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警惕!CT报告出现这些字眼,可能与肺癌有关

2025-08-16 14:0000people

中新网北京8月15日电(赵方园)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体检做CT时被查出肺结节,大家不禁三连问:怎么突然冒出结节?会不会变成肺癌?我该怎么办?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张毅在接受中新健康采访时表示,其实,大多数肺结节在确诊前已默默存在多年,只因影像技术进步、低剂量螺旋CT普及,才被大家发现。

究竟什么样的肺结节需要提高警惕?张毅给出了专业指导。

肺结节≠肺癌:多大才需要紧张?

肺结节,顾名思义,是指肺部组织中出现了一个直径通常在3cm以下的“小圆点”。你可以把它想象成肺部的一颗“小痣”,只是它出现在体内,而不是皮肤表面。通常直径大于3cm的则被称之为肺部肿块。

临床上,根据CT影像所呈现的肺小结节内部密度不同,分为纯磨玻璃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实性结节。

体检发现肺结节要不要紧张?张毅给出两条判断标准:一看大小,二看“颜值”。

大小

≤6mm:先观察,不急着处理。

6-8mm:密切随访,排除早期肺癌。

≥8mm:为警戒线,随访中只要出现体积增大、密度增高(出现实性成分)或形态变不规则,需要立即就医。

≥1cm 且伴高危因素时考虑手术。

“颜值”

小巧、边缘光滑的“高颜值”结节多为良性。

若出现毛刺、胸膜牵拉或血管伴行等“低颜值”特征,则需警惕恶性可能。

肺部磨玻璃结节“非切不可”吗?

张毅指出,肺癌的早期形态大多表现为无症状的肺部结节,其中有一部分就是肺磨玻璃结节。但并非所有的肺部磨玻璃结节都是肺癌,肺部各种炎症、水肿、纤维化等都可表现为磨玻璃结节。

从胸部CT上看,肺部磨玻璃结节的影像表现类似磨玻璃,呈现云雾状的圆形、类圆形病灶或不规则阴影。

张毅表示,绝大多数影像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的早期肺癌多为“原位腺癌”或“微浸润性腺癌”,术后5年生存率接近100%。

· 一旦出现实性成分(mGGO),恶性概率升高,但仍属于早期,及时微创手术即可根治。

· 真正需要警惕的是那种短期内快速增大、实性成分占比>50%、边缘毛刺明显、伴有胸膜凹陷的结节。

报告里出现哪些字眼要格外当心?

良性信号

如果结论写“炎性结节可能性大”“考虑良性结节,建议随访”,则不必紧张。这些结节可能是肺炎、结核痊愈后的疤痕,或是长期接触粉尘、油烟形成的“肺部小增生”,不需要治疗,每年复查一次CT即可。

可疑信号

如果出现“不除外恶性”“建议增强CT或穿刺活检”,说明结节有一定风险,需要进一步检查(比如更精准的CT或病理活检)。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烟草暴露、空气污染、职业暴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一级亲属肺癌家族史。

根据该方案,年龄≥50岁的人群中,如满足“吸烟包年数≥20包年,包括曾经吸烟≥20包年,但戒烟不足15年”或“与吸烟人群共同生活或同室工作≥20年”等情况,均属于肺癌高风险人群。方案建议肺癌高风险人群,每年应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年龄一般在50-74岁。

张毅表示,远离肺结节及肺癌风险,首要是戒烟并回避二手烟、三手烟;厨房爆炒前先开油烟机,炒完再运行10分钟,减少油烟吸入;PM2.5 爆表时戴N95口罩,回家后洗脸、漱口、清理鼻腔,把粉尘挡在体外;同时避免熬夜、持续高压和情绪暴躁,保持作息规律,若直系亲属有肺癌史,需要提早筛查。

最后,张毅用了四句话总结:

1.体检发现≤6 mm的肺结节:先别慌,定期复查。

2.磨玻璃结节即使1cm,只要没变化,也可继续观察。

3.真正需要手术的,是那些“长大、长实、长坏”的结节。

4.不吸烟、少油烟、情绪稳、早筛查,是普通人远离肺癌最经济有效的办法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暴雨洪灾后,守护健康要“三防”
连日来,全国多地遭遇暴雨,部分地区出现道路积水甚至洪涝现象。环境潮湿加之垃圾漂浮,极易形成病原体滋生的“温床”,为人们的健康埋下隐患。 为此,专家提醒公众重点做好“三防”:一防“病从口入”引发的肠道疾病,二防污水接触造成的皮肤感染,三防蚊虫叮咬导致的虫媒传染病。 严防病从口入 杜绝肠道疾病 洪涝灾害发生后,洪水不仅会淹没并破坏饮用水设施和水源,同时还会影响食品安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

0评论2025-08-163

这些退热药儿童慎用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诊了一位11岁的男孩。他因发烧服用尼美舒利并肌肉注射柴胡退热剂后,全身90%的表皮剥脱、糜烂,被确诊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这一病例再次敲响了儿童用药安全警钟。 错误服药诱发免疫异常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副主任翟志芳介绍,TEN是一种罕见但凶险的重症药疹,死亡率高达14.8%—30%。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尹昌林告诉记者,TEN的典型症状

0评论2025-08-160

“体医融合”开出“健康良方”
【民生汇·提案建议中的为民故事】 清晨的广西南宁铁路文化宫广场,总是少不了晨练者的身影。全国政协委员、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审计与质量管理处处长韦军常常来到这里与晨练的市民交流。 65岁的李淑芬(化名)三年前被诊断为高血压和轻度睡眠障碍。除了开了降压药之外,医生还给其开了“运动处方”——每周游泳三次,每日散步40分钟,并根据身体状况及时调整运动的频率和强度,通过体医融合,有效改善身体状况。“现在药量

0评论2025-08-160

预防基孔肯雅热,要做好这一点
近期,广东暴发的基孔肯雅热疫情引发广泛关注。基孔肯雅热到底是什么?如何传播?怎么预防?一起来看。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因病毒最早在非洲坦桑尼亚被发现而得名,在当地语言中,“基孔肯雅”意为“变得扭曲”或“弯腰驼背”,形容患者因剧烈关节疼痛而被迫蜷缩身体的姿态。 而它最典型的临床症状,就是关节疼痛致身体蜷曲。此外,还可能突发高烧、出现皮疹,并伴有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肌肉

0评论2025-08-160

杜鹏:从五方面入手增强中青年养老“安全感”
中新网北京8月15日电 (记者 夏宾)中新社国是直通车15日在北京举办的“城心守岁月——共绘中国式养老新图景”主题沙龙,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人口与健康学院院长杜鹏在主题沙龙上表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加快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应结合社会保障制度和中国自身传统文化,从五方面入手,增强中青年养老安全感。杜鹏说,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养老方式和制度体系发生了巨大变迁,例如养老方式从家庭养老

0评论2025-08-161

警惕儿童用药安全:这些退热药儿童慎用
这些退热药儿童慎用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诊了一位11岁的男孩。他因发烧服用尼美舒利并肌肉注射柴胡退热剂后,全身90%的表皮剥脱、糜烂,被确诊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这一病例再次敲响了儿童用药安全警钟。错误服药诱发免疫异常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副主任翟志芳介绍,TEN是一种罕见但凶险的重症药疹,死亡率高达14.8%—30%。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尹昌林告诉记者,T

0评论2025-08-160

缓解“情绪中暑”有妙招
虽然今年的“三伏天”已近尾声,但不少地区的高温态势仍然明显。“情绪中暑”等话题近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讨论。什么是“情绪中暑”?如何有效缓解?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山西医科大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刘志芬。 刘志芬介绍,“情绪中暑”是由高温天气引发的心理及行为异常现象。其典型表现包括:易因琐事发火、精神萎靡不振、对周遭事物深感不满、坐立难安及睡眠质量下降等。 一般来说,引发“情绪中暑”的原因可能有长时间

0评论2025-0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