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从适老玩具热销看银发健康需求

2025-08-19 11:0030people

【专家学思】

随着人口结构的深刻变化,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老年群体的健康观、消费观出现结构性调整和深刻性变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3.1亿,占总人口2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超2.2亿。在此背景下,适老玩具从边缘品类跃升进入新消费赛道。一项电商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适老玩具”搜索量同比增长124%,成交量增幅达70%,55岁以上消费者占比持续攀升。智能棋盘、手腕球、回弹健身球等产品持续热销,这不仅得益于政策驱动下产业布局的逐渐完善,更折射出我国银发群体从“养老”到“享老”的健康需求转型,适老玩具正从“消遣工具”升级为“健康载体”。

我国适老玩具市场火热,是一场由政策顶层设计、市场需求驱动和产业创新响应共同谱写的多元协奏曲,直接受益于国家层面对银发经济的系统性规划。从《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到《“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再到《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均着重强调支持开发智能交互、健康监测类产品,精准契合银发群体迭代升级的健康需求。

以50后、60后为主体的“新老年群体”,拥有更强的经济基础和消费能力,正逐步打破“老年就是衰老”的陈旧认知,主动追求更能促进身心健康的消费方式。益身益脑玩具的畅销,正是对这一消费需求的直接回应,其核心价值在于全面满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需求。在生理层面,可以锻炼手眼协调与肌力,预防跌倒;在认知层面,能激发大脑活力,对抗认知衰退;更深层次的价值体现在心理和社交上,如智能棋盘搭载在线对弈系统,破解独居老人社交匮乏痛点,在游戏中重建社会联系,提供宝贵的精神慰藉。

据观察,老年群体购买适老玩具,主要为满足三大需求:从“功能替代”到“认知维护”,具有益智功能的玩具成为新宠;从“被动治疗”到“主动预防”,运动康复类玩具销量激增;从“个体养老”到“社交重构”,群体性健身养老市场巨大。

尽管市场快速增长,适老玩具行业的发展仍面临不少阻碍。首先,标准建设滞后,产品创新力不足。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智慧养老家居产品通用技术要求》于今年7月1日实施,该标准首次明确适老化产品需满足“操作步骤缩减、危险操作多重提示”等硬性指标,为老年玩具设计提供技术规范。不过,我国现行“玩具安全标准”GB6675明确其适用对象为14岁以下儿童,导致适老玩具市场处于“标准真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安全隐患丛生。标准的缺失催生了大量“伪创新”,诸多产品仅是将儿童玩具简单放大或更换包装,贴上“老年”标签,反映了行业对“适老化”概念的表浅理解。其次,“护老”意识滞后,存在“重硬件轻服务”缺陷。许多产品未能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存在零件过小、规则复杂、色彩对比度不足、过度儿童化等问题,大多产品缺乏严谨的科学研究支撑其功效,甚至可能因使用不当造成伤害。如何从“宣称有效”的粗放式营销,转向基于科学实证的个性化指导模式,是行业发展的关键瓶颈。再次,线下渠道不足与安全隐忧制约市场拓展。老年群体,特别是空巢、独居老人,精神生活相对单调,对社群归属和精神慰藉的需求尤为强烈。但目前,适老玩具的销售场景并不广泛,社区活动中心、老年服务机构中应用落地也相当有限,老年群体想要借助玩具搭建社交纽带更具困难。

面对千亿级市场潜力,政府、产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力量需蓄能发力。一是建立全生命周期标准体系。构建“研发—生产—使用—回收”全链条适老玩具标准,推行适老产品认证。例如建立“认知刺激强度分级”制度,对运动器具实施“跌倒风险模拟测试”,确保产品安全有效。二是拓展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服务功能。以适老玩具存在问题为导向,建立“标准—功能—安全—效益”为一体的适老玩具研究体系。并设置志愿服务中心,拓展体育类、健康类专业的融合领域,以“体医融合”引领科学化、个性化、规范化发展,形成合力服务于适老玩具的研发、使用及评估。三是创建益身益脑玩具使用的纽带机制。创新“玩具+保险服务”“玩具+健康监测”“玩具+社交服务”的运营模式。将意外伤害保险与健康管理服务捆绑,投保老人可获赠智能手环,数据实时接入社区健康中心;将经认证的适老玩具纳入保险支付范围,建立“预防—治疗—康复”分级支付体系,对延缓失能的产品给予70%报销比例,切实降低家庭养老负担。四是打造适老玩具沉浸式体验场景。探索“社区体验店+养老机构合作”模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适老玩具专区,配备社区指导员,为老人提供体质监测、个性化“运动处方”和专业指导;与养老院共建“认知康复角”,将玩具使用纳入长期护理保险支付范围;推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将适老玩具使用纳入体育志愿服务积分体系,积分则可用于兑换健身指导等服务。

手腕球的转动、智能棋盘的落子声,承载着超3.1亿中国老人对生命质量的追求。当适老玩具从“边缘消遣”走向“健康刚需”,我们亟须跳出传统养老范式,以智体创新回应“老有所乐”、以制度创新支撑“老有所为”。《“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强调要“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这就要求既保留传统服务温度,又拥抱智能化的精度。唯有聚焦“体”、关注“育”、锚定“健”,将银发群体的笑容作为发展标尺,将益身益脑作为服务导向,方能在“夕阳红”中点亮高质量发展的星辰大海。

(作者:万炳军,系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教授)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三管齐下构建多层次纳米抗肿瘤体系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仲雷教授团队分别在光热—化学协同治疗、靶向多药递送和代谢干预联合免疫治疗方向取得多项进展,相关研究论文近期陆续发表于《纳米生物技术》《生物材料进展》《先进功能材料》等国际期刊上。 近年来,各种新型纳米材料不断涌现,这类尺寸仅为头发丝万分之一的“微型战士”可作为精准传输工具,将抗肿瘤药物直接送达病灶,增强机体免疫反应,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繁殖。 仲雷团队长期聚焦纳米材料在抗肿瘤

0评论2025-08-191

寒凉伤脾胃?吃瓜群众看过来
西瓜可以说是贯穿夏秋的美味水果。即便已经立秋,守着空调吃西瓜的也大有人在。但你知道吗?那口甜到心坎的瓜,可能暗藏“甜蜜刺客”。有人吃完化身“喷射战士”、有人血糖“坐过山车”、有人越吃越“上火”……今天医生就带您科学吃瓜,让美味和健康兼得! 西瓜的高甜预警 食用过多增加代谢负担西瓜中的甜味主要来源于果糖。虽然果糖在代谢过程中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但摄入过多会增加肝脏代谢负担并产生大量尿酸。长期过量摄入

0评论2025-08-191

生育杀手出没!男士请自查冰箱
前几天,男科接诊了一位28岁的程序员,他的精液分析报告着实让人揪心:精子浓度仅500万/ml(正常应≥1500万),活力20%(正常需≥40%)。当询问他的日常饮食时,他默默打开了手机相册,里面是他家冰箱的照片。这一看,好家伙,妥妥的“男科雷区”啊! 今天就来盘点一下那些影响精子健康的食物和饮品,说不定你家的冰箱里有同款。 酒类 长期大量饮酒对男性生育力的危害可不小。多项研究显示,长期大量饮酒的男

0评论2025-08-194

拒绝暑假胖一圈 开心享瘦很简单
孩子老去冰箱找饮料咋办?控制体重会不会影响长个儿?孩子减肥能节食吗……别焦虑,儿童营养专家为您答疑解惑。 暑假的三大催胖因素 肥胖是一个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孩子一放假就长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这些因素: 饮食失控暑假里三餐无规律,不少孩子存在膳食结构不合理(高脂快餐、含糖饮料、冰淇淋、甜点等西方饮食模式)、摄食过度(贪食、劝食、大吃大喝)及不良饮食行为(快食、餐前进零食、睡前进食)。 运动量归零夏季炎

0评论2025-08-192

8个与精神分裂症相关新基因发现
科技日报北京8月18日电 (记者刘霞)英国卡迪夫大学团队开展了迄今针对精神分裂症的最大规模外显子组测序研究,鉴定出8个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新风险基因。这一发现为揭示该疾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有望为未来药物研发开辟新路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 团队整合分析了来自28898名患者、103041名健康对照者以及3444个患病家庭的遗传数据,重点检测了患者群体中特有的罕见

0评论2025-08-192