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网购绿植如何“所见即所得”(百姓关注)

2025-08-18 10:0040people

  货不对板、虚假承诺、售后拖延、退换困难……一些读者近日来信反映,在直播间网购绿植遭遇不愉快经历,呼吁从业者诚信经营,维护消费者权益。

  “主播说所有货都是直播间品相,拿到手却根本不是。”网友“爱植物的发福蝶”说,自己在某网购平台“南艺花卉”直播间购入一株彩叶芋,主播明确承诺发货植株叶片已显现粉色,但收货后都是绿叶。

  无独有偶,网友“T婷T”在“桔桔的美丽花园”直播间下单南天竹盆栽,收货后实测高度110多厘米,而主播承诺高度在120至150厘米。

  一些直播间还存在利用外形相似的植物品种误导消费者的情况。网友“日向雏菏”曾在“幸福花卉”直播间购买品种为歌姬的枫树苗,“感觉苗情不错,就又去回购。”但回购时,正值商家在夜里直播。“当时直播间光线不好,有点看不清楚,加上主播误导,我错选了价格较低的品种为希拉蕊的枫树苗。”直到次年枫树苗长大,网友“日向雏菏”才发现其中问题。

  一旦遇到上述问题,消费者找店铺售后维权,往往阻力较大。有的商家以开展养护指导为名拖延售后时间;有的商家提出各种不合理借口,拒绝退换。

  网友“默默”在“SANGOO”直播间购入两棵水晶胡椒,收货后发现苗情蔫萎。观察一天后植物状态仍无好转。向商家反映,商家表示收货后应“静置1到2天让种苗适应环境,无需立即浇水,保持土壤干燥”,还说蔫萎属于正常现象,无需特殊处理。于是,他按照商家指导继续等待观察。

  “到货后第四天,竟然彻底死了。”网友“默默”扒开土球查看根系,才发现商家发货的本就是病死苗,遂提出退款。然而,商家却以“植物死亡是不当养护造成,并非商家责任”为由,拒绝退款。

  网友“默默”向平台投诉,商家却又提出“需保证植株存活才能退货”。“植物已经死亡,不然为什么退货?”更令他气愤的是,后来一查,“水晶胡椒属于喜湿的植物品种,夏季高温时需遮阴并保持土壤湿润。商家提供错误养护建议,导致植物彻底死亡。”

  最终,在平台介入之下,商家赔偿15元,金额仅为植物价格的1/10。

  网购绿植怎样更省心?“直播间选购绿植,‘所见即所得’非常重要。”在“浇浇植物超市”创始人吴家凡看来,主播展示的是什么,发货的就是什么,做到这点就能防止虚假承诺、货不对板。

  可是,植物并非工业产品,即便相同品种,每株也都不一样,如何做到“所见即所得”?吴家凡说,他们正在努力探索标准化售卖:相同价位的植物,消费者拿到手的都有同样数量的叶片,植株高度、最大叶片直径、叶片锦化程度都基本相同。“满足这些条件,消费者才会对即将到手的植物有一定心理预期。”他说。

  针对售后纠纷问题,吴家凡认为商家售后承诺应该具体清晰,有可执行性。例如,不少商家承诺“不活包退”,但植物是有寿命的,2年后死亡仍然“包退”吗?“这样的承诺看似负责,其实无法执行。”他提出“100元以下的植物,30天养死无理由补发”的售后承诺,约定了售后的具体条件,“消费者遇到问题,根据标准执行就好,能避免很多售后纠纷。”

  “网购绿植出现的各种问题,说到底还是诚信经营问题。鉴于植物这种特殊商品无法做到工业意义上的标准化生产,就给不法商家留出欺诈消费者的空间。加之多数消费者对行业以及所购植物特性并不了解,只是看着好看便下单购买,收货后不能满足心理期待。”云南农业大学副教授曲鹏分析道,绿植作为一个新兴的网络消费增长点,市场从发展到成熟需要经历一个过程,随着市场体系成熟、监管到位以及商家与消费者互动良好,上述状况能够得到有效改善。

  此外,曲鹏认为网络购物平台应该履行主体责任,对绿植品类的入驻商家除了设置一定资格准入门槛外,还应有更严格的动态审核,“如果平台检测到近期某个商家的差评较多、售后率较高,可以提醒商家规范交易行为,或是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更主动积极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闵靖涵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18日 07 版)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秋天养生做好“三防”(中医养生)
立秋之后,阳气始收余湿尚存,天地间暑湿未退,燥气初萌,人体易受湿邪困脾、燥邪伤肺的双重困扰。秋天养生,需要做好“三防”。  一是防燥。中医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人体容易感受秋燥之邪,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复发或逐渐加重。中医认为,“燥则润之”。预防和治疗秋燥多用“润”法,保护人体津液不丧失。可适当吃一些有养阴润肺功效的食物,如百合、银耳、莲子、南瓜等。  二是防散。

0评论2025-08-181

“AI谣言”为何易传播难防治?(深阅读)
当前,AI(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AI也被用于制作发布谣言、不实信息,可能对部分群众造成困扰。今年4月,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聚焦利用AI制作发布谣言、不实信息等乱象开展重点整治。  从“暴雨引发山体滑坡”的伪造视频到“核电站泄漏”的AI生成新闻稿,“AI谣言”表现形式多样,让不少群众一度信以为真。“AI谣言”从何而来、为何泛滥、如何整

0评论2025-08-183

警惕“领取育儿补贴”诈骗套路(服务窗)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近日,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警方却发布消息,提醒公众,有些“育儿补贴”领不得,这是为何?“这本是一项全国性的惠民政策,却被一些诈骗分子‘蹭热点’,制造出新型骗局。”昭通市公安局昭阳分局民警邵丽君说,“目前分局已接到多名群众举报,称自己在社交媒体上收到的‘领取育儿补贴’信息是诈骗信息。

0评论2025-08-182

新型显微技术突破快速3D成像极限
科技日报北京8月17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显微技术,突破了快速3D成像的极限。他们利用25台相机组成高速显微镜,能一次性捕捉整个小型生物体内部的实时细胞动态过程。该技术为发育生物学、神经科学和运动研究等领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观察手段,将推动生物医学研究向更高维度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相关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光学》期刊。 传统显微镜在获取3D图像时,通常依赖机械聚焦

0评论2025-08-183

涵养医疗服务中的人文精神(编辑手记)
医学直面生命,不仅有对病痛的疗愈,还有对心灵的慰藉,医务工作者只有涵养人文精神,才能更好地开展医疗服务。医疗服务中的人文精神,源自对生命的敬畏心、对患者的同理心、对工作的责任心,归根到底是“以患者为中心”。医疗技术越是发展,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就愈发凸显,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更加需要医务工作者具有高超的医术、敏锐的感知和精准的判断。可以说,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共同承载着医学的使命,共

0评论2025-0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