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优化规则满足群众多元用药需求

2025-08-18 10:0010people

如何正确报量、精准报量,是医药机构在落实集中带量采购工作中关注的重点。近日,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报量工作正式启动。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报量规则首次增设按厂牌报量选项,满足公众多元化用药需求,并明确在集采协议量外医疗机构可自主采购非中选药品,避免“一刀切”。

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信息科科长顾晓风介绍,本次集采报量工作于8月6日至8月25日开展。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各公立医疗机构、军队医疗机构均需参加报量。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及其代管或实行统一采购药品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等,都要按照政策规定参加报量。

为满足群众多元化用药需求,此次集采优化报量规则,增加自主按厂牌报量选项,既尊重临床用药选择,也照顾患者对品牌的关切,是对临床真实需求的回应。但新规则下医疗机构也面临诸多疑惑,按厂牌报该如何报?

顾晓风介绍,以往的化学药品集采是按照整个品种名称进行报量,不区分厂牌。本次集采,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既可不区分厂牌,按品种名称进行报量,也可细分到具体厂牌,按厂牌报量;可以部分品种按名称报量,部分品种按厂牌报量。可供选择的厂牌均是前期已完成信息填报的医药企业,医疗机构可填报的厂牌数量不受限制。

如果报量的厂牌没有中选怎么办?对此,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主任郑颐表示,如果医疗机构填报的厂牌没有中选,相应报量就会转为该省的主供企业负责供应,医疗机构同样要完成该主供企业的协议量。顾晓风提示,各厂牌品种规格不一,如果医疗机构报量的厂牌中选,则需要完成协议量。因此在填报过程中,医疗机构要与“一品两规”等政策规定做好衔接,合理选择厂牌数量。

医疗机构该如何确定需求量?顾晓风介绍,在报量工作中,公立医疗机构需要综合考虑临床需求变化,足量填报。无论是按名称还是按厂牌报量,原则上各品种的总报量不得低于2023年和2024年两年平均采购量的80%。各品种2023年、2024年两年的平均采购量数据会导入系统,作为报量时的参考。

报量规则优化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尊重临床特殊需求。顾晓风解释,对使用量呈上升趋势的品种(临床指南推荐地位提升的品种),要力争达到历史平均采购量的100%甚至更高。但对于限适应证的品种,可以根据适应证使用量情况如实填报,允许在历史平均采购量80%的基础上适当减少。

对于因科室调整或过往临时性用药等原因,预期使用量可能明显降低的品种,也允许医疗机构按照实际需求适当减少报量。对于基本医保以外的医疗服务,如不纳入基本医保报销范围的特需医疗、国际医疗等用药,可以不纳入报量范围。对于使用量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品种,如与季节性流行性疾病有关的,医疗机构可综合考虑疾病特点,合理报量。

对于部分医疗机构担忧集采中选药品无法满足临床用药的情况,郑颐表示,按照集采政策,鼓励医疗机构优先使用中选药品,但并不等于仅使用中选药品。集采协议量要求是医院报量的60%至80%,如供应的中选药品不能满足临床用药需求,协议量之外的剩余部分允许医疗机构根据实际需求自主选择采购中选药品或非中选药品。

2018年以来,10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已累计采购435种药品。不断完善的集采规则如同“指挥棒”,在减轻群众“老药”费用负担的同时,腾出费用空间为支持新药纳入医保提供条件,7轮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已累计纳入530种新药,更好提升群众用药质量和可及性。

国家医保局及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表示,此次集采将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下一步,各企业要做好成本收益核算,科学研判市场竞争格局,坚持理性报价、诚信经营,共同抵制围标、串标等不法行为。(记者 吴佳佳)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秋天养生做好“三防”(中医养生)
立秋之后,阳气始收余湿尚存,天地间暑湿未退,燥气初萌,人体易受湿邪困脾、燥邪伤肺的双重困扰。秋天养生,需要做好“三防”。  一是防燥。中医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人体容易感受秋燥之邪,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复发或逐渐加重。中医认为,“燥则润之”。预防和治疗秋燥多用“润”法,保护人体津液不丧失。可适当吃一些有养阴润肺功效的食物,如百合、银耳、莲子、南瓜等。  二是防散。

0评论2025-08-181

网购绿植如何“所见即所得”(百姓关注)
货不对板、虚假承诺、售后拖延、退换困难……一些读者近日来信反映,在直播间网购绿植遭遇不愉快经历,呼吁从业者诚信经营,维护消费者权益。“主播说所有货都是直播间品相,拿到手却根本不是。”网友“爱植物的发福蝶”说,自己在某网购平台“南艺花卉”直播间购入一株彩叶芋,主播明确承诺发货植株叶片已显现粉色,但收货后都是绿叶。无独有偶,网友“T婷T”在“桔桔的美丽花园”直播间下单南天竹盆栽,收货后实测高度110多

0评论2025-08-184

“AI谣言”为何易传播难防治?(深阅读)
当前,AI(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AI也被用于制作发布谣言、不实信息,可能对部分群众造成困扰。今年4月,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聚焦利用AI制作发布谣言、不实信息等乱象开展重点整治。  从“暴雨引发山体滑坡”的伪造视频到“核电站泄漏”的AI生成新闻稿,“AI谣言”表现形式多样,让不少群众一度信以为真。“AI谣言”从何而来、为何泛滥、如何整

0评论2025-08-183

警惕“领取育儿补贴”诈骗套路(服务窗)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近日,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警方却发布消息,提醒公众,有些“育儿补贴”领不得,这是为何?“这本是一项全国性的惠民政策,却被一些诈骗分子‘蹭热点’,制造出新型骗局。”昭通市公安局昭阳分局民警邵丽君说,“目前分局已接到多名群众举报,称自己在社交媒体上收到的‘领取育儿补贴’信息是诈骗信息。

0评论2025-08-182

新型显微技术突破快速3D成像极限
科技日报北京8月17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显微技术,突破了快速3D成像的极限。他们利用25台相机组成高速显微镜,能一次性捕捉整个小型生物体内部的实时细胞动态过程。该技术为发育生物学、神经科学和运动研究等领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观察手段,将推动生物医学研究向更高维度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相关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光学》期刊。 传统显微镜在获取3D图像时,通常依赖机械聚焦

0评论2025-08-183

涵养医疗服务中的人文精神(编辑手记)
医学直面生命,不仅有对病痛的疗愈,还有对心灵的慰藉,医务工作者只有涵养人文精神,才能更好地开展医疗服务。医疗服务中的人文精神,源自对生命的敬畏心、对患者的同理心、对工作的责任心,归根到底是“以患者为中心”。医疗技术越是发展,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就愈发凸显,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更加需要医务工作者具有高超的医术、敏锐的感知和精准的判断。可以说,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共同承载着医学的使命,共

0评论2025-0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