露,预计我国将在今年秋季后期进入拉尼娜状态,并可能持续至2026年初。受其影响,今年冬季气温“冷暖起伏大”,阶段性变化明显。国家卫生健康委也在近期发布会上提示,公众需注意气温骤降与昼夜温差对健康的影响。

0评论2025-1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